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
摘要: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人类在对食品永不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地促进和发展了食品的生产。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讨论食品“碳排放”带来的问题以及政府和企业应有的对策
关键词:碳排放 认证 对策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环境危机的加剧,发达国家很多民间组织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发出了关注商品环境行为,使用对环境相对友好的产品,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倡议。1979年,世界上第一块环境认证标志诞生,德国的“蓝天使”这是世界上最早、最大、最成功的认证组织。从1979年到1994年,环境标识逐渐衍化成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成为各国保护本国产品的一个杀手锏。
一、食品“碳排放”标准的缘由
根据欧盟委员会资料,人类的饮食消耗了23%的地球资源,其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18%,而导致酸雨的气体则占31%,在食物链的生态循环中,农业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如何让人们 选择更为绿色的饮食习惯,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实际而艰难的问题。
2009年8月,欧盟发起旨在为食品做出绿色认证的标签。环保专家将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做估测,那些低于规定数值的食品公司,将有资格为自己的食品贴上绿色认证标签。
去年发布的PAS2050标准(商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将成为认证的依据,评估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产品从生产之初到最终被送上货架的整个过程都在监测范围内,食品的运输和分销也成为降低消耗的重要环节。
二、食品“碳排放”标准存在的问题
1. 参考数据不易取得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会排放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碳排量是衡量这些污染的标准,同时,你排放的碳记录下了你的一切行为,就像是足迹。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对于这些数据的获得在实际工作中是非常困难的。正如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丹尼尔?尼恩伯格所认为,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准,在食品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采集工作依然存在困难,只能做到粗放型的估计。
2. 容易被绿色营销行为所利用
3. 容易造成各国绿色壁垒
目前,在关税壁垒及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作用日益削弱的情况下,新兴的非关税壁垒被各国广泛使用,成为各国保护本国产业,抑制其他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保护伞。给食品帖上绿色标签行为的初衷我们不可否认,将会对整个社会的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将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碳排放”标准将有可能被各国,尤其是被发达国家所利用,成为堂而皇之的保护手段。
4. 受影响企业广泛
关于“碳排放”的计算和评估,涉及从生产之初到最终被送上货架的整个过程,食品的运输和分销也成为降低消耗的重要环节。所以,“碳排放”标准不但涉及生产企业,同时,还涉及整个供应链的各个企业,增加了企业成本,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挑战。
三、应对策略
1. 政府的应对策略
(1)积极参与绿色认证,完善认证体系。1994年环境标识在中国诞生,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三家联合成立,现在其成员已经扩大到11个部委。历经7年,从国际贸易中的对策研究,到如今已经在我国大型龙头企业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中国在政府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