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省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试题答案
河南省201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指( B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教师要做( D )
A.有理想信念、有高尚道德、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B.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专业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C.有理想信念、有高尚道德、有专业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D.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3.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力争到2017年逐步形成( A )
A.“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
B.“走出去、引进来、干得好”的局面
C.“下得去、上得来、教得好”的局面
D.“下得去、回得来、干得好”的局面
4.某教学点张老师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太少的情况,打破传统课堂讲授惯例,进行讨论式教学改革。张老师这样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他的( B )
A.科学研究权 B.教育教学权 C.管理学生权 D.民主管理权
5.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这句话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应具有( C )
A.鲜明的继承性
B.强烈的责任性
C.独特的示范性
D.严格的标准性
6.“家人不在身边,老师就是我们的亲人”反映了留守儿童所期待的教师角色是( A )
A.父母与朋友 B.研究者 C.管理者 D.授业解惑者
7.某班主任在工作中时常感到家长难以应付,经常被家长说教甚至发生口角。该班主任有待提高的能力是( C )
A.教学能力 B.评价能力 C.沟通能力 D.研究能力
8.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陈鹤琴 D.晏阳初
9.“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的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B )
A.以人为本
B.教育反思
C.有教无类
D.情境教学
10.“教师是课程开发者”体现了课程实施的( D )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工具理性取向
D.创生取向
1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B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2.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其教育思想的根本是( C )
A.智育 B.美育 C.道德教育 D.体育
13.“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挡一面,五年成为优秀教师,十年成为教学名师”体现的是新入职教师的( D )
A.教育情感
B.教育思想
C.教育目标
D.职业生涯规划
14.近年来兴起的慕课(MOOC)是指( A )
A.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B.大范围深度改革课程
C.大规模设计开发课程
D.大范围深度实施课程
15.在信息化环境中,课前学生学习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料,课堂上师生开展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是( B )
A.自主学习
B.翻转课堂
C.探究学习
D.职业生涯规划
16.采取跑步、大声喊叫甚至痛哭一场来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属于( C )
A.松弛训练
B.心理置换
C.合理宣泄
D.理性疗法
17.个体心理发展中,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阶段是( B )
A.老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18.讲解果实概念时,既列举可食用的果实,也列举不可食用的果实,以便突出果实都具有种子的本质特征,这种知识概括方式是( C )
A.正例与反例 B.比较 C.变式 D.直观
19.学生期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又不愿老师管得太死的心理冲突是( B )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冲突
20.学生学会写“石”字,有助于写“磊”字,这种迁移属于( A )
A.具体迁移
B.一般迁移
C.素质迁移
D.顺应迁移
21.画家通过作画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诗人必须写诗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这类现象体现了人的( C )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22.学生阅读不熟悉的材料时放慢速度,遇到不理解的内容就反复阅读的学习策略是( D )
A.认知策略
B.组织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元认知策略(解析:计划、监控、调节)
23.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应急性回答,并提出多种类型的答案或各种不合常规的设想,以培养其创造性。这种方法是( A )
A.发散思维训练
B.头脑风暴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
D.自我设计训练
2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的学生应更多地安排( D )
A.非常容易的任务
B.没有难度和竞争性的任务
C.非常困难的任务
D.有一定难度和竞争性的任务
25.根据教师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阶段按顺序分( D )
A.关注学生→关注生存→关注情境
B.关注学生→关注情境→关注生存
C.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生存
D.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1题 9 分,第2题、第3题各 8 分,共 25 分)
1.对某乡村中学八年级(1)班的学生来说,付老师就是他们最亲最爱的人。晓彤天生听力障碍,又遭遇家庭不幸,因而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尽管工资微薄,付老师毅然自己掏钱给她配上了助听器。小杰是班里的“问题学生”,付老师经过家访找到了小杰“任性”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教育和引导,最终使小杰成功成为班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小龙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后来由于早恋出现了迟到早退的现象,成绩明显下降,付老师多次找他推心置腹地谈心,终于使其认识到早恋的危害并加以改正。 请结合案例,分析教师关爱学生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关爱学生”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以下几点:
①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付老师在教学当中对待全班每一个同学都非常的照顾,对晓彤的生活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且当小杰出现“问题行为”及小龙早恋时没有一直批评,而是积极地教育引导和谈心,体现出其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②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爱学生不是不要严格,然而严格不意味着没有宽容。学生成长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当小杰和小龙出现学习问题时,老师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一棒子打死”,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其解决问题,体现了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③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关爱学生还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安全、健康和权益负责。晓彤出现听力障碍及家庭不幸时,老师积极帮助,避免了其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自己花钱给其配上助听器,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了课堂的教育,保证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
④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语言上讽刺、挖苦学生,在态度上歧视学生,这是职业行为上不容许的。小杰和小龙出现问题时,付老师都没有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认为他们是“坏孩子”,更没有对他们进行简单粗暴的体罚,而是耐心地帮助,有针对性地指导,推心置腹地谈心,体现了教育方法的正确选择。
2.科学地预设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要求。下面是两位教师为同一节英语课“This is my sister”预设的教学目标。请阅读后按要求答题。
下面是两位教师为同一节英语课
“
This
ismy sister
”
预设的教学目标。阅读后按要求答题。
第一位老师:①通过单词配对,能够记住新单词。
②通过听说练习,能够运用基本句型进行流畅的对话。
③进行巩固训练,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介绍他人。
④通过观看关于“家人”
的视频,增强亲情感。
第二位老师:①学会新单词
②掌握关于人物提问和回答的基本句型。
③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介绍他人。
④能够熟练背诵课文。
请分析哪一位老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较为理想,并说明理由
请分析哪一位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较为理想,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第一教师的预设教学目标较为理想,理由如下:
①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期待得到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它针对教学活动提出具体要求,不仅规范着教师教的活动,而且也规范着学生学的活动。案例中教师一的预设教学目标既考虑到教师的教,又考虑到学生的学;教师二的预设教学目标侧重于老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
②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两位老师都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够记住新单词是认知目标;运用基本句型流畅对话,综合运用知识介绍他人是动作技能目标。案例中第一位老师有增强亲情感这种情感目标,而且有具体的操作过程:“通过……实现教学目标”;第二位教师则不具备。
③预设的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完整性、有效性、灵活性、针对性等特点。第一位老师的教学目标可操作性更好,而且有情感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更完整,更有针对性,有具体的执行过程。案例中第一位老师的教学目标更可行,更具有针对性。
3.下面是一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该教师成功地化解了该事件,确保了教学互动的顺利开展。请阅读后按要求答题。 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老师对一个胖乎乎的男孩说:“请你把这段课文给大家读一下好吗?” “老师,现在我不想读。”这名学生不顾有听课老师在场,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地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 果然,在后半节课上,这个学生主动发言,以自己精彩的朗读博得了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热烈掌声。 请分析该教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所体现的教育学素养。
【参考答案】
①案例中的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了较高的教育教学素养。案例中的老师具有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学生在公开课上不愿读课文的时候,教师给学生保持沉默的权利,没有因为学生在公开课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去批评学生。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自己公开课的配合者,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②案例中的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教育机智。在课堂上遇到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教师沉着冷静,用自己的智慧迅速而正确地化解问题。在公开课上,学生大胆地表示自己不想读,这时候教师没有因为当着其他老师的面表达自己所想而生气或者逃避,而是因势利导,教师开玩笑一样鼓励他,给了学生希望的“台阶”,后半节课学生积极表现,圆满地解决问题。
③案例中教师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这节课是一节充满师爱的教育过程,教师允许学生犯错误,坚持正面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道小题,共15分) 请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论述如何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答案】创造性又叫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和特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成为影响学生创造性的
5 重要因素。培养创造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校方面:
①学校气氛需要民主,要求教师不以权威管理学生。 ②学习活动自由,允许学生在自行探索中去发现知识。 ③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
(2)教师方面: 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接纳学生任何奇特的问题,赞许其好奇求知。 ②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不会产生危机感和受批评的恐惧。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给予鼓励。 ④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从事一些具有独创性的活动。 ⑤设置合理的课程安排。让学生有机会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培养,给学生呈现应用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等。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对学校的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为真正有利于人才选拔,选拔有创造性的人才,促进学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必须对传统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进行改革。
综上所述,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以上对学校、教师以及改革考试制度等方面的建议,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道小题10分,共20分) 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1.教学材料:某版本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编排了“认识计算器”一课,教学内容为古今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以及使用计算器正确运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相关情况: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小学四年级(1)班的学生,班级人数为48人。
请设计一个课堂导入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参考答案】 情境导入:首先,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学生:怎样才能又准确又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 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然后,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场合或情况下看到过别人使用计算器。
设计理由: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较繁琐的计算时启发学生想到用计算器,从而揭示学习的内容,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将本节课的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2.教学材料:某版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编排了“汉字的魅力”单元,该单元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结合实际组织一次以“汉字的运用”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相关情况:教学对象为某乡镇学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班级人数为60人。 请设计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写出活动的内容、方式及具体做法。
【参考答案】 让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并回答问题。
小题1:【妙解汉字】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除了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外,还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例如:“俗”字,就是一个人一个谷,人吃五谷,即是俗。但是谁又能脱俗呢?除非不食人间烟火。还有“仙”字,人在山中就是仙,因为摆脱了市井尘世的困扰。请仿照这种解释,从“雅”“趣”“研”三个汉字中任选一个,说说“汉字中的哲学”。
小题2:【感悟文字】汉字不仅意美、音美,而且形更美。但有人认为现在已经进入电脑时代,无须练习写字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小题3:【表达心愿】试着选一个汉字作为你的2014年度汉字,并简述选择的理由。
学生回答完毕后,按下面的试题分析来分析学生的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给予肯定、赞扬或给出更好的解答方案)。
小题1: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从汉字造字法中的“会意”来解释是三个词。结合字的本义分析。
小题2: 试题分析:把汉字的优势或优点写出来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写出一个2014年你在网络上或其他媒体上见到的常用字,如“梦”字。结合梦字阐述,如“微信”的“信”字。 答案示例:
小题1:(示例)“雅”,一个牙,一个佳,就是说要想雅必须先吃饱,所以雅从俗中来。“趣”,走过去,取过来,才能体会到无穷的意趣,也就是说凡事必须身体力行。“研”,一个石,一个开,说明了只有刻苦才能金“石”为“开”。
小题2:(1)汉字凝结历史精华,承载民族的文化。
(2)练字可以健身。(指练字提高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练字能提高记忆力,提高素养。
小题3:(示例)“博”。因为初三是我成长的关键。我要永远不认输,不断拼搏。 “梦”和“微”当选为2012年度汉字 “梦”字在2014年度“汉语盘点”活动中脱颖而出。“汉语盘点”活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中国网络电视台共同主办。2012年,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国人很多的梦都在2012年梦想成真。 “微”字也当选“2014年度汉字”,它是由《新周刊》主办的新锐榜活动中选出的。“微”指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草根群体的“身微力薄” ……2012年,人微言不轻,势单但力不薄。一个个贪官在微博监督下现出原形,一次次转发让细小的声音变得嘹亮……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解读尤为贴切:“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是每一个被打捞上岸不再沉没的声音,是每一个能被看见、能被听见的人。”
五、作文题(本大题共1道小题,共40分) 阅读下面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600 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传说,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定决心要把山平掉。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后有儿子,儿子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儿就少一点儿,终有一天要凿平的。” 作为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河南薪火相传。广大乡村教师扎根基层,面对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艰苦奋斗,谱写了绚丽的人生篇章。
2016年河南省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试题答案
一、单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党的18届五中全会强调,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创新
2.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强调的,到2020年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建成富强社会 C.全面建成和谐社会 D.全面建成文明社会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的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 )
A.育人为本 B.改革创新 C.促进公平 D.提高质量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
A.技术人员 B.管理人员 C.科研人员 D.专业人员
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团结协作
6.渗透在学校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观念环境中的课程是( )
A.必修课程 B.显性课程 C.隐性课程 D.选修课程
7.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社会因素是(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8.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讨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练习法
9.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特点是( )
A.授受关系 B.相互促进 C.民主平等 D.长善救失
10.“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1.“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体现的教育方法是( )
A.锻炼法 B.陶冶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1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学校教育 B.遗传因素 C.社会环境 D.个性主观能动性
13.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模式是(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4.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启示教育学应该( )
A.理论联系实际 B.主动施教 C.循序渐进 D.个别化
15.衡量一个教师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自觉地关注教材 B.自觉地关注学生 C.自觉地关注生存 D.自觉地关注情景
16.“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A.情绪 B.性格 C.认识 D.思维
17.教师边讲课边环视学生,又恰当的组织教学,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分数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深度
18.一个人情绪兴奋性高,控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他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19.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是()
A.迁移 B.定势 C.原型启发 D.动机
20.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21.追求个人特有钱能的充分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是(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感与爱得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受心理辅导的人精神都有问题 B.心理健康的人人格健全
C.考试焦虑不是心理问题 D.气质类型有好坏之分
23.教师对学生期望的积极预言应称为(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马太效应
24.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是
A.倒摄效应 B.前摄效应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2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就要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二、案例分析(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小李以优异的成绩应聘为某中学特岗教师,她一到岗就勤奋学习,刻苦专研,不断提高 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好,很受学生欢迎。但是,小李不能容忍学生不认真听讲,对个别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经常以罚站、不让在教室听课的方式处罚他们。请从教师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2、王老师教学生学习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他开始引导学生“你头顶上是什么?”,学生想了想:“头发”。老师:“头发上面是什么呢”学生:“屋顶”。老师:“屋顶上面是什么呢”,学生:“瓦片”。老师有点着急:“你们好好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什么?”学生低语:“还有,还有小鸟在飞。”请运用所学教学原则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3、课堂上,胡老师在黑板上用简练的几笔勾画出一只公鸡,并总结画的公鸡的七个要素,接着,老师让四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圆形,由老师按画公鸡的要素依次体在这四个不同图形上分部添加几笔,画出了四只栩栩如生的公鸡。这使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都想一试身手。于是,老师让全体学生在纸上动手画公鸡。在观察学生画的过程中,老师没有批评任何一个学生画的不像,而是不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之后,老师要求学生剪下画好的公鸡,贴在一张画有养鸡场的铅笔画板上构成了一幅具有千姿百态公鸡的漂亮作品。最后,老师别具 匠心的铅笔和纸笔做成了立体鸡,并在鸡背上开个洞,让学生把剪下的碎纸片揉成颗粒作为 饲料喂鸡,教室很快干净了。
请分析案例中的胡老师在教学中体现出的教室角色。
三、论述题(15 分)
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教学设计(15 分)
请根据所提供的教育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某版本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我的邻里乡亲》一课,部分内容如下:每个 家庭都有自己的邻居,有的邻里之间亲亲热热,如同一家人,有些则很少往来,你们那里的 邻里关系是怎样的? 实际上,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邻里关系(教科书中用三幅图呈现了不同学生眼中不同 的邻里关系:第一幅图呈现的是某同学家所在的院子里有五户人家,大人们经常聊天,小孩 则在一旁玩游戏;第二幅图呈现的是某同学家所在的楼里,邻居们平时见面只是点点头,没 什么来往;第三幅图呈现的是某同学的邻居端着一筐桔子让大家品尝。) 俗话说: “远亲不如近邻” ,亲戚朋友一般住的相对比较远,不常见面,但是左邻右舍却几乎 每天都能看到。领居间的和睦相处是安宁、愉快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教科书中用三幅图是呈现了“远亲不如近邻”;第一副图呈现的事某同学妈妈出差了,邻居帮忙照顾她;第二 幅图呈现的是某同学忘记带房门钥匙了,邻居张奶奶热情的招呼该同学到她家先坐一会而; 第三副图呈现的事一位老爷爷站在楼梯里,提醒刚下班的邻居,楼里第二天要通煤气,家里 别忘了留人。) 相关情况: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班级人数共 45 人。 设计要求:(1)确定教学目标;(2)设计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五、作文题(40分)
阅读下面的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一个小男孩和父亲去钓鱼,他钓到了一条大鱼,父子俩都很喜欢,可是父亲突然发现,还有 几个小时才到开放捕捞的时间,尽管没有人看见儿子钓到了这条鱼,父亲还是坚决地让孩子 遵守规定,把鱼放回湖里。小男孩当时非常难过,但最终按照父亲的话去做了。多年之后, 小男孩已长大成人了,每当他遇到道德难题,他就会想起父亲的告诫,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