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单》教学设计(对比分析)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认读8个生字。
2、体会“一直”的意思,按要求写句子。
3、默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数学计算,揭示课题。
1、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道题,有信心答对吗?(板书)
20+10+20+10= 0+0+0+0=
(教师板书60和0)谁来比较一下这两个数的大小?
2、看来咱们班同学真是名不虚传,在数学领域中,60这个数字永远都比0大,不过我相信学过今天的这一课,你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齐读课题。(板书课题:账单)仔细观察老师写的课题,你有什么发现?你知道贝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音。
1、下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并用笔标好自然段。
2、老师从书里摘录了一些词语,谁愿意来试着读一读。
3、观察这些词语,有没有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语文书中的田字格,说说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认真看老师写字,举起小手书空,注意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3)在写字册上写一写。
三、通读全文,理解母爱无价。
(一)读彼得的账单,了解彼得是个好孩子。
1、《账单》这篇课文里出现了几份账单?这些账单上写的又是什么内容?谁愿意读课文?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2、(出示彼得写给母亲的账单)读一读彼得写给妈妈的账单,你觉得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
(听话,能帮父母做事的孩子,很有经济头脑的孩子。)
3、在这份账单中彼得共向妈妈索取了多少报酬?你知道60芬尼兑换成人民币是多少钱吗?
(学生介绍芬尼的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芬尼的资料。)
4、你认为彼得应不应该向妈妈要钱?为什么?
(不应该,因为父母养育了我们,不能伸手向他们要钱!)
5、十年中他只为妈妈做了账单中的这些事吗?默读课文,把表现彼得经常帮妈妈做事情的词语画下来。(你还能找到这样的词语吗?)(“一有机会、每天、往往”)能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吗?
6、每天都看着爸爸妈妈在商店里做生意,彼得也耳濡目染,他的头脑中渐渐地也有了商人的(想法),他想为自己的劳动索取一些(报酬),彼得这个小商人想和谁来做第一笔生意?(妈妈)
(二)读妈妈的账单,感受母爱无价。
1、彼得的妈妈看到了这份特殊的账单,可是她一句话也没说,那她是怎么想?怎样做的呢?
(也给彼得写了一份账单)
2、妈妈也用商人的方式给小彼得写了一份账单。请同学们默读这份账单,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估算一下妈妈向彼得列举的这些款项大约值多少钱?(出示母亲的账单)
3、妈妈要了多少钱?0芬尼是多少?妈妈的这份总计为0芬尼的账单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母爱无私、无价和伟大)
4、谁来读一读妈妈写的账单(指名读),教师评价:你读得很流利,但这可是妈妈写给彼得的“十年”的账单啊!从这份账单中你觉得彼得过的是怎样的十年?(学生答是幸福的十年),十年,是120个月,是3650天,是87600个小时,为了彼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