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A组 基础过关题
1.春秋战国时期地方官要对所掌户籍和赋税造册“上计”中央,以查考其政绩。秦朝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改革,不仅按不同情况区分户籍,还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等,为历代所沿用。此举表明( )
A.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户籍是征收赋税的依据
C.对人民的管理日益加强 D.开始有了户籍管理制度
答案 C
解析 材料显示政府利用户籍等加强对百姓赋税、户口、军事训练等方面的管理。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从商鞅变法开始,材料没有提及户籍制度是否由此开始,排除A、D两项;户籍是征收赋税的依据,但材料还涉及其他方面,排除B项。故选C项。
2.“编户齐民”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社会中,被国家统一编入户籍进行管理,并按照规定同样担负赋役的居民。这一制度的实施( )
A.增强了国家治理能力 B.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
C.旨在掌握人口真实情况 D.增强了封建国家的财力
答案 A
解析 把个体小农统一编入国家户籍,有利于封建国家赋税、兵役、徭役的征收,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故选A项;这一制度实施之初对个体小农的剥削较轻,排除B项;掌握人口数量只是表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封建国家征发赋役而实施的,排除C项;这一制度不仅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而且利于兵役徭役的征发,D项说法不全面,排除。
3.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
A.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 B.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
C.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 D.确立世家大族的地位
答案 C
解析 “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主要服务于国家,不是为豪强地主,故A项错误;“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有利于特权阶层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主要方便征税,故C项正确;“西汉”这种政策与“世家大族”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4.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东汉大约有八十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 )
A.国家税源枯竭
B.政府无力从事农村救济事业
C.农民赤贫化的程度加深
D.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的信息可知,C项正确;“国家税源”“经济结构”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A、D两项错误;材料中“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说明B项错误。
5.所谓土断,就是把士族和豪门荫庇和挟藏下的依附民户编入郡县户籍。东晋南朝,实行过几次土断,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桓温主政下的庚戌土断(364年)。据此可知,土断制度( )
A.推动了门阀政治的形成 B.强化了政府对基层的控制
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D.缓和了国家与士族的矛盾
答案 B
解析 东晋南朝时门阀政治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根据土断的含义“就是把士族和豪门荫庇和挟藏下的依附民户编入郡县户籍”可知,土断制度有利于强化政府对基层民众的控制,故B项正确;材料与土地兼并问题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土断的含义可知,该制度激化了国家与士族之间的矛盾,故D项错误。
6.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政府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使白籍人口土著化,并承担赋役。这说明( )
A.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B.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
C.社会动荡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D.户籍为赋役征发服务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和南渡居民区别登记户籍,分为“黄籍”和“白籍”,并区别征发赋役。而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则“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并承担赋役,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主要依据,故答案为D项;根据所学可知,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赋役征发问题,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隋朝的户籍法规定: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徭役二十日、缴纳租粟三石、调绢二丈、绵三两等;同时规定,地方官员每年要亲自实地査验户口、年龄、疾状(健康状况)。制定此户籍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农业劳动力充足 B.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防止小农经济破产 D.保障徭役赋税征收
答案 D
解析 材料讲述为了征收徭役赋税,隋朝户籍法规定地方官员要亲自实地查验户口情况,材料不涉及户籍制度与农业发展所需劳动力充足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制定户籍法是为了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对基层民众的控制,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保障的是政府的财政稳定,不是防止小农经济破产,故C项错误;户籍法通过清查户口,规定应缴纳的具体标准,保障徭役赋税征收,故D项正确。
8.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 )
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
B.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
C.乡官由政府来直接任命
D.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答案 B
解析 根据“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等职权”并结合所学,可知秦代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地方自治,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乡官的任命,故排除C项;依据材料可知,乡里属于地方行政管理组织,而非社会经济组织,故排除D项。
9.《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年,始定律令。……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村坊邻里,递相督察。”据此可以推知,唐朝( )
A.重视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监督
B.地方监察制度完备
C.开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
D.君主专制统治强化
答案 A
解析 唐代设置乡、里、邻、保、村、坊,加强基层管理,“村坊邻里,递相督察”体现了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监督,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村坊邻里间的监督,无法体现“地方监察制度完备”,排除B;C项错在“开始”,排除;材料信息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D。
10.明朝乡村社仓制度规定,各村二三十家为一会,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若遇凶年,则计户给散,先中下户,后及上户,上户需偿还,中下户则免其偿还。这反映了明朝乡村救济( )
A.救济方式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
B.建立了完备的乡村备荒仓储体系
C.保障了当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D.注意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中“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说明明朝乡村救济注意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故选D项;材料仅体现乡村社仓制度的粮食来源与救济分配方式,未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乡村社仓制度仅是单一的救济方式,并未建立完备的乡村备荒仓储体系,排除B项;乡村社仓制度仅是灾荒年时救济的一种方式,不能起到保障当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作用,排除C项。
B组 能力提升题
11.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它通过体系完备的社区组织、行政网络克服了人口分散居住的特点,建立起了自下而上的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我国历代政府之所以重视户籍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严防农民串联造反 B.便于国家征集劳役和兵役
C.便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