素质教育与学校德育改革
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培养能力、开发学生潜力;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本;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群体基本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造就多层次的人才。换言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以增多学生的自主时间,扩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会做人,从而使学生的群体基本素质得到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学校也实施了“双休日”,使学生的每周法定上课时间比原来缩少了一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禁止学校假日补课,禁止学校滥订滥发学习辅助资料,禁止学科教师违反规定布置超量作业,搞“题海战术”等等,使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正在得到进一步解决;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除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出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教研目标外,还进一步调整了课程设置,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课外活动时间的基础上,纷纷建立了学科兴趣小组和课外技能兴趣小组。如:我市不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