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吗?》--长度单位的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 44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梳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更牢固地建立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概念,理清单位间的关系,增强空间观念。
2、运用长度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已学单位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牢固地建立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前两天,老师看见一篇二年级小朋友小马虎的日记,觉得挺有意思的,今天带来给你们分享一下。4月 11日 星期一 晴清晨,我从 2厘米的床上起来,拿起 13米长的牙刷,挤出 1米长的牙膏刷牙。吃完早饭,我走了 90厘米远的路来到了学校,进了教室立刻拿出长 23毫米,宽 17毫米的数学书开始学习。听了这篇日记大家为什么发笑?长度单位用错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长度单位,帮小马虎改正日记中的错误,大家说好吗? 引出课题板书:我学会了吗?
二、梳理知识,建构网络:
1、我们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用字母怎么表示?进率是多少?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用手势表示加强记忆这些长度单位都住在我们的五指山上,一起伸出左手说一下。提问:1米有多长?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1分米呢?1厘米、1毫米?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吗?看谁的反应快!按顺序表示一遍,打乱顺序一遍。小结:我们要善于利用身上的尺子来估计一下物体的长度。下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三、巩固练习:
1、选一选(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下面括号里。)(
一步长约 1( )( 小拇指宽大约 1( )( 银行卡厚约 1()( 手腕一圈大约长 1( )( 旗杆高 5()( 一枝钢笔长 1( )(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能超过每小时 110()同学们对身边的物体都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那么换算掌握的怎样呢?
2、写一写
6厘米=( )毫米 3分米=( )厘米90厘米=( )分米 100分米=( )米
想:
1分米=()厘米,90厘米里有()个 10厘米,也就是()分米。
小结:练习了这道题,同学们注意除了牢记进率,还要看清楚是哪两个长度单位间的换算。下面拿出直尺画一画。
3、画一画
(1)画一条长 4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长 35毫米长的线段,比一比哪一条线段长一些。4厘米>35毫米
师:画线段时要注意从“0”刻度开始画。刚才这几关没有难住同学们,下面老师出一道难题挑战一下。
4、比一比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看谁填得对又多?
5( )>5( )>5( )6( )=600( )(要求:组内讨论 3分钟,派代表汇报,比一比哪个小组答案又对又多。)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善于思考,把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归类,找出规律,做题的过程就变得简单了。下面我们一起帮小马虎改正日记中的错误吧!
5、改一改4月 11日 星期一 晴清晨,我从 2厘米的床上起来,拿起 13米长的牙刷,挤出 1米长的牙膏刷牙。吃完早饭,我走了 90厘米远的路来到了学校,进了教室立刻拿出长 23毫米,宽 17毫米的数学书开始学习。为了便于记忆,老师编了顺口溜,同学们读一遍。“米“的一家亲密无间五兄弟,我是最小叫毫米,靠我最近是厘米,三哥分米二哥米。手指叉开表进率,相等空间代表 10。大哥最远叫千米,千米一样叫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