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练习题
八年级 班 姓名:
集腋成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注音或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sù)的流下眼泪。
B、这些日子, 家中的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sāng)事,一半为了父亲
赋(fù)闲。
C、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chóuchú )了一会儿,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D、哪知老境颓(tuí)唐!他触(cù)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锁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仅簌簌地流下眼泪。
B.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C.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D.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B.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C.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D.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B.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各奔东西,家中光景是一年不如一年。
C.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自已。
D.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5.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这一句表现了父子之间的互相体贴和照顾,尤其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B.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句写父亲尽了自己的责任,尽管人很累,但心里觉得踏实、满足)
C.“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朴素的话语中饱含了父亲对儿子远行的牵挂之情。)
D.“进去吧,里边没人。”(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一句相呼应,表现了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6.下列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等一系列事情营造而成。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使父亲晚年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下列短语类型都是偏正短语的一项是( )
A.光景惨淡 东奔西走 B.不大漂亮 穿过铁道 C.再三嘱咐 青布棉袍 D.聪明过分 疼痛厉害
二、含英咀华: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②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 )着黑布小帽,( )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8.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戴 穿 倾 爬 探 攀 B.戴 穿 倾 攀 探 爬 C.戴 穿 探 攀 爬 倾 D.戴 穿 探 爬 攀 倾
9.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反语,强调那时对父亲的不理解,现在追悔莫及,同时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思念
B.夸张,写出了父亲的不合时宜,侧面衬托了“我”的聪明活泼
C.没有运用修辞,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白描出了“我”对父亲的不理解
D.没有运用修辞,作者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的聪明伶俐,也包含着“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10.对这两段文字理解正确而又能概括其突出特色的一项是( )
A运用第一人称手法通过对比映衬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怜爱和怀念,使读者感到具体、真实、亲切
B这两段文字通过对父亲的“背影”的精彩而又细腻的描写,表露了父子之间相亲相怜的真情
C这两段文字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抒情自然、真挚,表达了父子深情
D这两段文字描述父亲送“我”上火车时的一连串细小的动作和简洁质朴的语言,以平实的文字表露了父子相亲相怜的深情
11.对选文第②段加点的两次流泪,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次是思念之泪;第二次是感激之泪 B第一次是感激之泪;第二次是惜别之泪
C第一次是感激之泪;第二次是思念之泪 D第一次是思念之泪;第二次是惜别之泪
12.第①段表达的主题思想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表明作者恨自己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
B.表现了作者因当时年轻自以为是而不理解父亲的苦心和对生活的坚韧而感到羞愧
C.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D.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年轻不理解的自责、懊悔之情
13.“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对父亲不肯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怕“我”年轻买橘子要吃亏,关心爱护子女
B.怕行李丢失,表现了父亲谨慎的性格和爱子之情
C.父亲老境颓唐,想到父子不知何时再相见,以买橘子作留念
D.和“临行密密缝”一样,蕴至爱之情于不言之中
14.第②段中记叙了父亲的三句话,对其表达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衬托 B.画龙点睛 C.渲染气氛 D.表达父亲的爱子之情
15.对第②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表现了父子相互关爱的深情
B.这段文字通过对父亲背影的白描,表现出了深挚的父爱,以及儿子对这种感情的理解
C.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D.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细致、生动、感人,很好地展现了父子之情
16.第②段对父亲的背影做了细致的描写,对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出了父亲肥胖、行动不便的特点B.说明了父亲老境颓唐,生活凄苦
C.表现了儿子对父亲又爱又怜的感情D.反映父亲的爱子情深,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17.写送子上车时,父亲对儿子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句话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心情是( )
A.怕儿子力气小不堪重负,便由自己外出张罗,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
B.怕给儿子添麻烦,便由自己去买橘子,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C.怕儿子年轻气盛惹是非,便由自己包下活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担心
D.怕儿子无知受骗,便由自己包下活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护
18.“我赶紧拭干了泪”的原因是( )
A.怕父亲因“我”流泪而又伤心 B.为自己这么大还流泪而羞愧
C.怕父亲说“我”不坚强 D.怕别人笑“我”幼稚
19.下列各句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父子相爱相怜的感情,真挚动人。但这种感情中渗透着淡淡的哀愁
B.本文共有四次写“背影”,首尾两次详写,中间略写
C.本文以“背影”为题的原因在于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抑郁、父爱的真挚都浓缩在“背影”这一特殊的外貌上,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天地
D.本文表面上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实则是以“背影”为主线贯穿全文。
20.选文中写父亲外貌时,先后写了“戴黑布小帽,穿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才替祖母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21.对加粗词“蹒跚”在文中作用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
A.“蹒跚”是父亲平地走路的形态,反映了父亲年老体胖而走路不便。
B.“蹒跚”是父亲爬月台时的形态,反映了父亲因年老体胖而走路不便。
C.“蹒跚”是父亲平地走路的形态,这样写更能表现出父亲的爱子之心。
D.“蹒跚”是父亲爬月台时的形态,这样写更能表现出父亲的爱子之心。
22.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正确的含义是( )
A.因为在儿子将要与自己告别之际,买了橘子,心里感到十分高兴。
B.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轻松,表现出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心。
C.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轻松。
D.因为儿子长大了,能自谋生路,所以心里轻松。
23.对“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表现了父子相互关爱的深情。
B.父亲不放心儿子,表现父亲谨慎的性格。
C.临别时父亲反复叮嘱、提醒,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惦念,无微不至的体贴、关心以及深挚的爱。
D.儿子要远离父亲了,父亲心里很难过,叮嘱儿子,怕儿子丢失行李,表现父亲很小气。
24.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表达父亲内心活动及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项是( )
A.父亲不放心儿子,表现父亲谨慎的性格。
B.临别时父亲反复叮嘱,提醒,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惦念,无微不至地体贴、关心的深挚的爱。
C.儿子要远离父亲了,父亲心里很难过,叮嘱儿子,怕儿子行李丢失,表现父亲很小气。
D.父亲嘱咐儿子来信,怕儿子不孝敬老人。
26.第②段文字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父亲?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27.看见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因为“我”看到父亲不顾年迈体弱,亲自为“我”买橘子,百感交集,深深理解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B因为“我”觉得父亲太固执,对他表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C因为“我”就要和父亲分手了,“我”为离别而伤心难过。
D因为“我”为离别而伤心难过,同时也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而激动、喜悦。
28."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表现作者的心理活动是( )
A.怕别人看见笑话自己;感激父亲亲自为我买橘子。
B.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更不放心了;怕父亲劳累摔倒,体贴,心疼父亲。
C.怕被人说不孝敬父亲;怕橘子散落地上。
D.怕父亲担心自己身体不舒服;感谢父亲,内心很过意不去。
29.本段中第一次写到“我”流泪,表现“我”的心情最恰当的一项( )
A.看到父亲年纪大了,很伤感。 B.看到父亲为我奔走,很难受。
C.看到父亲为我劳累,很感动。 D.看到父亲行动不便,很内疚。
30.本段文字详细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主要目的,下面几种理解两项正确的是( )( )
A.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突出“父亲”的形象。
B.这段描写说明父亲对儿子特别溺爱,不大放心。
C.“父亲”的背影是依依惜别中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
D.背影深刻地刻下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儿子感受特深。
E.背影反映了父子之问的深厚感情。
31.这段文字记叙的主要内容是 ( )
A.“我”目睹父亲买橘时的背影的事。 B.父亲到车站为“我”送行的经过。
C.“我”被父亲的行为感动的经过。 D.父亲年老体胖,行动不便的事。
32.选段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
他山之石:
勾践宴群臣,言吴王夫差之亡也以杀子胥故。群臣未应,大夫子余起而言曰:“臣尝之东海,东海之神会于青渚,介鳞之属以班见①。见夔出,鳖延颈而笑。夔②曰:‘尔何笑?’鳖曰:‘吾笑尔之跷跃③,而忧尔之踣也。’夔曰:‘我之跷跃不犹尔之跛行乎?且我之用一,而尔用四,四犹不尔持也,而笑我乎?故跂④之则伤其足,曳之则毁其腹,终日匍匐,所行几许?尔胡不自忧而忧我也!’今王杀大夫种⑤,而走范蠡⑥,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臣恐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王默然。
【注】①以班见:按照等级依次拜见。②夔:kuí,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似龙,一足。③跷跃:用一只脚跳跃。④跂:踮起脚尖。⑤大夫种:越国大夫文种,功臣,助勾践灭吴。⑥范蠡:越国大夫,功臣,助勾践灭吴,后为避祸而隐居江湖。
33、解释下列短语:
(1)外见: (2)介鳞之属:
(3)延颈而笑 (4)所行几许
34、翻译下列句子:
(1)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
(2)臣尝之东海,东海之神会于青渚,介鳞之属以班见 。
35、大夫子余讲的寓言故事的用意是什么?并说说原因是什么。
整理译文:
答案
一、集腋成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A )
A.交卸xiè 奔丧sànɡ 狼藉jí B.差使chāi 亏空kōnɡ 赋闲fù
C.勾留ɡōu 浦口pǔ 妥帖tiē D.踌躇chú 照应yìnɡ 迂yū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仅簌簌地流下眼泪。
B.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C.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D.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B.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C.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D.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B )
A.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B.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各奔东西,家中光景是一年不如一年。
C.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自已。
D.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5.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这一句表现了父子之间的互相体贴和照顾,尤其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B.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句写父亲尽了自己的责任,尽管人很累,但心里觉得踏实、满足)
C.“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朴素的话语中饱含了父亲对儿子远行的牵挂之情。)
D.“进去吧,里边没人。”(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一句相呼应,表现了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6.下列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等一系列事情营造而成。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使父亲晚年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下列短语类型都是偏正短语的一项是( C )
A.光景惨淡 东奔西走 B.不大漂亮 穿过铁道
C.再三嘱咐 青布棉袍 D.聪明过分 疼痛厉害
二、含英咀华: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②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 )着黑布小帽,( )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D)
A.戴 穿 倾 爬 探 攀 B.戴 穿 倾 攀 探 爬 C.戴 穿 探 攀 爬 倾 D.戴 穿 探 爬 攀 倾
2.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A.反语,强调那时对父亲的不理解,现在追悔莫及,同时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思念
B.夸张,写出了父亲的不合时宜,侧面衬托了“我”的聪明活泼
C.没有运用修辞,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白描出了“我”对父亲的不理解
D.没有运用修辞,作者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的聪明伶俐,也包含着“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3.对这两段文字理解正确而又能概括其突出特色的一项是( D )
A运用第一人称手法通过对比映衬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怜爱和怀念,使读者感到具体、真实、亲切
B这两段文字通过对父亲的“背影”的精彩而又细腻的描写,表露了父子之间相亲相怜的真情
C这两段文字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抒情自然、真挚,表达了父子深情
D这两段文字描述父亲送“我”上火车时的一连串细小的动作和简洁质朴的语言,以平实的文字表露了父子相亲相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