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论语》《红楼梦》将退出北京语文高考?语文名师及教研人员解读

2024-10-23 14:42    教育考试    来源:网易新闻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10月22日,网传“自2026年起,《论语》《红楼梦》不在试卷中单独设题考查”的消息,新京报记者多方确认得知,该消息属实,不少北京的学校语文教师已经了解到该调整并据此安排教学。

此项调整背后的思路是什么?可能会对教学产生哪些影响?对学生来说,是否“不考了”就意味着可以“不读了”?对于上述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语文名师及教研人员进行解读。

2026年起

《论语》《红楼梦》

不在试卷中单独设题考查

10月22日起,“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调整方案”在网上流传。北京市多所中学语文教师、教研人员向新京报记者印证,的确接到了这一通知。

根据各校教师接到的方案,调整大概涉及三方面。一、自2026年起,《论语》《红楼梦》不在试卷中单独设题考查。(不排除在文本或情境任务适合的情况下,与试卷中的阅读和表达板块融合在一起)二、继续在合格考中安排整本书的考查,目前范围为教材中的篇目《红楼梦》《乡土中国》。三、所余10分,4分放入语言基础运用题中;6分放入“阅读”,分别在文言文、现代文(多文本、散文)。

一位目前承担高三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师告诉记者,因为调整自2026年起实施,不涉及当前这届高三学生,因此本届学生肯定要关注《红楼梦》《论语》及《乡土中国》等内容的考查,但学校语文教研组也提醒高一高二的备课组长,面对新的调整做出新的教学计划和重新考量。

“我们也是刚得到这个消息,后期变化还要听教研安排,我想在教学策略或者备考复习一定会有调整,但宗旨应该没变化。”北京市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介绍,根据目前的改革,加大了语言基础运用的分数占比(现在近10分),进一步强化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其中6分分给了文言文、诗歌、现代文阅读。“当然《论语》或者《红楼梦》也可能在适合的情境阅读和表达板块中呈现。”她说道。

新调整为学生、教师减负

“这个变动,对于一线教学来讲,无论是对于学生学、还是老师教,都是减负。”人大附中经开学校高中语文教师、语言学院副院长马文城表示,《红楼梦》的高考考点在文本挖掘上很细,但这种长篇著作讲解起来课时不够用,也不能面面俱到,不读《红楼梦》的孩子只靠老师上课讲,根本无法应对高考题细化的考查;《论语》的整本书阅读更偏重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学起来压力很大,读书读得不彻底,“所以这个政策,不仅降低了语文的高考难度,也是为学生、为老师减负。”

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语文正高级教师金英华指出,北京市对于整本书阅读的考查并非是从《红楼梦》《论语》开始的,考整本书阅读对推动阅读有其重要功能。

她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于整本书阅读的要求中也不乏长篇古典小说,所以《红楼梦》在高中阶段的阅读,应该是建立在初中阶段的经验基础上。“如果初中已经掌握了这种阅读方式的策略方法,那么高考当中就不一定以《红楼梦》作为考点,来考查学生如何阅读小说,可以通过其他试题去凸显对于语言积累、建构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北师大二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北师大基础教育研究员何杰认为,整本书阅读主要靠泛读,语文考试主要考精读,所以整本书阅读从高考题中撤出是对的——这种考法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目前,学生针对《红楼梦》《论语》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主要是哪些方面?马文城以自己做过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为例解释,会将其拆解成几个任务,比如把握《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品味日常生活描写所表现的丰富内涵;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任务;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或结局任务;体会《红楼梦》的主题等。而《论语》主要是文言文的讲解,重点字词的背记,以及每一则语录的内涵,学习文言,感受道理。

在马文城看来,此次调整中,有4分放入语言基础运用题中,6分放入“阅读”,分别在文言文、现代文(多文本、散文),“之后在学习上,对于学生语言基础运用题的讲解、练习训练一定会加大,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文言文,积累文言知识。可以将以前专门上课讲《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时间分散到对于学生现代文阅读、多文本以及散文学习上。但是也会合理用好学校的阅读课,在阅读课时候还是要读整本书,比如《红楼梦》《乡土中国》。”

高考不单独设题考查不代表“不考”“不读”

此次调整中,《论语》《红楼梦》不在试卷中单独设题考查,是否可能会有学生认为“不考”所以可以“不读”?

何杰指出,整本书阅读还是必须坚持的,“如果因为不考了就不读整本书了,那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对此,金英华以《红楼梦》为例做出解释。她认为,《红楼梦》是教材要求阅读的一部长篇古典小说,这是在教学内容中的,仍然要在教材规定的范围内,整体了解《红楼梦》这部书的来龙去脉。

“当然,不单独设题考查,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阅读,选择空间就会更大一些,就没有那么大的功利心。另外,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就可以有更多空间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想要阅读的书。无论考不考,只要你爱《红楼梦》,依然可以去阅读。不喜欢《红楼梦》,也可以阅读其他的经典文学作品。”金英华说道。

同时她认为,作为一线教师,还是要引导学生去阅读经典,从经典当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同时,这些年来所积累的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经验,依然为指导学生阅读其他作品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就回忆起曾经和学生一起共读《红楼梦》的时光,孩子们自己做梳理、做分享,那真是一段非常美好的经历,孩子们也从中获得滋养。”金英华认为,考试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推动力,但每个人的阅读并不完全是依靠考试来推动的,整个社会建立起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目的。

马文城也表示,高考不考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可以不用再学。她提到,《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是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立德树人、培根铸魂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 <论语> 十二章》也选在了高中必修课里,“所以我们都要学,虽然高考不考,但是合格考还是会考。我们在教学生学习,应对高考只是一个小部分,我们更应该通过语文课的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新京报记者 冯琪 刘洋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陈荻雁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