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湘豫名校联考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 有学者在谈到《淮南子》“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时说:“自庄、荀以下评骘诸子,皆比较其同异得失,独淮南则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大指谓皆起于时势之需求而救其偏敝,其言盖含有相当之真理。”据此可知,诸子学说的兴起( )
A. 体现了鲜明的文化目的性 B. 促进了社会变革的到来C. 彰显了各学派风格的特性 D. 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2. 阳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咸阳原上,始建于公元前153年,其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陶俑有数万个,大多显得平和而从容(如图);另外还有大量铜铁兵器、农工工具、衣饰及货币等出土。材料反映了( )
A. 先秦时期陵寝制度已成型 B. 汉初手工技艺的发展水平C. 秦汉一统天下的恢宏气势 D. 汉朝初年安详的社会氛围
3. 据《旧唐书•舆服制》记载:“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则天之后,帷帽大形。”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仕女俑五官端庄秀丽,头戴帷帽,左手持缰绳,端坐在马鞍之上,为当时典型的贵族女性骑马出行的形象。据此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