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农村小额信贷风险有关的理论和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观点,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进行分析,主要分为自然风险,信用、道德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意外风险等,并对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概括和补充。针对农村小额信贷风险和如何有效控制风险提出了措施,主要通过各种有效机制和国家政策以及宏观调控,弥补国家在农村小额信贷制度方面的不足,减小风险的发生率。
关键词:农村 小额信贷 风险控制 控制机制
一.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理论综述
研究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控制,首先应该对小额信贷的风险理论研究和国内外对风险控制主要观点有所了解。
(一)农村小额信贷风险基础理论是最基本的,它主要包括了风险的基本含义、信贷风险的概念以及农村小额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三大方面的内容:
1.风险是指预期事件的不确定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风险包含了两个方面:风险收益和风险成本,分别指预期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意外收益和意外损失。而狭义的风险仅指预期事物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损失。小额信贷机构经营具有较高风险性,通常指的是狭义风险。
2.信贷风险同样具有风险的一般特征,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是风险的一种。信贷风险从广义上讲是指贷款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而狭义的风险则指由于各种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小额信贷组织信贷资产或收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3. 控制信贷风险是减少贷款损失、降低贷款风险的主要途径。农村小额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主要包括:
①信贷风险规避机制,规避信贷风险是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对信用等级较低和风险较大的贷款对象进行回避的风险管理策略。它主要是针对借款人的,进行信用评估,主要利用“5C”、“6C”、“5P”原则。
②信贷风险分散机制,农村小额信贷风险分散方法一般有两种:随机分散和有效分散。随机分散是指资产的选取是随机性的,有效分散则是利用理论和模型相结合,对资产选取进行分析,找到最优的组合。例如,采用马尔维茨模型将各种资产的收益用收益期望表示,风险用收益方差表示,进行模型与理论的分析。具体做法包括:信贷资产种类的风险分散、货币种类的风险分散和国别的风险分散。
③信贷风险抑制机制,通过加强贷款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在信贷风险抑制中,风险预警、风险决策、风险保障是三大主要任务。
④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通过贷款定价、抵押贷款、资本和建立风险准备金对贷款损失进行适度弥补。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分别对待,进行有效风险转移而实现补偿的方法。
⑤信贷风险消化机制,信贷风险消化指处理风险贷款、清收风险贷款的措施,国外称为贷款清理(LoanWorkouts)。
(二)国内外有关风险控制的观点和研究是重要的内容。
1.对于小额贷款风险因素,其主要包含了风险类型,风险影响因素和风险评价三方面内容。
首先,在风险类型的识别上,国内对其的研究比较深入,以农村小额贷款为主。胡聪慧(2008)认为我国农户信贷市场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风险:农业系统性风险和主观违约风险。段文杰(2009)认为其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石敬勇(2009)从参与主体出发,将风险分为环境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和政策风险。朱欣乐(2010)则将风险分为信用风险、营运风险和自然风险。另外在道德风险方面,Diamond(1991)建立了一个动态模型,认为过去获得过贷款的比较容易再次获得;CliveBell和Gerhard Clemenz(1998)研究表明愿意增加担保的人可以预计具有较小道德风险。
其次,在风险影响因素方面,Jose A.G.Baptista等人(2006)应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分析得出小额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有:贷款数额、用途、利率等以及贷款人经营理念、思路、水平等等;RubanaMahjabeen(2008)研究了孟加拉国发放小额贷款的风险情况并提出贷款总额、周期、贷款人的抵押品价值、拥有的耐用商品价值等因素会对小额贷款风险产生影响。吴晓灵(2005)从小额贷款公司角度认为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监管模式的不确定性和资金来源的有限性。孙清、汪祖杰(2006)利用Logistic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并认为影响还贷的因素有财产水平、负债状况、借款用途。马文勤、孔荣(2009)等人同样利用Logistic模型发现农户信用风险和农户的农业收入、非农收入、房屋价值、贷款用途、数额有关。
最后,在对小额贷款风险评价方面,Robert DeYoung (2008) 利 用Stacked-Fogit模型分析各指标对小额贷款客户的信用得分的影响。戴立新(2007,2008)从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临的风险入手,构建了小额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闫雪、卢继梁(2010)提出了提高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力的信用评估体系。申韬(2010)运用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软集合理论,提出了现阶段符合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运作特征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2.有关风险预警、经营风险控制和风险监督,西安交通大学李德升在银行风险预警指出了前馈控制,就是根据事物发展方向提前实施步骤引导事物往好的方向发展,具有对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不高和效果要明显高于反馈控制两大优点。仲彬,刘念指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处理因分析手段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以定性分析为主的预警处理方法和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预警处理方法。相比较定量分析的精确度较高。西南财经大学陈莹认为信用风险的控制是很重要的,将信用评分法应用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信用风险控制具有可行性。刘刚认为信贷风险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建立信贷风险转移机制是切实可行之策。寇军中担保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GaryHanel和C.K.Prahar提出的外包即外部资源这一概念,对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规避经营风险、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裴增杰也指出了有关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寇军中担保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聂燕峰、李仲飞认为,从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角度看,金融监管分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对金融交易行为的监管。冉赛光、冯晓光则认为法律才是根本和保障。
在小额信贷基本理论和国内外诸多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及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方法。
二.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及其成因
(一)小额信贷的风险
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是农户,以农户信誉为保证,无需提供任何资产抵押就可进行贷款,小额信贷机构从贷款发放到农户使用无法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与挑战。
1.自然风险。农业是弱质产业,增收潜力不大,其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明显,,对于以农业贷款为主的小额信贷机构而言,其主要投向是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对如日照、降雨、季节等自然因素的依赖性都很强,且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弱,加上农业收益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风险系数大,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 农业生产受到影响,造成的损失必然会转成信贷资金风险。一旦出现大批农户同时发生违约的情况,可能导致小额信贷机构的破产。例如自2009 年7 月以来,我国西南陆续遭遇罕见旱灾,截至2010 年3 月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依靠小额贷款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贫困农户,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足以让农户生存受到威胁。
2.信用、道德风险 在小额信贷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两种负面现象: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拥有信息优势的农户、农村中小企业隐藏信息,做出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行为。而且不论是农户、农村中小企业还是商业银行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由于有效信用制度缺失,小额信贷风险主要来自信用、道德风险。当前小额信贷运行中的信用风险问题主要有:
第一,无抵押贷款方式导致潜在信用风险,贷款依靠的是隐性信用,而无实际抵押物。以农村抵押贷款的问题为主,主要有:①农村居民贷款的可抵押物少,大多的农村居民从事的是农业生产,他们的财产以房屋和土地为主,不是缺少商业价值就是没有所有权,所以农村抵押贷款缺乏有价值的抵押物。②抵押物的变现能力差,房屋和劳动工具作为商业信贷,变现能力差。③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少,抗风险能力差。一般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土地收入可能是他们的唯一经济来源,出现天灾人祸的话商业银行无法收回贷款。④违约成本低,商业银行缺少信用惩罚措施来约束农村抵押贷款的违约行为。⑤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信贷活动的借方,往往是缺乏完整和正规教育贫苦的农民,缺少信用观念。
第二,借款人信用不确定性引发道德风险,借款人的诚信评价及债务偿还能力较弱是主要问题之一,小额信贷的对象主要是低收入者,以贫困农户为主。农户对金融知识利率变化、财务政策缺乏了解,经济实力差,缺乏偿债能力,信息闭塞,使得他们资金投向的获利能力偏弱,在客观上造成了今后还款能力不足的可能性,并转化为一定的还贷风险,严重影响了贷款质量。借款人的履约能力和意愿是道德风险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一旦履约能力和意愿出现问题,将容易导致道德风险。
第三,征信制度缺失导致评级偏差,信用等级评定是农村小额信贷工作的重要一环,决定着小额信贷质量。由于征信制度建设仍面临困境,农户资信评定缺乏统一标准,并且无法齐全的掌握农户的信息,主观意识较强,评级缺乏客观性,更甚的会出现谎报现象使评级结果失真。
第四,外部条件影响导致监管困难,由于小额信贷项目易受环境突变影响小额信贷单笔数额小,业务数量多,监管人力成本巨大,难免出现监管缺位。
最后,农村金融生态恶化引发信任危机,近些年来,随着一些企业和贷款人逃废金融债务,赖账思想滋生蔓延,致使部分农户缺乏诚信意识,在获取贷款后还款意愿不强。
3.市场风险 小额农贷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必然的经济现象。制约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市场环境主要有:
①中国农村金融存在着“正规化”的现象,由于金融机构无法完全信任借款者,只好要求借款人有一个有足够现金流通的人来作担保,但是农村多是贫困的农户,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并且难找到符合的担保人,因此导致小额贷款不能正常完成,而且这种“正规化”现象还导致了政府和金融机构界线的混乱,制约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②小生产的盲目性很容易使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趋同,还有农村金融发展落后,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农业生产经营时常出现相对大的市场风险。此外,一些传统低值的农产品供过于求,加上农民收入缓慢,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农户有心守信却无心还息,小额农贷投入风险大大增加。
③农村生产经营的高风险性,农业经济的风险可能造成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面向有生命的动植物的农业生产使得生产经营面临自然和经济双重风险。中国现阶段农业生产还是以粗放经营模式为主,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变为市场的需求约束,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不同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是它是由内部原因造成的,主要是由操作人员失误内部失控等造成的,并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不是在交易过程中造成的,农村信用社在其实际办理信用贷款的操作过程中,存在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艰巨性与信用社机构、人员相对较少的矛盾。它总是伴随着其他风险而生,容易被人遗忘,但是却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风险。
5.政策风险 这个风险就主要是和国家的政策有关,政府作为参与小额信贷的客观主体,是通过相关政策的实施来达到控制效果。国家某些政策的不到位、利空消息的出台都会引发其风险问题,在调整和实施过程中,不管是微观还是宏观的,每一项政策法令都关系着小额信贷的发展,一旦疏忽就会出现政策上的风险
6.管理风险 信贷机构作为资金供给者,在经营管理上的偏差也会认为地造成风险问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是直接作用于这种结果。首先,信贷机构需要先评估项目风险和选择借款人,再决定是否要贷款。在此过程中信贷员其重要作用,能否正确地选择并达到预期效果直接关系着风险的发生。其次,在决定后,信贷员还要进行监督,提高贷款的可能性。最后,贷款的收缴也需要信贷员的努力。一旦哪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引发风险。此外,管理的不合理而造成机构权利的不制衡也会增加信贷风险。
7.意外风险 主要是指借款人在没有预见或主观上无法控制的情况下, 因个人身体或家庭财产遭受意外事故,而且我国事故的发生率并不低,因此,意外风险也就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风险
(二)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其他根源
1.自身局限性造成的风险,包括①贷款利率偏低。中国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只有8%-10%,刚刚仅能使其自负盈亏。然而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达8%-15%②贷款品种的单一、额度小。农村小额信贷品种的单一性限制了小额信贷的规模,仅从表面上看的话,认为会降低信贷风险,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的话,则不利于其抗风险能力的发挥。
2. 管理疏漏造成的风险,包括:①外部监管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监管机制一直处于不完善状态。②贷款机构内部管理疏漏。小额信贷机构内部管理机制松散是造成风险的重要成因。
3.小额信贷的法律体系及相关机制建设不完善,包括:①小额信贷的法律地位不明确;②农村小额信贷功能定位不明确;③保障机制、政策服务体系不完善。
三.对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针对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建立各种有效机制对风险及时防范,控制和补偿
第一,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担、担保机制和补偿机制
1.制定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 减少农户还贷风险,进行担保机制设计,在农村建立信贷互保小组,在互助基础上建立担保组织,形成小组担保。组织建立担保组织, 开发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业务。树立农民的信心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在农村推行农业意外保险制度, 增加承担风险的主体, 提高贷款当事人的抗风险能力, 使农业风险由信用社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不断完善信用担保与保险保障体系,构建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与风险分担机制。借鉴国际经验实行团体贷款制度,就是贷款机构为了保证本金的安全和减少违约率,让多个贷款者组成一个团体,团体成员之间实行连带责任、联合担保。
2.完善灾后重建小额信贷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①建立政府间接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②完善农业保险与再保险机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