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期望差产生的经济学分析提要本文运用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分析框架结合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审计需求和审计供给剖析了两类审计期望差的成因认为合理的期望差源于给定审计需求下的审计供给不足而不合理的期望差源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审计需求过度提出审计理论上应提倡社会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实务上应改进审计报告的披露内容以期缩小审计期望差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下设的麦克唐纳委员会提出了有关审计期望差的构成要素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审计期望差是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目前审计执业的认识之间存在的差距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可能的准则与现在的准则的差距现在的准则与现在的执业之间的差距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与可能的准则之间的差距现在的执业与公众对执业认识之间的差距其中前两个差距被认为是合理的期望差有必要通过执业上的改进加以缩小后两个差距被认为是不合理的期望差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审计期望差的经济学分析一供给和需求理论审计期望差分析的经济学框架审计需求产生的分析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各种契约的集合体企业中存在着众多的委托代理关系如股东与经理经理与雇员企业与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等然而由于契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契约的不完备性为代理人利用信息优势欺骗委托人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可能造成委托人误解代理人的努力委托人和代理人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之间的利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委托人欲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必然要求代理人为其努力工作而代理人却以努力工作为负效用往往倾向于偷懒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为了有效地约束和激励代理人委托人需要独立的第三方审计协调他们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人无法观察到代理人的行为就有可能误解代理人的努力代理人也需要独立的第三方审计为其签证经营业绩因此审计起着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的作用其本质是促进两者利益均衡最大化现实中审计人员被期望作为信息风险减少者和保险人的双重身份出现一方面审计人员被雇佣来对财务报表的公允表达进行确认和揭弊查错以减少财务报表隐含的错误和减少信息不对称性另一方面委托人和代理人通过审计费用的支付将风险转嫁给审计人员如果审计人员失职而没有察觉人为舞弊法院会判决审计人员提供赔偿从而实现了风险分担这就是西方的深口袋理论由于信息不对称性的大前提存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又不一致客观上期望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承担信息风险的减少者和保险人的角色以协调他们的利益冲突这就是审计需求产生的经济学动因审计供给函数的分析审计师是一个利益集团是审计服务的生产者和供给者经济学上的审计有效供给指的是在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根据审计需求而实际能够提供的审计服务量审计的有效供给是审计环境审计人员的胜任力审计技术审计师对审计风险预期等因素的函数审计环境是影响审计有效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恰当的审计环境能促进审计的供给审计人员的胜任力是审计人员处理审计事务的能力一般通过从业考试和同业互查来保证审计技术是指在提供审计服务过程中使用的专门技术和手段审计技术越高审计人员的胜任力越高审计供给的效率就越高审计师作为一个利益集团从事审计服务必然要进行风险和收益的比较审计理论认为审计风险有三要素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察觉风险审计风险越大审计失败的概率越大审计师越不愿提供审计服务审计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框架均衡的审计服务量和价格是由审计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在现实中审计结果具有不可排他性使审计信息成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它有外部性必然出现搭便车现象审计结论是针对不同公司的情况做出导致了审计结果的异质性从而使审计结果具有不可加性审计结果的不可观察性使审计市场的价格很难建立在可观测的特征上因此审计市场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市场审计供给相对于需求不足这就是造成审计期望差的经济学动因如图所示二运用供需理论具体分析两类审计期望差形成的经济学动因不合理的审计期望差的经济学分析笔者认为不合理的审计期望差源于信息不对称前提下公众对审计的过度需求根据审计的需求理论分析社会公众委托人是风险厌恶者他们在相信审计师独立性的前提下通过支付审计费用来转嫁风险保护自己的利益然而由于审计结果的不可观测性导致社会公众作为审计需求者和审计职业界作为审计供给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从而为审计师欺诈社会公众提供了可能使其独立性受到大大影响另一方面审计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审计人员相对社会公众是风险偏好的审计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愿意冒险与管理层代理人合谋来欺诈社会公众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由于审计师与社会公众对风险的效用函数不同必然会造成社会公众期望与可能的审计准则的偏差按照经济学原理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是凹性风险偏好者的效用函数是凸性图示如下现行的执业与公众对执业的认识的差距也是源于社会公众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对审计执业的过高期望现行实务上审计报告言简意赅仅对财务报告作相对模糊的披露使得社会公众不能充分了解有关审计结论的详细情况信息的缺乏使得社会公众无法调整自己的认识和期望造成公众对审计执业的过度期望综上所述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社会公众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过高期望从而产生了对审计的过度需求合理的审计期望差的经济学分析笔者认为合理的审计期望差是源于审计的有效供给不足可能的准则是指审计人员在理论上可能实现的期望水平它反映了理想状态下审计服务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现行的准则是指现有的职业准则要求实现的期望水平它反映了现有状况下审计服务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两者之间的期望差是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笔者认为生产条件的差距从本质上讲是源于审计环境的差异而现行的准则与现在的执业之间的差异源于审计人员的胜任力技术水平审计风险的预期等因素综上所述合理的期望差是在给定审计需求的情况下由于影响审计供给变量的制约而导致审计供给曲线移动的结果如下页图所示解决审计期望差的建议不合理的审计期望差源于信息不对称因此减小信息不对称是解决不合理审计期望差的关键一方面为了缩小审计理论上的期望水平与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差审计理论工作者应改革研究方法除了进行规范研究外应提倡大量的实证研究通过社会调查实验研究了解社会的期望减少信息不对称努力建立起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审计理论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公众与审计界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公众对审计会计知识与工作的了解提高公众的认识水平改革审计报告的披露方式增加披露的内容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另外可建立审计界与公众共同参与的审计准则制订机制以协调双方的利益合理的审计期望差源于审计供给的不足因此我们应从影响审计供给的因素出发分析改进的对策首先应改善审计环境规范审计执业改变审计市场不平等竞争的局面减少形形色色的行政干预等许多制约因素加强审计职业组织与证监会财政部门法律机构企业团体等组织间的沟通从各方面来改善审计大环境其次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诚信的职业道德改进审计技术提高审计效率加强事务所的风险管理提高事务所的风险防范意识从微观层面缩小现行准则和现在执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