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

196阅读 | 8收藏 | 18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1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2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3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4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5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6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7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8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9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10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11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12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13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14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15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16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17页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doc第18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8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人辞话别 上传于:2024-06-01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1. 郡县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制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依据以下材料,关于郡县制的记载说法正确的是() 内容 出处 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 《史记》 (哀公二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 ①最初郡的地位低于县               ②郡县的设置与战争有关 ③商鞅创立,秦始皇在全国推广  ④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2. 汉代以后,不管是立法者还是司法者,都经受过严格的儒家思想教育,在日常的司法活动中,当遇到疑难案件或法律没有规定的案情时,他们便会用自己的儒学知识对法律的适用作出解释。这反映() A. 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 B. 儒法并用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 C. 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D. 法律执行具有随意性 3. 北魏孝文帝曾下诏“……民有病者,所在官司遣医就家诊视,所需药物任医量给之”;宣武帝时,又命太医署“于闲敝处别立一馆,使京畿内外疾病之徒,成令民住,严敕医署,分师疗治,考其能否而行赏罚”。由此可知北魏() ①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医疗救助体系  ②政府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 ③医疗管理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④出现国家建设的医疗机构,缓和了社会矛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4. 明中后期,广东“开糖房者多以致富”,农民纷纷改田种甘蔗。在番禺、东莞、增城、阳春等地,“蔗田几与禾田等矣”。与此同时,福建南部的农民也因稻田利薄,而改种甘蔗、龙眼、荔枝等。以上现象的出现() ①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               ②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③手工业发展推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④外来作物的引进促进了广东福建农业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5. 如图中“?”处所对应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①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②中正之身,优劣悬殊,苟知人者智,则不知者谬矣 ③但取门资,不择贤良 ④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 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他将中国降为万国之一;对西方各国基本上不用“夷”字。甚至对于鸦片战争的肇事者英国,也不称英夷,而是称为英吉利。此外,他还详细地介绍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说明徐继畬() ①对世界的认知较为客观    ②极力推崇西方文化 ③摒弃了传统的“华夷”观  ④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 下列材料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 ②“身为重臣,两万万两之款从何筹措;中国台湾一省送与外人,失民心,伤国体” ③“顷接京电,惊悉青岛主持签字噩耗,五衷摧裂,誓难承认!” ④“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④①②③ D. ①②④③ 8. 延安《新中华报》、南京《中央日报》等国内各大报刊、广播电台及英国、法国、美国及东南亚国家的报纸、电台,纷纷报道获得胜利的消息。石家庄、太原等城市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八路军出师抗日旗开得胜……与材料描述有关的是() A. 百团大战 B. 台儿庄战役 C. 平型关大捷 D. 孟良崮战役 9.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栉风沐雨,波澜壮阔。在《新中国外交70年:回顾与思考》一文中,将新中国70年的外交分为七个阶段。如图。反映新中国的外交() 时间 外交理念与实践变迁 1949—1958 年 一边倒 1959—1968 年 反帝必反修(修正主义) 1969—1978 年 反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 1979—1988 年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1989—1998 年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1999—2008 年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2009—2019 年 积极进取,互联互通 ①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的外交理念逐渐变化                      ②受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影响,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③始终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目标服务         ④始终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外交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 1953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地区小麦遭受冻灾,粮食供应紧张;但国家为了鼓励农民种植棉花、麻类等工业所需的原料作物,又相对地减少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简称“统购统销”。“统购统销”政策出台的背景是() ①“一五”计划开展,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③粮食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         ④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 下面的叙述与图中的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处诞生了佛教 B. ②处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 ③处为统治者修建外形形似汉字“金”字的陵墓 D. ④处诞生了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等杰出的历史人物 12.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 结论 A 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封君封臣制度 这是社会动荡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 印加帝国的统治法包括: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全国分为四大行政区,废黜地方首领世袭等 印加帝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成功的集权主义国家 C 西非的桑海帝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有两种。对被征服地区,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命,可行使除司法权之外的一切权力;在帝国内部,两大行政区的长官均由皇帝近亲或亲信担任 桑海实行中央集权,最终确立了西非霸主的地位 D 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阿拉伯帝国贸易范围广泛,欧亚非各洲的各类商品汇聚,巴格达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 A. A B. B C. C D. D 13.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和马丁·路德堪称早期近代历史潮流中的双子星塔,他们分别掀起了儒学革新和宗教改革。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可为圣人”;马丁·路德则主张“全体信徒皆教士”。他们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有助于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②是对各自传统思想的突破 ③推动了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14. 如图是《和平与未来冲突的火种》漫画。图中右边四人分别为法、美、英、意四国领导人在出席完和会正准备离开凡尔赛宫。走在前面的法国代表克里蒙梭仿佛听到立柱后面有孩子的哭泣声。作者意图是(  )  ①认为巴黎和会未能有效的解决国际间的矛盾和争端  ②试图揭露法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③认为巴黎和会蕴含了德国复仇的种子              ④谴责法国对德国的严厉制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 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直截了当地要求恢复在日俄战争中俄国失去的在中国和远东的领地和特权。而罗斯福为使苏联尽快对日出兵作战,几乎不假思索就同意了斯大林的要求,并和丘吉尔一起与斯大林背着中国达成了秘密的书面协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雅尔塔会议体现了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妥协和合作 ②中国在国际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③雅尔塔会议确立了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④雅尔塔会议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 女真封建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女真族是中国东北部少数民族。7世纪初更名为“靺鞨”,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最为强盛。粟末靺鞨先后派使臣朝唐达132次,向唐朝求学,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照搬唐朝。五代时期,黑水靺鞨将名字改为“女真”,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政治上推行勃极烈制度(氏族贵族议事机构),军事上推行猛安谋克制,文化上将汉人正楷和女真语言杂糅创制“女真大字”。金太宗即位后,模仿辽、宋之制,设立科举制度以取士。金熙宗时期,废除女真旧制,由三省制度取代勃极烈制度。君主继承方式由传统的兄终弟及改为父子相传。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金国迁都至中都,金国政治中心从女真族故地转移到了中原汉人居住的地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金世宗时期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遇到灾年,则免除租税,减免劳役。宋金议和后,金陆续恢复并增设了与南宋、西夏的榷场,保证了国内经济、贸易的稳定发展。在文化上,世宗采取兼容并蓄的做法,既不抛弃女真文化,又利用、吸收汉文化以提高女真民族的文化水平。 (1)依据材料,概括女真族封建化的特点及措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女真族封建化的意义。 17.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的具体精神 建党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探月精神、塞罕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洪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 (1)阅读表格,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进行历史分期。 (2)结合所学,任选两个精神对其进行说明。 18. 一个国家的阅读史也是它的精神史、成长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1965年 成人教育、夜校、识字速成班大量涌现,国家对于阅读的政策主要在于配合引导速成教育;中央人民政府曾做出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提出争取三五年内使职工中的文盲能阅读通俗书报。重视对青年学生、儿童阅读的指导。1949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出现第一则与阅读直接相关的报道,介绍了保定人民教育运动的相关情况:“在阅览工作方面,清理了五万五千一百余册书籍杂志,将其中含有封建色情及反动因素的读物,予以清除” 1966年—1977年 中国大陆的国民阅读活动与政治的紧密结合程度进一步提高,权力机关对阅读内容进行了严格检查和管控。作为极具典型意义的阅读现象和社会集体记忆,《毛主席语录》和其他革命红书成为读者覆盖面极广、发行量极大的必读书籍。 1978年—2000年 西方学术著作和文艺作品重新被国人品读研究,国内较为关注与阅读有关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研究。1991年新闻出版署启动常备图书制度,满足读者最基本的阅读需求。《人民日报》报道关注了北京日报与北京图书大厦、新浪网文化频道联合主办的“一个人的阅读史”征文活动。 2001年—2017年 《人民日报》报道了法国研发出可供盲人通过电脑“阅读”的报纸;2006年4月,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201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全民阅读作为重大事项列入法律,《人民日报》对“世界读书日”及全民阅读活动给予更多关注;各地公共图书馆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借书、还书如在ATM机上存取款一样方便,不用跑来跑去,利用电子书阅读器下载电子资源,可随时随地阅读。 ——摘编自吴赟、孙梦如《当代国民阅读生态的历史演进及特点——基于《人民日报》相关报道(1949—2017)的文本分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对新中国的阅读史发展进行解读。 19. 博物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3年1月21日,原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法国革命政府下令在卢浮宫的大画廊建立中央美术博物馆,革命的资产阶级高呼“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联合人民向封建势力冲击。变宫廷收藏为公共博物馆收藏便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巨大成果之一。由此,也为世界博物馆史开创了新的纪元。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对社会普通公众开放,是博物馆、美术馆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标志,也是社会日渐民主化的体现。 材料二  1917年11月俄罗斯联邦教育人民委员会成立了博物馆与文物保护委员会。1918年1月召开的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内博物馆事业的决议,强调必须把文化珍品发展为全民享有的博物馆藏品,以发挥教育人民的作用。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变“皇家博物馆”为国立博物馆,昔日的宫廷收藏变成了“人民的财富”。1919年3月,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指出:“开放一切靠剥削劳动者建立的,至今还在剥削者独占支配下的艺术宝库,并使其成为劳动者所享用的博物馆。” (1)依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卢浮宫“开创了新的纪元”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简述这一转型出现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卢浮宫和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异同。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简述博物馆的影响。 20. 【苏伊士运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年代 事件 1854 埃及与法国签署开凿合同,法国人负责策划开凿运河。 1869 苏伊士运河竣工通航。 1875 英国购买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并获得了在运河区驻军的权力,完全控制了苏伊士运河。 1876 埃及政府因无力偿还高额贷款,宣布财政破产。债权国英国和法国开始直接掌控埃及国家经济大权。 1878 1878埃及成立“欧洲内阁”,总督成为英法的傀儡。 1879 埃及成立“祖国党”,提出埃及独立,民族主义运动不断高涨。 1882 英国以镇压埃及民族主义运动为名义,宣布占领埃 材料二  1952年,埃及推翻亲英、法的君主政权,建立了独立共和国。1956年,埃及宣布把由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纳塞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杭。美国公开指责英、法,并运用金融和石油向英国施压。苏联向埃及提供外交支持。最终,英国宣布停火,苏伊士运河战争结束。英国依据联合国的提案,从运河撤军,完全撒出埃及领土。 材料三  1956年5月,中埃建交,埃及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1956年9月17日,毛泽东主席会见埃及驻华大使哈桑拉加卜,表态支持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他赞扬此举“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表示中国“愿意尽力帮助埃及”,提供“无代价的援助”。苏伊士运河战争打响后,中国坚决反对英法两国和以色列入侵埃及,公开宣布:“中国政府和人民响应埃及政府的呼吁,愿意尽我们的能力所及,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包括提供物质援助在内,支持埃及的斗争,反对英法的侵略。”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苏伊士运河主权的变化。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支持埃及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可知,最初郡的地位低于县,①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伐邽、冀戎,初县之”“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可知,郡县的设置与战争有关,②符合题意;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武王,郡制起源于秦穆公,经过法家历代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③错误;秦朝郡县制的推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题干强调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发展情况,④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③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2.【答案】C 【解析】汉代儒学独尊,立法者和司法者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司法实践活动中,他们便会用自己的儒学知识对法律的适用作出解释,这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C项正确;儒家经典影响法律,不一定能保证司法的公正性,排除A项;儒家思想是主流观念,而非儒法并用,排除B项;随意性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当时医疗救助体系并不完善,①错误;从材料中孝文帝及宣武帝对百姓救治的态度来看,体现的是政府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②符合题意;医疗管理达到较高的水平不符合当时的史实,③错误;根据材料“……民有病者,所在官司遣医就家诊视”“于闲敝处别立一馆,使京畿内外疾病之徒,成令民住,严敕医署”可知,当时出现国家建设的医疗机构,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④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①③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中国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经济结构彻底改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①错误;材料“福建南部的农民也因稻田利薄,而改种甘蔗、龙眼、荔枝等”体现的是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即农产品商品化,②符合题意;材料“广东‘开糖房者多以致富’,农民纷纷改田种甘蔗”体现的是手工业发展推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③符合题意;材料与外来作物引入无关,强调的是农业多元化经营,④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②③符合题意, B项正确;①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对两汉时期(前202年—220年)察举制的描述,时间不符合,排除;②③是对魏晋时期(220—589年)九品中正制的描述,符合题意;④是对隋唐以后科举制的描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①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6.【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徐继畬对中国及西方各国的态度来看,徐对世界的认知较为客观,并抛弃了传统的“华夷”观,①③符合题意;徐继畬虽然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是并未极力推崇西方文化,②不符合题意;徐继畬作为新思想萌发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之一,④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③④符合题意, D项正确;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7.【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时曾抬棺出征,①时间是 187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要赔款2亿两白银,台湾被割让给日本,②时间是1895年;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青岛的特权,北洋政府准备接受这一决定,这一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③时间是1919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④时间是 1911年。正确时间顺序应为①②④③, 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庆祝八路军出师抗日旗开得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取得的首次抗战胜利——平型关大捷,C项正确;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不符合材料中“旗开得胜”的说法,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方面取得的胜利,排除B项;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国外交由初期的一边倒,发展到后来的无敌国外交,说明的是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的外交理念逐渐变化,①符合题意;受到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瓦解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新中国不断调整外交政策,②符合题意;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主,即始终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目标服务,③符合题意;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外交活动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④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购统销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之一。目的在于打击城乡资本主义势力,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稳定市场物价与供求关系。其背景是“一五”计划开展,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粮食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①③符合题意;根据材料“1953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地区小麦遭受冻灾,粮食供应紧张”可知,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④符合题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于1954年,时间不符,②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是两河流域,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其中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B项正确;①位于非洲,而佛教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排除A项;③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而金字塔位于北非的埃及,排除C项;④位于古印度,而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等杰出的历史人物是地中海文明的代表,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可知,当时阿拉伯帝国贸易范围广泛,其中巴格达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D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庄园经济,非商品经济,排除A项;中国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成功的集权主义国家,非印加帝国,排除B项;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A 【解析】王阳明的“人人皆可为圣人”和马丁·路德的“全体信徒皆教士”主张都强调了个体的作用,有助于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前者冲击了程朱理学,后者冲击了天主教的禁锢,即两者都是对各自传统思想的突破,①②正确,A项正确;王阳明的主张并未推动社会向近代转型,③错误;两者的思想影响较大,但并非获得各界认同,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4.【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在协调一战参战战胜国家之间的矛盾上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强权政治的霸道措施,未能从根本上协调好各国的争议,并埋下了战争的种子。因此“法国代表克里蒙梭仿佛听到立柱后面有孩子的哭泣声”,①符合题意;巴黎和会的核心是处置德国,对德国进行严厉制裁,如限制德国的发展、战争赔偿、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为德国埋下复仇的种子,因此“法国代表克里蒙梭仿佛听到立柱后面有孩子的哭泣声”,③④符合题意;巴黎和会上,法国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德国,并称霸欧洲大陆,②不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关于雅尔塔会议上的秘密协定,体现的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妥协和合作,①符合题意;美苏对中国主权的践踏,说明的是中国在国际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②符合题意;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并非单指雅尔塔会议,③不符合题意;关于美苏的秘密协定,说明的是雅尔塔会议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④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答案】(1)特点:时间长,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