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

29阅读 | 1收藏 | 1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1页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2页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3页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4页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5页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6页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7页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8页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9页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10页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11页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12页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13页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14页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第1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不认识你熟悉的陌生人 上传于:2024-04-1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政治学原理》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基本说明   1、课程概述: 《政治学原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为学期课,课内学时为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学专业的专科学生及其他专业选修本课程的学生。   《政治学原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理论和方法,从客观政治现实出发,对于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把它概括归纳、总结上升为的理论形态。政治学原理是对于政治及其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的理论论述,而不是对于政治现象和具体形态的一般的、简单的描述和陈述。它主要解决的是政治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人们对于政治的理性认识和最高层次的思辩。同时,政治学原理是力图阐明一切政治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的共相,而不是对于现实千差万别的政治现象的分别分析。《政治学原理》是人们认识、把握和分析政治现象的思想基础,是掌握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各方面知识的理论基础,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骨干基础课。 2、 课程目的: 《政治学原理》包含两个方面的知识:(1)政治操作原理;(2)政治分析原理。政治操作原理有一部分涉及实际的经验,属于政治技术和技能方面的知识,有一部分涉及制度安排。本课程重点是在政治分析原理方面,目的在于使选修该课程的同学明白如何认识和分析政治生活,进而掌握政治操作的一般原理。 3、 课程受益估计:   通过学习《政治学原理》,学生可以获得的主要收获是: (1)    了解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和知识; (2)    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政治分析的一般方法; (3)    在政治思维的一般训练中,培养政治分析的能力。   4、相关课程   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骨干基础课,政治学原理是界定政治与行政之界限、明确二者关系的基础,它与管理类课程、政策类课程和政治制度类课程,特别是公务员制度类课程具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学生掌握行政学专业知识的第一道门槛。   二、课程的内容体系与教学要求 1、 教材的主要内容 《政治学原理》教材由十一章内容组成: 章     节 内     容 导  论 对政治的思考及由此形成的学问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第二章 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第六章 政治秩序与治理 第七章 政治参与与监督 第八章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第九章 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 第十章 民主与民主化   2、主要的知识点及其教学要求 导 论:对政治的思考及由此形成的学问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政治带给人们的思考   2、讲政治:讲什么和怎么讲   3、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知识   4、制度建设是最大的政治 5、关于政治学原理   了    解:政治带给人们的思考、讲政治:讲什么和怎么讲、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知识、制度建设是最大的政治 理    解:关于政治学原理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政治的含义   2、中国传统政治观   3、西方诸种政治观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5、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6、政治学的学科性质   7、政治学的学科定位   8、政治学的知识体系   9、政治研究的途径   10、政治研究的方法   了    解: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政治学的定位;   理    解:中国传统政治观、西方诸种政治观、政治学的学科性质、政治学的知识体系、政治研究的途径、政治研究的方法;   掌    握:政治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第二章   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2、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3、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4、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5、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   6、政治研究的科学化及其局限性   7、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   了    解: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西方政治学发展进程;   理    解: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政治研究的科学化及其局限性;   掌    握: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 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2、“公权”与“私权”划分的意义   3、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   4、权力和政治权力   5、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   6、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   7、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   8、权利及权利观念的变迁   9、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0、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   了    解:“公权”与“私权”划分的意义、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   理    解: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   掌    握:权力和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权利及权利观念的变迁、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 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国家”的不同含义   2、“政府”概念的不同理解   3、宪法与国家组织原则   4、国家的组织机构   5、国家权力关系及结构形式   6、国家的类型   7、政府的构成   8、政府的职能   9、政府形式及政府制度   了    解:国家的组织机构;   理    解:宪法与国家组织原则、国家的类型、政府的构成、政府职能;   掌    握:“国家”的不同含义、“政府”概念的不同理解、国家权力关系及结构形式、政府形式及政府制度。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   2、政党与社团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3、政党及其历史演变   4、政党的类型   5、政党的基本功能   6、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7、社团组织的性质和特点   8、社团组织的类型   9、政治社团的作用及其方式   了    解:政党与社团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政党的历史演变、社团组织的类型;   理    解: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政党的类型、社团组织的性质和特点、政治社团的作用及其方式;   掌    握:政党的定义、政党的基本功能、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第六章   政治秩序与治理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政治秩序的含义   2、良好社会的标志和条件   3、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4、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5、政治合法性危机与政治革命   6、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   7、 “治理”的含义   8、“善治”的精神   9、治理模式的变化:从统治模式向善治模式的转变   理     解:良好社会的标志和条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合法性危机与政治革命、“善治”的精神;   掌    握:政治秩序的含义、政治合法性的含义、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治理的含义、治理模式的变化:从统治模式向善治模式的转变。 第七章   政治参与与监督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政治参与的含义   2、政治参与的特征   3、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4、政治参与的作用   5、选举与选举制度的概念   6、选举的基本原则   7、选举的一般程序   8、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9、监督、政治监督与社会监督   10、社会监督的机制和途径   11、社会监督的功能   理    解: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政治参与的作用、选举的一般程序、选举的意义和作用、社会监督的功能;   掌    握:政治参与的含义、政治参与的特征、选举与选举制度的概念、选举的基本原则、监督、政治监督与社会监督、社会监督的机制和途径。 第八章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文化与政治文化   2、政治文化的构成   3、政治文化的类型   4、政治文化的作用和功能   5、政治意识形态的含义   6、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   7、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8、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9、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了    解:文化的概念;   理    解:政治文化的构成、政治文化的类型、政治文化的作用和功能、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掌    握:政治文化的含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含义、主要政治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第九章    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政治发展的含义   2、政治发展的方式   3、政治发展的类型和模式   4、现代化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因   5、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   6、政治文明的含义   7、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   8、宪政建设: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9、全球化的内涵   10、全球化的动力   11、全球化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了    解:政治发展的方式、全球化的动力;   理    解:政治发展的模式和类型、现代化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因、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全球化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掌    握:政治发展的含义、政治文明的含义、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宪政建设: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全球化的内涵。 第十章   民主与民主化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民主的含义   2、民主观念的变革   3、现代民主理论模式   4、民主的价值   5、民主可能的缺陷   6、民主应有的限度   7、民主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8、民主化的含义   9、民主化的三次浪潮   10、民主和平转变的一般条件   了    解:民主可能的缺陷、民主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民主和平转变的一般条件;   理    解:民主观念的变革、民主应有的限度、民主化的三次浪潮;   掌    握:民主的含义、民主的价值、现代民主理论模式、民主化的含义。   三、 教学(学习)建议   1、教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基于前述课程性质、目的和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学习)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及其学习的基本内容,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与结构,明确本课程在整个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2)、在认清本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任务的条件下,集中精力学习政治分析原理,培养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   (3)、要处理好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三者的关系,善于把政治操作原理与政治分析原理结合起来进行学习,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   (4)、在引导学生学好政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切实注意指导学生紧密关注政治实践,并运用所学理论对现实政治现象进行分析。    2、教学(学习)方法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学习)应兼顾两个方面,即课程知识的系统讲授(学习)和学生政治分析能力的塑造。本课程的教学应以学生学习文字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主,系统、全面地学习教材内容。地方电大应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聘请专业教师进行必要的面授辅导。   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必须根据考核说明的考核要求,以文字教材为基本内容进行辅导,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在讲授过程中不应只单纯地讲授基本理论,还应该联系实际政治现象并运用相关理论加以分析。   四、教学媒体说明   《政治学原理》是一门内容丰富,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上要求给学生以理论指导,要引导学生把政治学原理的学习同政治实际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学以致用。通过系统的、多媒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地把握政治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我国以及国外的某些政治问题有所了解,从而提高议政、参政和执政的能力。       为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消化教学难点,我们采用多种媒体作为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