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银政企合作 共促普洱经济发展
张善强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各金融机构和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普洱市金融发展环境、信用环境和合作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政银、银企关系密切,为促进普洱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银政企良好合作氛围形成
今年上半年,普洱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13亿元,增长14.6%;各项贷款余额431.2亿元,增长21.3%。全市金融机构在产业培育、重大项目实施、民生改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茶、林、电、矿、文化旅游养生等五大支柱产业和咖啡、烟草、蚕桑、橡胶、生物药业、渔牧业等六大骨干特色产业。人行普洱市中心支行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切实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使区域金融与经济两个轮子协调互进;普洱银监分局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的监管政策,对维护辖区内金融秩序,确保一方金融平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农发行普洱分行、工行普洱分行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上半年未,两家行信贷投放有力,带动普洱市金融系统存贷比首次超过70%。
总体上看,在政府各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银政企呈现出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相互合作、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银政企合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今后一段时期,普洱市要加快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资金需求非常大。今年以来,普洱市经济呈现出增速回落的态势,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普洱经济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进程中碰到的一个难关。目前,国家财政项目资金有限,招商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金融业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中背负了更多的责任。二是银行信贷总量受限,经营压力增大,银行放贷“门槛”逐步提高,企业贷款难,抵押担保难,银行授信难。三是“三农”工作和县域经济发展仍处于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信贷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加大银政企合作力度,有效促进三方共赢发展。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是己任
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实现金融资源的就地合理充分运用,是各金融机构的重要责任,也是各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金融机构在分享地方发展成果时,既要追求顺风顺水合作时的“锦上添花”,又要在地方攻坚克难时积极“雪中送炭”。
一是突出重点加大投放。各金融机构要主动服务,注重把贷款政策的原则性与实际工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现代生物产业和休闲度假养生产业发展壮大,特别是要支持好绿色工业和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治污项目、教育项目等民生工程,支持精品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天赐普洱、世界茶源”普洱城市品牌。
二是创新方式拓展服务。加强与市外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信贷资产转让、系统内联合贷款等多种方式,多渠道扩大信贷规模、增加可贷款资金。积极谋划,不断推出如原材料抵押贷款、存货质押贷款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新产品;研究完善和推广农户联保和中小企业联保等信贷品种,进一步完善推广“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多渠道解决“三农”贷款难问题。
三是强化沟通争取支持。一方面,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上级银行的沟通,积极向上反映普洱经济发展需求和潜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重点项目的衔接,建立行之有效的项目对接机制,帮助项目化解融资难题,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四是认真落实信贷协议。各金融机构要统筹配置信贷资源,对重点项目按照合同约定和项目建设进度,提前做好信贷资金安排,确保贷款及时发放。
共同创造银行业发展良好环境
经济强、则金融强;反之,金融强,经济也强。金融与地方经济的关系,可以说是风雨同舟、休戚相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