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清朝的“新政”与“预备立宪”;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重要人物; 兴中会
与同盟会;武昌首义。
2.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过程;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2.能力目标:
理解:1.辛亥革命发生有着极复杂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重大事件的背景。
2.体会南京临时政府作为资产阶级政府的特色。
运用: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变迁,对辛亥革命前后进行比较和思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1.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2.体会法为国根,民为邦本。
教学重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同盟会政治纲领、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周边环境中,你知道以“中山”冠名的地方(如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