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言句式,提高翻译得分
摘要:文言文翻译要注意把握整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做到句不离篇,这样才能表达正确。此外,还要注意实词、虚词的翻译,语气的表达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它要求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句式
高考文言文翻译是课标卷文言文阅读的重中之重,赋分10分,占总分的一半还多。它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要注意把握整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做到句不离篇,这样才能表达正确。还要注意实词、虚词的翻译,语气的表达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它赋分点多,几乎一字之译关乎一分,绝对不可马虎大意。
一、判断句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常见的形式有三种,一是以“……者……也”“……也”“……者也”“……者,……”作标志的判断句;二是以“为”“乃”“即”“则”“皆”“是”等作标志的判断句;三是无标志的判断句。判断句在翻译时一般译成“是”“就是”。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中的“是”一般不作今天的判断动词“是”,而是作指示代词“这”等。
判断句一直是高考翻译题中的重点,每年都有多套试卷考查到。如2010年湖南卷第10题“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这是一个没有标志的判断句,翻译时要考虑到这种句式特点。
例如:翻译下面的句子。
1.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参考译文: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教师存在的地方。
2.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参考译文: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这吗?这就是我此次游山的收获。
二、被动句
被动句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个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值得注意的是“被”字,它在文言文中有时表示被动,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多数情况下为动词,如“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被动句也是高考翻译题常考的句型之一。如2010年山东卷第13题“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中“常不见听信”就是一个用“见”表示被动的句子。
例如:翻译下面的句子。
1.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参考译文: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2.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参考译文:(墓中的)五个人,是在周蓼洲先生被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在这件事上的人。
三、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在文言倒装句中最为复杂,有三种类型: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二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如“沛公安在”“不然,籍何以至此”等;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如“夫晋,何厌之有”“无乃尔是过与”等。
宾语前置句虽是《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句式,但在高考翻译题中并不常见,只是视选材而定。如2010年浙江卷第21题“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何为”就是一个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的例子。可译为: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例如:翻译下面的句子。
1.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参考译文:虽然这样却还不能称王的,这是从未有过的事。
2. 其李将军之谓也?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