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科目复习指导

170阅读 | 7收藏 | 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科目复习指导第1页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科目复习指导第2页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科目复习指导第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山下有温酒 上传于:2024-07-19
在教师考录的大纲中,基本上包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以及教育法律法规这几门主要的课程,同时这几门课程也将占用广大考生相当多的时间去复习,主要是因为很多的地方在大纲中是泛泛的说明考试的科目和方向,都没有很细致的出现具体学科的考核内容。一方面说明教师考试中相关部门希望考生全面复习,系统的掌握相关的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另一方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考生拿到书都会无从下手,在不知道复习重点和复习方式的时候,总会感觉到会有事倍功半的感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些考试的基本科目,下面将从总体和分科目的对这些课程的复习进行梳理。    一、全面把握,系统复习    从总体上说,从教师招考四个考核学科的整体来看,四个部分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学是我们以后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只有掌握了教育的基础规律、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才能使得教师对教育有最基础的积淀。而心理学则是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主体关于人的心理基础理论,只有知道了教育活动的主体的心理,才能更好的发展老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老师也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或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给与适当的教育。而联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门学科就是教育心理学,正向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一样,它主要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以及发展促进这一过程的方法。这就很好的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很好的融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而教育法律法规则是从政策上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在教育过程中有法可依,任何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教育现象都将会受到相应的制裁和惩罚。所以,要真正理解教育,就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四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各学科的内容之间有很多的相通点,如果能相互融合起来,就能触类旁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如果深入理解了《教育心理学》中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道德发展理论等部分的知识,就能加深对于《教育学原理》中德育过程的规律的认识。把握了“德育过程的规律”之后,再来理解《教育心理学》关于道德认知、情感、行为的形成与培养就易如反掌了。因此,要杜绝“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复习方式,而要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理论。    二、模块拆分,逐个击破    模块的划分首先为我们系统全面的复习打好基础,理论很多,重点很多,但是只要我们分模块,分类型,逐个的对我们所分的模块进行击破,那么当各个模块汇集起来就是我们的大系统。我们对于理论的学习完全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对所要复习的学科和知识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教育学模块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逐步形成各学科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网”。但知识体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因此,同学们首先要把相关的参考书看上两到三遍,从整体上把握每门学科的整体框架结构,而不要急于背诵各个的知识点。教育学原理这个学科,同学们在复习中要逐渐形成一本“谱”:教育学原理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主要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功能以及教育的本质和起源等问题;第二部分,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社会功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学校教育的作用;第三大部分是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教育目的的理论、我国的教育目的、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等;第四部分主要是关于课程和教学,这个部分是重点中的重点;第五部分重点掌握德育和师生关系,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另外在此过程中或穿插中小学具体相关的知识以及教育技能。如果我们按照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模块复习,哪里是自己的薄弱点或是考试的重点就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既可以将知识分类,又可以最后能够形成一个“谱”。    (二) 普通心理学模块    普通心理的重点无外乎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相对繁琐,包括了大量的零散知识点及零散的理论,但是每个章节都有统一的模式,大部分都是从概念、分类、功能三个方面来讲述的。第二部分是相应的理论。其中知觉,记忆,思维和情绪是历年来命题的热点。这四章最好列成一个提纲来复习,其中动机大约8个理论,情绪6个,能力7个,人格两大类型理论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