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齐晋鞌之战》原文及解析

2025-03-21 16:12    教育考试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齐晋鞌之战

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第一段译文】成公二年的六月十七日,齐、晋双方军队在鞌摆开阵势。邴夏给齐侯赶车,逄丑父当为车右。晋国的解张给郤克赶车,郑丘缓当为车右。齐侯说:“我姑且减除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不给马披上甲就驱马进击。郤克被箭所伤,血一直流到鞋上,仍然击鼓不息,说:“我受重伤了!”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射进我的手,一直穿到肘,我把箭折断了来继续驾车,车边的车轮都被血染成了深红色,我哪敢说受伤了。您忍着点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交战,如

果遇到难走的路,我必定下去推车,您难道知道这些吗?——不过您确实受伤很严重了”解张说:“全军都注意着我们车上的旗鼓,前进和后退都听从旗鼓的指挥。这辆车上只要还有一个人镇守住它,战事就可以成功。怎么能由于伤痛而败坏了国君的大事呢?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伤痛还不至于死,您还是努力指挥战斗吧!”解张将右手所持的辔绳并握于左手,腾出右手拽过郤克的鼓槌打鼓,张侯所驾的马狂奔起来,晋军随着主帅的车赶上去。齐军大败。晋师追赶齐师,围着华不注山饶了三圈。

【第一段字词释义】

父(同“甫”)

{“甫”的古字形像田中有苗,本义指有蔬菜的田地,是“圃”的古字。生苗有禾蔬开始生长之义,所以“甫”引申为刚刚、开始等。后来“甫”假借为男子的美称,并成了常用义。在本文中“甫”或“父”就是作假借义“男子美称”解释}

师:指齐晋的军队

陈:摆开阵势

姑:姑且

翦灭:减除消灭

{“剪”与“翦”字同源,在本文中使用后者。“翦”为一个形声字,“前”表读音(即为古代“翦”的读音),“羽”表意义。《说文》中说:“翦,羽初生也。一曰矢羽。”王筠注:“翦者谓新生之羽,整齐之状也。”段玉裁注:“羽初生如前齐也。前,古之翦字。”总结起来,就是说羽毛初生的时候像翦过一样齐,所以“翦”会用“羽”来表示意义}

朝食:吃早饭

{古人一般是一日两餐,即朝食和哺食

朝食:从日出到隅中之间吃饭叫朝食,也就是早上九点左右。成语“灭此朝食”就出自于此

哺食:指下午三点到五点(甲时)吃的第二顿饭}

介:甲,这里用如动词

不介马:不给马披上甲(古代战车,马要披甲)

驰之:使劲赶马,指驱马进击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古代战车,主帅居车当中,自掌旗鼓,指挥三军。鼓声是前进的号令

“郤克伤于矢”——被动句

病:等于现在说重病、病厉害了。这里指受伤很重

合:敌对双方的战车由交合到闪开为一合

贯:古时穿钱币的绳索,钱串,这一点在观察其古字字形后也可得到,引申为“穿,通,连”,因此本文中“矢贯余手”的描述可以说是十分形象了

苟:如果

险:这里指难走的路

岂:副词,难道

然:然而,但是

殿:镇守

{要介绍“殿”这个字首先要介绍“殿”左半边的这个字形,其古字为“𡱂”,它的字形像人坐在一物上字形,所以其本以为臀部,而古人通过联想发现堂基高于地面有似于臀,所以引申为殿堂的意思,后来古人有造出“殿”来专门表示殿堂这个意思。除此之外,“殿”的意思还有“行军走在最后”“镇守”“高大的房屋”等意思,这些意义都与它原来的意思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而本文中所用的是“殿”“镇守”的意思}

集事:成事

若之何:奈何

其:语气词,

以:因

败:坏

君:指国君

擐:穿

固:副词,本来

即:动词,走向

勉:努力

并:动词

辔:缰绳

援:拽过来

枹:也写作“桴”,鼓槌

鼓:动词,打鼓

{关于“鼓”这个字,在本文中我们说它用如动词,即打鼓的意思。但是,观察“鼓”最初的甲骨文字形可得,“鼓”字的左边就像是鼓的形状,右边是一个人在用手敲鼓,整个字合在一起表示的就是一个敲鼓的动作,所以“鼓”字的本义就有动词的用法,比如《诗经》中的“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中的“鼓”就是其动词的用法。只不过现在我们更多将“鼓”视为名词,而以“打鼓”这样一个词语表示动作}

败绩:大败

逐:追赶

{古字“逐”与“追”的用法并不相同:当都表示追赶的意思时,“逐”后一般加的是动物,比如“有案逐虎”;而“追”后一般加的是“人”,比如“楚令尹子玉追秦师”。另外“追”与“逐”除了表示上述追赶的意思外,“逐”还有“驱逐,赶走”的意思,“追”则有“追随,追求”的意思}

周:动词,绕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俛定其右。

韩厥梦见子舆对自己说:“次日早晨避开兵车左右两侧。”因此韩厥代替御者,立在车的中央御车追赶齐侯。邴夏说:“射那个驾车的,是个贵族。”齐侯说:“称他贵族又去射他,这不合于礼。”射他左边的人,坠落车下;射他右边的人,仆倒在车里,晋大夫綦毋张失去战车,跟随韩厥,说:“请允许我搭你的车。”站在左边和右边,(韩厥)都用肘制止,使他站在自己身后。韩厥低下身子,把原来在右边被射到的人放稳当。

子舆:韩厥的父亲

旦:早晨

辟:避开,后来写作“避”

左右:指兵车左右两侧

从:追赶

越:坠

毙:仆倒

寓:寄,指附搭

肘:用如动词

俛:同“俯”,低下身子

定:放稳当

逄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逄丑父和齐侯交换位置。将要到达华泉时,(齐侯)两边的马被树枝等绊住就停了下来。昨天夜里丑父睡在轏车里,有蛇从他身底出现,用胳膊击蛇,丑父手臂受伤却隐瞒了所受的伤,所以不能推车而被韩厥赶上了。韩厥手拿绊马索站在齐

侯马前,拜两拜,然后下跪,低头之地。捧着一杯酒并加上一块玉环向齐侯奉献,说:“我们国君派我们这些臣下为鲁、卫两国求情,他说:‘不要让许多军队深入您的领土。’臣下不幸,恰巧遇到您的军队,没有逃走躲藏的地方。而且怕因为逃跑躲避而给两国国家带来耻辱,臣下充数当个戎士,臣下冒昧地向您告禀,我是不会办事的;人才缺乏,自己只好承担充数。【言外之意即我要履行职责,俘虏你】”逄丑父让齐侯下车,往华泉去取水。郑周父架着齐侯的副车,宛茷(fei)担任副车的车右,载上齐侯使他免于被俘。韩厥献上逄丑父,郤克打算杀掉他。呼喊道:“直到目前为止,没有能代替自己国君承担患难的人,现在这里有了一个,将要被杀掉吗?”郤克说:“一个人不把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看作难事,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他,用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于是释放了逄丑父

易位:换位置

骖:古代用马驾车,辕马两旁的马叫骖

絓:通“挂”,后来写作“掛”,绊住

轏:棚车,即用木条横排编成车箱的轻便车子

肱:胳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泛指胳膊

{“肱”古字作“厷”,《说文解字》:“厷,臂上也。从又,从古文。”“厷”的古文字一边是手的形状,另一边加指示符号表示上臂,因此“厷”为一会意字,表示上手臂}

伤:丑父手臂受伤

匿:藏,指隐瞒

之:指所受的伤

及:被(韩厥)赶上了

絷:绊马索

再拜稽首:比稽首更重的一种礼,先拜,然后稽首

奉:捧

觞:一种盛酒器,功用如后代的酒杯

璧:玉环的一种

进:奉献

无:通“毋”,不要

与:众多,许多

下臣:韩厥自称。这是人臣对别国国君的自谦之辞

属:恰巧

当:遇

戎行:兵车的行列,指齐军

隐:躲藏

忝:辱

敏:聪明

摄官:兼职

承:承担

如:动词,往

饮:用如名词,指水

佐车:辅车

免:免于被俘

自今:从现在追溯到以前

为:等于说“被”

免:指使(其君)脱身

劝:鼓励

免:释放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