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思考
【内容摘要】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对于国内经济发展具备重要战略意义。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再次把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列出,并提到要建立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将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作为保障居民消费预期的重要公共服务体系对于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促进经济发展具备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阐述了国内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现状,通过比对发达国家消费信贷发展状况,认真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若干问题。最后在总结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引言
近年来,消费信贷业务因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较高的市场预期正日益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热点。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企业贷款受制于国家行业政策限制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更成为各家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突破口。但是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因其业务量大、贷前调查困难一直以来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瓶颈。消费内需乏力一直是制约国内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大幅缩减,经济形势尤其严峻。在此种背景下,对国内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不仅有利于提升国内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对于我国扫除金融危机阴霾,对付国内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形势,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备重要意义。同时做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能够有效的促进生产与消费的平衡,是金融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一、消费信贷概述
(一)个人消费信贷定义
消费信贷是以消费者为发放对象,以刺激消费、扩大商品销售、加速消费市场周转为目的的银行贷款,其还款来源为消费者未来收入,是建立在对消费者未来收入水平认可基础上的一种银行业务产品,也是消费者提前消费未来收入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措施。商业银行一般根据期限、品种等对消费信贷业务进行分类以便于统一管理。
(二)发展消费信贷的重要意义
1、调整社会供需平衡,推动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国内经济发展依赖工业产品出口带动,国内消费市场水平整体不高,因此国内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着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协调的问题。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市场不稳定,社会购买力下降,社会产品积压严重,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严重。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马车,扩大内需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消费信贷对于扩大消费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改善银行资产结构,降低银行经营风险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以公司贷款为主,随着国家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推进,行业更迭加快,公司贷款风险逐渐增加。而消费信贷业务主要面向个人,具有资产相对分散,借贷周期长、债权债务关系明晰等特点,大力发展消费信贷能有效帮助银行改善资产结构,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3、提升商业银行效益,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力
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使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日益加大,如何提升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正成为摆在国内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消费信贷业务的大力推广将有助于商业银行与消费者建立良性的市场关系,拓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服务的空间,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消费信贷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内部控制和管理,这些都能显著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二、国内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国内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起步较晚,1985年中国建设银行发放首笔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消费信贷”名词第一次被国内居民所了解。1998年和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颁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以政策引导和鼓励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2009年又颁布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次从法律上对个人贷款进行约束指导,以确保消费信贷业务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纵观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历程,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亦出现了诸多问题,可为喜中有忧:
(一) 业务发展迅速,规模扩张较快
1999年消费信贷业务规模开始不断扩大,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居民户贷款余额4.6万亿元,同比增长25.7%,增速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 741亿元,同比多增3 074亿元。居民消费性贷款比年初增加3 800亿元,同比多增3 699亿元,其中居民户中长期消费性贷款同比多增3 206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迅速,2009年贷款余额相当于1999年的30倍,汽车消费贷款也呈现较快增长势头。
(二)信贷品种日益丰富,信贷方式灵活多样
从消费领域看,消费信贷已经由初始的个人住房贷款拓宽到汽车、助学、医疗、旅游和耐用消费品等多个领域;信贷工具方面,有信用卡、存单质押、国库券质押等多种方式;贷款期限也有不同程度的放宽,从一年短期到20年中长期贷款不等;同时贷款保证方式方面,保险贷款合作方式有较大幅度上升,占比在12%左右。
(三)消费信贷对总体经济贡献度低,发展空间较大
在发达国家,消费信贷作为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能够占到全部贷款的40%左右,其中美国达到了70%,而在我国,截止2008年底方才达到10.6%,消费信贷的发展空间可谓非常巨大。2010年1月份,我国银行新增贷款1.97万亿元,但其中90%以上为政府项目和企业贷款,消费信贷的普及程度以及对于银行利润的贡献仍有极大的挖掘潜力。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信贷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潜力巨大。
三、影响国内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因素
消费信贷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商业银行及商家(市场)以及三者之外的宏观经济环境。因此消费信贷的发展离不开上述四者的协调配合即消费者存在消费意愿,愿意消费并愿意花“明天的钱”消费;银行不惜贷,愿意为客户的提前消费买单,即愿意提供贷款;商家经营完善而规范并愿意创新销售模式,做好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连接作用;宽松适度的宏观经济环境,完善的保障体系及法律制度保证消费信贷参与各方敢于发放、敢于使用、敢于配合促进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然而,目前国内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环境在上述四个方面都存在着若干不足,如消费者观念陈旧、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重视程度差、商家不愿意配合以及旧体制、旧模式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消费信贷的发展:
(一)消费者方面
消费者是消费信贷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消费信贷业务的主导者。只有消费者愿意透支消费,并在消费后愿意向银行申请消费贷款,消费信贷市场才可能形成。因此为推动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就必须首先从消费者入手,在消费群体中普及提前消费愿景,推广信贷业务知识,从源头上推进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同时目前国内消费市场虽然巨大,但是国人尚未摆脱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的束缚,对于“寅吃卯粮”的做法仍然报之以嗤之以鼻的态度,大部分国内居民仍然保持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并且很多情况下,国人在遇到资金紧张时会选择向亲朋好友甚至民间资本进行借贷,对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认识程度低导致居民不敢、不愿意向银行申请贷款。除此之外,大多数百姓信用意识差,认为没有贷款即个人资信情况良好,与专业人士认知存在一定差距,从而导致贷款申请难。消费者传统观念的束缚及认知度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信贷的发展。此外国内居民收入水平增长低于国内CPI增长导致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足,不敢进行信贷消费也是无法助推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是国内居民目前还款意识不强,对于银行消费信贷程序认知度低不了解银行还款方式,错过还款时间影响个人信用等问题均制约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因此如何改变消费者不敢消费、不敢信贷以及消费信贷发放后还款管理等成为助推消费信贷发展的首要动因。
(二)商业银行方面
(1)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信贷业务基本上都是面向企业,而现在开办消费信贷则主要面向个人客户,有相当一部分银行员工不可避免存在着诸如轻视个人客户、对消费信贷业务的意义认识不足、不了解消费信贷的业务特点以及经营思想上不重视等问题。另外目前国家出台的促进消费信贷的政策几乎都是行政性的,并没有从利益机制上真正调动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的积极性。例如,目前在消费信贷利率上侧重于对消费者的优惠,个人住宅贷款利率比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低一个档次、汽车消费贷款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持平。毫无疑问,如果利差得不到补偿,商业银行在选择贷款客户时,就可能优先选择那些贷款额度大、利息回报率高、信用程度高的大客户,而不愿意选择那些贷款额小、利息回报率比较低、信用状况不明朗、来自千家万户的小客户。国内个人信用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也致使商业银行面临的消费信贷风险难于把控,成为准备扩大消费信贷的商业银行需要克服的一个难题。
(2)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办理环节复杂,效率低和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审批层次较多、程序复杂。目前大多数的银行采用的流程都是客户经理受理、录入微机系统,提交到个贷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审核后再提交到个贷审批部门,个贷审批部门提交到分管行长,由分管行长提交到省(市)行审批部门,省(市)行审批部门内部有任务分派员分派给审批人,审批人通过后提交到终审。经过这样层层审批,一般一笔贷款的审批就需要三到五天时间,如果该笔贷款有问题,需要反复,时间还要长,而且造成重复劳动导致消费信贷发放不及时耽误消费者使用,降低银行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二是业务自动化程度底,系统有待优化。部分行仍然以手工审批为主,个别行只有审批环节实现了电子化,其余环节效率仍然很低,放款和代扣时间受到限制,贷款效率上不去,更致使消费者不愿意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
(三)商家方面
商家是消费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同时商家在消费信贷业务中扮演着消费者与商业银行连接纽带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商家仍然保持着之前的小作坊经营模式,整体素质不高,受制于经营规模限制创新意识不足,对于消费信贷对经营影响认识程度低,视消费信贷等同为银行打工。在国内开展消费信贷,离不开商家(经销商)的大力配合,只有商家意识到银行信贷对于消费的巨大促进作用,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促进商家积极配合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此外商业银行应注重产品创新、降低商家准入门槛,双方共同联手推进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宏观经济环境方面
国家十一五规划期间着力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对经济体制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国内消费信贷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尤其是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在国内宽松的货币及财政政策推动下,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当前国内的消费信贷环境仍然不容乐观,国内消费信贷环境整体向好,但是仍然存在着众多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市场与宏观经济环境方面的因素。例如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险和担保制度不完善,使消费者不敢轻易花钱、不愿向银行申请贷款;缺乏健全规范的二级市场,银行资产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缓释致使银行惜贷情节严重;消费政策不配套,国家政策指引无法紧随市场变动脚步,对于消费信贷市场调控能力捉襟见肘;缺乏消费信贷的相关法规,法律制度不健全等等。由于我国的社会转型尚未完全到位,国内旧的体制和旧的管理模式一直依靠惯性前行暂时无法彻底改变,;另外行政干预屡见不鲜,法制建设和法制观念滞后,影响和制约了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与消费信贷风险防范相关的法律制度亟待健全完善。只有确保了宏观经济环境的整体向好,政策对消费信贷发展的大力倾斜,国内消费信贷业务必将得到大力发展。
四、发达国家消费信贷发展模式及借鉴
(一)美国的消费信贷状况
二战后,信用消费成为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五十年代中期至今,美国消费信贷一直呈现高速增长势头。消费信贷不仅支撑着许多“支柱”产业,还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那些没有太多收入的美国人和有钱人一样购买相同的商品,使他们可以像有钱人那样生活.美国拥有稳定的经济系统、完善的法律机制以及发达的科学技术,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它成为世界上消费信贷最发达的国家。
(二)美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基石——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
1、完备的个人信用报告体系
在美国,信贷机构通常依靠信用报告机构来完成信用调查工作。三大个人信用报告公司(Trans Union、Equifax、Experian)的数据库涵盖美国上亿消费者的信用档案,每年出售数以亿份信用咨询回复,各信用报告机构与银行和零售商之间都实现了电脑联网,一次信用查询在线答复时间不超过几秒钟。美国还有一些公司专门搜集个人社会经济背景数据,为信贷机构提供了解个人信用的重要依据。完备的个人信用报告体系,为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
为解决消费信贷发展中出现的诸如保护消费者隐私权、正确报告消费者信用状况、公平授信等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期间,美国国会开始制订相关的信用管理法律,并逐步完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其主要目标是:稳定美国经济、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和解决一些特殊的社会问题,如房屋租赁、小企业发展、农业和少数民族问题。目前,美国有16项关于基本信用管理的法律,这些法律与政府出台的相关法规构成了美国消费信用体系正常运转的法律环境,随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