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2 掌握国家税收的基础知识
一、教材名称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会计专业)(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块2 任务3《掌握国家税收的基础知识》
二、课时
2学时(90分钟)
三、学情分析
对于本任务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略有所闻,但是没有深入的、全面的、理性的认识,如果学生只是看教材内容,会觉得比较枯燥。基于学生对本任务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枯燥的理论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与学生分享,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鲜活的实例,增加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掌握税收的概念、特征
(2)掌握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3)理解税收的不同分类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税收的概念、特征、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教学难点:税收的不同分类
六、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10分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财政收入由税、利、债、费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师引导: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税收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知(60分钟)
1.税收的概念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经常会看到“依法纳税光荣”这样的宣传口号,在媒体上看到过名人偷漏税款被严惩的新闻。究竟什么是税收,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税种,政府部门是怎样征收管理的呢?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教师引导: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税”字是由左边的“禾”字和右边的“兑”两个字组成,禾指的是农产品,兑有送达的意思,在古代赋税就是指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归纳出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
(过渡)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想到,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1)强制性。请大家想一想,没有政权力量作后盾,强制人们缴纳,能不能获得?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不能。
教师点评: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请看教材上“思考问答”,了解一下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能提出回报要求。
(3)固定性。是指征税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范围和征税的比例以及征税的其他问题。该特征是政府稳定取得财政收入的保证。
2.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人人都是纳税人》,创设情景1:我是纳税人吗?(过渡)从视频中我们知道人人都与税收有关系,那么每个人都要交税吗?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2:某人2017年5月分取得的收入包括工资3000元,稿酬2000元,问:该人需要交税吗?如果交,那应缴纳什么税?根据他哪项收入交税?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小组讨论,并派人发言。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使学生从身边事来理解税收的“六要素”,这样可以更直观、更形象了解后面所要学习的内容。
【答案】(1)纳税人 (2)课税对象 (3)税率 (4)减税、免税
(5)纳税期限 (6)违章处理
前三个属于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
【课堂讨论】在正常的税率之外,减免税和附加加成征收体现了政府的什么意图?
3.税收的分类
(过渡)对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我们来看看税收的种类。 说道分类,首先要找划分的依据,根据划分依据的不同,税收的类型也不相同。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了解税收的分类:
(1)按照课税对象分类
税类
课税对象
主 要 税 种
流转税(主体)
流转额
增值税、消费税、关税
所得税
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资源税
国有资源
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财产税
财产
房产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
行为税
特定行为
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