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梅毒的护理
张艳秋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护理。方法:对92例妊娠合并梅毒的孕产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结果:母婴顺利出院,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医护人员亦未发生职业暴露。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完善系统的产前检查,及时、足量、规范治疗,严格的消毒隔离是保证妊娠合并梅毒母婴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 妊娠;梅毒;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25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近年来世界各国梅毒发病呈大幅上升趋势,2013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3位。妊娠期间如感染梅毒,危害性极大,可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流产、早产、死产或新生儿的垂直感染[1]。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产科共收治92例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经精心护理,产妇与新生儿顺利出院,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医护人员亦未发生职业暴露。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92例,均经血清学检查,梅毒抗体阳性。年龄18~44岁。初产妇57例,经产妇35例。自然分娩51例,剖宫产41例。2例孕妇为二期梅毒,90例为无症状梅毒。
1.2治疗方法产妇于梅毒确诊后行苄星青霉素驱梅治疗。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
1.3结果经过规范治疗和精心护理,92例患者及新生儿均顺利出院,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得当,无1例职业暴露发生。
2护理
2.1孕产妇的护理
2.1.1孕妇入院后住单独病房,与其他孕妇隔离,生活及医疗垃圾单独处理,以防交叉感染。
2.1.2自然分娩者送入隔离产房,专人观察和助产,使用一次性产包,尽量避免梅毒螺旋体通过产道传染给胎儿,在第二产程中适时进行会阴侧切,以缩短第二产程,减少胎儿与产道的摩擦,以防止由产道引起的母婴传播[2]。
2.1.3行剖宫产者安排在感染手术间内进行手术,门口挂有明显的感染标识[3];手术人员戴双层无菌手套;手术衣及手术敷料均使用一次性物品。
2.1.4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心理压力比较大,常有羞耻、恐惧、负罪感,并担心传染给新生儿,因此医务人员要为产妇保密,不歧视、不嘲笑患者,关心患者,为其讲解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新生儿的护理
2.2.1新生儿娩出后及时挤净口鼻腔中的分泌物,吸净口中羊水,处理好脐带后,立即沐浴,清除全身母血、羊水,以减少产时传播和新生儿感染梅毒的机会。
2.2.2新生儿出生后,儿科医师进行体检,抽取股静脉血进行血清学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同时抽取产妇静脉血一起送检RPR和TPPA。请皮肤性病科医师会诊,比对结果,需驱梅治疗的新生儿转皮肤科专科治疗。
2.2.3注意观察新生儿皮肤黏膜有无皮疹,肝脾及全身淋巴结有无肿大,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新生儿科医师。新生儿沐浴时,安排在最后,浴盆专用,使用一次性巾单,护理人员戴手套操作。做好皮肤、脐部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新生儿皮肤黏膜。
2.2.4喂养方式指导由于梅毒产妇的皮损、血液、乳汁、唾液均有螺旋体存在,RPR阳性产妇一般不要求哺乳,实行人工喂养新生儿。
2.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住院病人信息一览表上有红色梅花标记,以提醒护理该类病人时,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我院采用一次性产包和手术敷料包,医疗垃圾放入双层黄色防渗漏专用塑料袋内,送至医院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理;患者出院后床单元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2.4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梅毒是可以治愈的,要及早、足量、规范治疗,尽可能避免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定期随访检查,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随访2~3年。夫妻均感染梅毒者要同治,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患儿治疗后1,2,3,6,12个月时应进行随访,治疗成功时RPR在3个月时滴度下降,6~12个月转阴。若1岁时滴度未降低或升高,应再次进行正规治疗。
3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多,孕妇梅毒逐渐增多,因很多是无症状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