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016年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教案.doc

225阅读 | 10收藏 | 4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016年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教案.doc第1页
2016年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教案.doc第2页
2016年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教案.doc第3页
2016年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教案.doc第4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4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你的百般模样我的百般喜欢 上传于:2024-06-01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1.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2.教学内容定位: 《辛亥革命》属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模块、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一课。 与初中以孙中山人物活动为重点,全面探讨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不同的是,高中学习内容中的辛亥革命应从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给出定位。 本课也最能体现单元主题“求民主”,如何以初中所学和现实学情为基础,体现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从新的高度审视和定位辛亥革命是本课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初中以孙中山人物活动为重点,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掌握较好,但未能从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给出定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能掌握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等相关史实; 2、能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进步意义; 3、能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爱乡,爱校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1.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其中又以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