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哥斯达黎加《观察家报》报道,国立大学动物生产与营养专家米格尔·卡斯蒂略(Miguel Castillo)对此发出警告。他强烈建议受影响地区的牧场主立即采取行动,将奶牛转移至室内饲养,以最大限度减少它们与火山灰的直接接触。
然而,这一应急措施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卡斯蒂略指出,室内饲养改变了奶牛在牧场自由采食的习惯。火山灰污染使得天然牧草无法安全食用,而高产奶牛的日粮需经科学配比,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极易引发消化问题,最终导致产奶量下降。
调整饲料结构:采用干草或青贮饲料等储备草料替代新鲜牧草,并配合高纤维补充剂,保障奶牛消化系统健康。
保障饮水安全:密切监控水槽,确保饮用水清洁、新鲜,严防火山灰或碎屑污染。
确保饲料质量:
核查饲料来源,避免使用来自火山灰沉降区的饲料。
确认饲料在火山灰降落前已得到妥善储存。
仔细检查储存饲料(尤其是湿贮饲料)的气味、颜色和质地,警惕变质。
维持能量供给:保证饲料中含有足够的能量补充剂,以维持奶牛的基本健康和生产需求。
卡斯蒂略特别提醒,饲料的突然改变可能引发奶牛的代谢紊乱,进一步损害其健康和产奶能力。当前情况下,牧场主需密切关注牛群状况,科学调整饲养管理方案,尽力将火山喷发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