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自然段的两个“对于”,高度概括了马克思生前的巨大贡献。
B.“不可估量”是从程度上表现了马克思逝世损失之巨大。
C.“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繁芜”是多而杂,“丛杂”是杂而乱,反映出了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唯物主义思想,带有深刻的贬义。
D.“简单事实”包含三层意思: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组织由经济基础来解释。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B.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D.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3、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空白”一词用来比喻马克思逝世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表明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该比喻旨在赞颂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C.“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对比,热烈赞扬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D.“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把各国政府的“驱逐”、资产者的“诽谤”“诅咒”比喻成“蛛丝”,以此表现马克思对敌人的蔑视。
4、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
B.悼词往往是从某人的逝世写起(述其哀),接着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贡献、功绩,做出应有的评价(赞其功),最后用切合死者身世、职务、贡献的悼念语(颂其德)结束全文,表达对死者深切的悼念、哀思及对生者的激励。
C.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代表作为《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D.讳饰是一种修辞手法,又叫避讳,指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本文中“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点明马克思的逝世,表达了作者悲痛与崇敬的心情。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②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
③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④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
⑤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⑥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③②⑥④⑤
C.⑥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⑥②④⑤
6、与“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
A.他爬起来跌倒,跌倒爬起来,继续挣扎着前进。
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C.“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近年来到德国的中国游客不断增加,马克思故居门前的留言簿上的中文留言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累计最少已有一万多条。
B.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大会致力于促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展开高端对话与交流。
C.马克思生于今德国特里尔城,曾多次被各国政府驱逐出境,被迫移居伦敦,但他的墓地占地之大,墓碑之高,可以堪称豪华。
D.恩格斯铜像展现了一位沉思中的中年恩格斯,高大而沉稳,带有东方人儒雅谦逊的气质。
8、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部著作艰深晦涩,我几次展卷阅读都未能真正理解,今日听了老师的讲解,我豁然开朗。
②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却忽视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
③日本一些右翼分子妄图抹杀日军侵华的种种罪行, 这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胸中义愤填膺。
④市场上有几百种文言文图书,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图书的译注更是言不及义。
⑤他曾因在世界体坛上多次荣获冠军而名噪一时,从国家队退役后转战商海,成了一名商人。
⑥这家文化发展公司另辟蹊径,充分发掘民间文艺资源, 带领草根艺人登上舞台,成功打造了一批草根明星。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朋友们:
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于一个德国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就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将永远连在一起了。
1842年,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从此以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
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出境。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菲利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之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
1848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他们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使他们历尽了重重困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文章,他在敌人面前陷于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污蔑完全烟消云散。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国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她的一生表现出了极其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并且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止一次地为再也听不到她的大胆而合理的意见(大胆而不吹嘘、合理而不失尊严的意见)而感到遗憾。
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
(有删改)
9.下列对燕妮一生中承受的“苦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革命斗争受到政府的于涉,燕妮陪伴马克思在欧洲各国不断流亡。
B.在比利时,燕妮因为马克思妻子的身份,被警察局毫无理由地监禁起来。
C.从巴黎被驱逐到伦敦,他们历尽了重重困难,甚至导致了燕妮三个孩子的死亡。
D.对她进行最卑鄙下流的污蔑,所有报刊都不登载她的文章。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对燕妮·马克思这位杰出的女性崇高的品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热情赞颂了她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一切贡献。
B.马克思在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后,与燕妮结婚,不久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从此两人患难与共,共同抗争。
C.本文将议论、记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且以议论为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本文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悼念和惋惜之情,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沉而含蓄的情感,沉痛压抑。
11.在燕妮生前,她得到了怎样的“补偿”?请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朋友、战友和同志。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兄弟般的感情和同志式的友谊。这种兄弟般的情感和同志式的友谊,( )
珍视友谊,热爱共同的事业是他俩弥合矛盾的根本密码。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结成深厚友谊的同志和战友,在共同的事业中,两人从________的文献资料中寻找社会发展的规律,在一次一次问题争辩中________,找到解决问题症结的办法。长相知,不相疑,肝胆相照,________,风雨同行。视友谊为生命,以事业为根基,经受住了漫长而复杂的革命斗争的血与火的________,建立了具有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共同理想、伟大事业的友谊。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
B.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
C.他们在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
D.他们在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和兄弟般的感情。
1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伟大友谊的密码是什么?经受过怎样的磨难与考验?
B.经受过怎样的磨难与考验?他们伟大友谊的密码是什么?
C.是世间少有的真情实谊,值得后人仿效与敬仰。
D.值得后人仿效与敬仰,因为它是世间少有的真情实谊。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繁芜丛杂 豁然开朗 休戚相关 考查
B.繁文缛节 茅塞顿开 休戚相关 考验
C.繁芜丛杂 茅塞顿开 休戚与共 考验
D.繁文缛节 豁然开朗 休戚与共 考查
15、用“马克思”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面的长句改成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