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中考专题:议论文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doc

262阅读 | 11收藏 | 10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中考专题:议论文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doc第1页
中考专题:议论文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doc第2页
中考专题:议论文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doc第3页
中考专题:议论文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doc第4页
中考专题:议论文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doc第5页
中考专题:议论文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doc第6页
中考专题:议论文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doc第7页
中考专题:议论文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doc第8页
中考专题:议论文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doc第9页
中考专题:议论文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doc第10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0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乖一点就抱你我真的不乖 上传于:2024-06-03
议论文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 1. 议论文的含义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文体。 2. 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它是议论文的灵魂。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有的在文中已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有的则需要通过分论点或理清文章内容后进行归纳总结。 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或对象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句(肯定或否定)。 标志性词语有:判断动词“是”或“不是”,能愿动词“应该”“必须”“要”等。中心论点是整篇文章论证的中心观点。 论题:是有待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一般以词语或短语的形式呈现。  分论点: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道理论据。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带有标志性词语,如“首先”“其次”“最后”等。 (2)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论点赖以成立的基础,是文章的主体。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多为典型、确凿的事实或概括性的事实,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 作用: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道理论据是指为了论证某个问题或观点的正误而引用的一些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等材料;它也可以是对问题的分析、解释说明的过程,一般包括经典性的著作、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作用:使论证更概括且深入。 (3)论证:即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逻辑纽带,直接影响着论证的说服力。在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中,要使用恰当的论证方法,以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3. 论证思路及结构 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通常与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相吻合。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三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文章开头部分引出文章要论述的中心问题;本论(分析问题)——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即运用充分的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的部分;结论(解决问题)——即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部分。也可以把议论文的结构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部分。(适用于结构完整的议论文,也适用于论证层次清晰的相对完整的议论文段落。) 总分式: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 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并列关系。 递进式:按照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步步深入地论证观点。 正反式:提出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把正反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比较论证,能使说理更透彻。 对比式:通过对比来论证论点。对比有正与反的对比,现在与过去的对比,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对比,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等等。对比式可以使论证的观点更鲜明。 4. 议论文语言 议论文语言的特点主要有:准确性(说理严密);鲜明性(情感分明、观点明确);概括性(语言简明);生动性(有感染力,一般指比喻论证、引用论证)。议论文语言最基本的两个特点:准确、严密。 考点一 整体感知文章,把握中心论点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可以从文章标题、首尾段及中间过渡性或总结性语句中得出。 中心论点在文中出现的几种情况: 1. 标题即为中心论点,或点明论题;2. 在开头部分直接指出中心论点,或以某种形式(如相关事例、名言名句、诗歌、问句等)引出论题或中心论点;3. 先列举相关论据进行分析论证,在文章结尾部分总结、归纳出中心论点;4. 在论证过程中(即文章中)表明中心论点。5. 一些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并不明显,需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采用综合分论点的方法,通过分析、归纳才能得出。 在解答这一考点的考题时还应注意:  1. 中心论点在形式上应是一个完整的陈述性语句,有明确的判断,而不能是一个短语或者带有疑问语气和选择性质的句子。  2. 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①定义不同。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而论题只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 ②要求不同。论点的提出要求正确、鲜明、有针对性,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真理;而论题却有可能是某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或现象。 ③形式不同。以标题来看,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明确表态性句子;而论题的提出往往是一个短语。 ④位置不同。论点的位置比较灵活,可在标题、文首,也可在文中,还可在结尾;而论题一般为标题或居于文首。 3.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区别: 一篇议论文可以有多个论点,中心论点为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论点,分论点是服务于中心论点的,即从多个方面或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 考点二 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题型:某文段或句子使用了××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举例论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列举××的事例,真实具体地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道理论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名言或××资料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比喻论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论 点,使论证显得通俗易懂,更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对比论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某两种事物、现象或观点等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鲜明突出地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考点三 梳理论证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题型:1.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论证思路。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段/第×段的论证思路。 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 请分析选文第×段和第×段不能调换的原因。 梳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在归纳段落层次大意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梳理论证思路需注意: 1. 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 3. 明确论证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4. 明确论证的角度,即正面论证还是反面论证。 同时,还要注意文章开头、结尾的表述。   如果论点在文章的开头,可以按“首先提出××论点/观点,接着用××事例或名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的格式进行答题。   如果论点在结尾,则可以按“首先举了(引用了)××例子(名言),从××方面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的结论(证明了××的观点)”的格式进行答题。 考点四 辨析、补充论据 论据的类型: 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以下为解答论据作用这类 题的答题格式: 1. 事实论据。更有力地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具体,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 道理论据。更有力地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严谨,更具说服力。 辨析论据: 辨析论据是否恰当,或为文(段)选论据,关键要明确使用论据的目的。因为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论据证明的内容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所以在答题前要先理解和把握论点,然后对材料内容进行判断和筛选。一旦材料内容与论点不符,便可直接排除。 补充论据: 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段),明确文(段)论点;然后看清楚题干是要求补充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再从自己平时的积累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论据;最后,根据题干要求,注意与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补写出恰当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补充论据时,要注意语言 的准确性、概括性和严密性。 补充事实论据要准确,要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所选事实与观点要一致,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 补充道理论据时,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格言、俗语或原理、定律等。要确保引用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另外,补写论据时,可参考题干中所给的示例或仿写文章中的相关论据。 考点五 掌握重点段落作用 题型:1.概括首段(尾段、中间过渡性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某段内容是否多余(是否可以删去)?说说理由。 对议论文重点段落作用的考查主要是对首段、尾段、中间过渡段及其他具有特殊作用的段落作用的考查。解答此类题要在把握文章中心论点及文章结构的基础上,熟知重点段落的基本作用,结合段落具体内容及特点进行答题。 1. 议论文首段的作用:   (1)开门见山,明确提出中心论点。   (2)由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社会热点切入,提出论点(引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 对性。 (3)引用名言或某个故事、事例提出或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又自然地成为证明论点的论据。 (4)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并间接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5)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等)引出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2. 议论文尾段的作用: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照应文章开头或题目,强调××的中心论点。 (3)重申论点,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4)补充论证了××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严密。 (5)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 (6)提出问题,发人深省,引起人们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与重视。 技巧:1. ①首段(开头)通过写××的事例/引用名言,②提出中心论点××/引出××论题,③同时本身又作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了观点。 2. ①首段(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的奇闻趣事,②提出中心论点××/引出××论题,③也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 ①总说尾段作用;②结合尾段主要内容及中心论点分析。 4. ①判断(是否多余);②该段与其他段是××的关系;③其他段从××方面论证了/阐述了××,该段从××方面论证了/阐述了××;④作用。所以(是否多余)。 考点六 理解文章内容及重点词句含义 1.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解答此类题时,要审清题干要求,掌握答题要点及相应的答题技巧。 (1)对文章中心论点的理解,需对文章分论点或各层次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并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2)对文章论题的理解,则需从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入手,适当结合自己的观点(必须是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应积极、健康、向上)。 (3)对于分论点或内容层次比较分明的文章,可直接从文章相关段落的首句(开头)或尾句(结尾)进行提炼、概括(有的可直接使用);对于分论点或层次不分明的文章,则需在理清文章论证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分层次提炼、归纳分论点或各层次内容,注意语言要简明,条理要清晰。 2. 对重点词句含义的理解: 分析时要明白“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即理解分析重点词句含义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及文章论点。 考点七 品析议论文语言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时,要明确“准确性”和“严密性”是议论文语言最基本的两个特点。而为了论证或说理更易于让读者理解或造成某种表达效果,议论文往往会运用一些生动具体而恰切的比喻句、排比句或引用名言等(常以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来呈现),这就会使议论文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考查某个词语能否删去,要看该词语在表达语句含义时的作用,答题时一般先判断能否删去,然后分析词语本身的含义及其在表达语句含义时的作用,再分析删去后语句的意思,最后总结(如删去后,表达不严密,论证缺少说服力/该词语的运用正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 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时,一般先分析所给词句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点,结合上下文,或从逻辑角度分析用词的准确性与严密性,或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语言的鲜明性与生动性,或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其对论证观点所产生的效果等。 考点八 联系实际,拓展探究 议论文阅读中,这类题多出现在最后一题,相对于其他试题来说,它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并非可以完全地自由发挥,在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审清题目要求,确定其要求从哪个方面发表见解;紧扣文章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根据题目要求,看是中心论点还是某一个分论点, 或文章的论题);恰当地联系相应的观点或生活实际。 具体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基本模式:用一个层次分明的句子简明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具体说明观点或理解时要条理清晰,“分点分条”;运用一定的结构,如“总分”或“总分总”进行答题,先“总说”要表达的观点,再从几个方面“分点分条”进行“分说”,最后还可以重申观点或看法等。 小试牛刀 这个世界需要你 ①千年前,你曾奋笔疾书,犯颜直谏;你曾啸聚竹林,诗酒弹唱;你曾周游列国,风尘仆仆;你也曾对月题诗,笔力峥嵘。而如今,我在茫茫人海中踮足眺望,却望不到你峨冠博带的身影,为什么看不到一个正心诚意、上下求索的读书人?这个世界需要真正的读书人! ②这世界需要为真理而读书的人:为真理而读书,就会勇敢无畏、坚韧执着。像那被烈火焚身的“异教徒”布鲁诺,宁可以身殉道也绝不放弃“日心说”,像那率领船队穿越好望角的麦哲伦,用生命为人类走出一条新路;像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面对柏拉图这样的巨擘也敢于说“不”而放弃了对真理追求的读书,就免不了被凡尘中的物欲干扰、诱惑,丧失做人的底线,陷在“名利”的染缸里不能自拔,失去了铮铮傲骨,迷失了人生方向,活得自私又狭隘,粗俗又劣质。 ③这世界需要为梦想而读书的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啊!可是现如今大批的人为金钱、为名利而忙碌在书山文海中,没有梦想的读书人,是多么悲哀啊!“伪读书人”看到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生工资低,就匆忙地移开脚步,不肯为知识造一个梦想的外壳,他们也终究会被梦想抛弃。“大衣哥”朱之文,用浑厚的男中音,从破败的小屋,一路唱到“星光大道”的周冠军。他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凝神静思读乐谱的那一刻,谁能说他不是一个有梦想的读书人呢?梦想似飞鸟,读书恰似为梦想插上了闪光的翅膀,让梦想载着丰硕的知识在浩瀚的苍穹中自由翱翔。 ④这世界需要为修养而读书的人。“内圣外王”是读书的境界,或许一般人难以企及,但是加强自身的修养,让生命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却是大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商鞅市门立木的诚信可以从书中读到;钱伟长的赤子之心可以从书中读到;郭明义当代雷锋的精神,更能够从书中读到。不仅如此,太史公毁身扬志、挥笔疾书的身影,史铁生生死煎熬、大笔如椽的身姿更能让我们在品读唏嘘中了悟生命的坚韧。温家宝说:“读书可以改变人。”我想,他强调的就是修身吧。 ⑤熙熙攘攘的世界,多需要一些真正的读书人啊!如余秋雨一般用千百年的梦想踏出一条文化苦旅,如李敖一般用犀利的笔调勾勒出一副铮铮傲骨,如刘墉、毕淑敏一样,将生命打磨得玉润珠圆。 ⑥这个世界需要你,真正的读书人!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提出疑问,引出中心论点“这个世界需要真正的读书人”。 B.第②段采用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要为真理而读书。 C.第③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有了梦想就可以在浩瀚的苍穹中自由翱翔。 D.全文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层层递进,结构清晰完整。 2.如果要给第④段补充一个道理论据,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B.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C.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雨果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3.这个世界需要的“真正的读书人”是怎样的?请依据文章的内容和自身实际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D C 需要为真理而读书、为梦想而读书和为修养而读书的人。 真题演练 一. 懂得放下 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蝜蝂传》中写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种叫蝜蝂的虫子,喜欢背负东西,而且越多越好,却从不知道放下,最后被这些东西压倒。这个故事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人生路上,我们也要背负很多东西,但是,我们不能像蝜蝂一样,来者不拒,而是要深思慎选,有的东西要背负,但是有的东西,却必须放下,这样,人生才能走得更远。 ②要放下名利。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自然是很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获得之后,有的人却懂得功名利禄也并非什么好东西,于是毅然决然地放下功名利禄,从而获得了更好的结局。春秋时期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报仇雪恨灭了吴国,越王要给他加官进爵,他却飘然而去。最终得以善其身而终老。相反,他的好朋友文种,无法放下名利,留恋朝堂,终被越王所杀。可见,放下有时是一种智慧。 ③要放下仇怨。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仇怨呢?“冤冤相报何时了”,有时也不要耿耿于怀。“将相和”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面对廉颇的羞辱,蔺相如的门客都无法忍受,但是蔺相如却能够以国家大局为重,毫不计较个人仇怨,终于使得廉颇负荆请罪,低头认错。可见,放下有时是一种豁达。 ④要放下幻想。温家宝总理创作了一首歌《仰望星空》,但他更加推崇脚踏实地。可是有的人却只记住了仰望星空,而忽略了脚踏实地。他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常常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要么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要么是空中楼阁般的理想,当这些幻想无法实现时,他们却怨天尤人,却从不找自己的原因,这样便造成了人生“杯具”。例如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网红“凤姐”罗玉凤,不顾自身较低的条件,提出过高的征婚要求,她追求幸福的想法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此固执于不切实际的幻想,难免被人们传为笑柄。可见,放下有时是一种通达。 ⑤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放下”呢?还是要做好修身养性。只有懂得拒绝诱惑,懂得宽以待人,懂得实事求是的人,才能真正地做到放下。 ⑥茫茫红尘,光怪陆离者太多,芸芸众生,头脑清醒者太少。“世人皆醉我独醒”,让我们做这可贵的头脑清醒者,懂得放下一些东西,放下,便得自在,放下,便可致远。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本文中心论点最恰当、最简明的概括是:让我们做这可贵的头脑清醒者。 B. 第②段主要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要放下名利”。 C. 第②—④段分别从要放下名利、要放下仇怨、要放下幻想这三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D. 第⑤段论证如何做到放下,使全文的论证更加完整,更加严谨。 2. 如果要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加上一句话,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韩信未发迹之时,曾经受到一个泼皮的胯下之辱。后来,他当了大将军,反而找到那个泼皮,让他做了一个小官。 B. 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收到家中来信,说因三尺宅基地而和邻居闹了矛盾,他回了一封信“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从此传为佳话。 C. 富兰克林说:对待别人要能宽容,不可怀有仇恨。 D.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感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3. 第①段引用蝜蝂的故事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B C 引出中心论点;要懂得放下;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论点。 二. 想到就做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该做的事,不是我们没有想到,而是我们没有立刻去做,时间一过,就把它忘了。 究其原因,有时是忙,有时是懒。一个事务繁忙的人,想到某一件事该做,但他当时没有时间,于是想:“等一下再说吧!”但等一下之后,为其他事务分神,就把这件事忘了。 有些人虽然不忙,可是,他喜欢拖延。该做的事虽然想到,却懒得立刻着手去做,心想:“等一下再做吧!”可是,等一下之后,他就忘了。或者已是时过境迁,失去当做的时机了。 如要使做事有效率,最好是“想到就做”。 养成“想到就做”的习惯之后,你会发现自己随时都有新的成绩:问题随手解决,事务即可办妥。这种爽利的感觉,会使你觉得生活充实,而心情爽快。遇事拖延的习惯,不但耽误了工作,而且在自己精神上也是一种负担。事情未能随到随做,随做随了,却都堆在心上,既不去做,又不敢忘,实在比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