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原理教学计划
课程性质与任务
金融学是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教育改革经济类会计学、金融保险专业的必修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运行方式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有清醒的感知和认识,对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与金融国际化、宏观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等范畴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为经济类各专业学生从事金融或与金融紧密相关的职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的和教学要求
1 、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货币政策、金融活动及其宏观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 、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和全新的金融理念,努力提高广大学生金融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素养。 通过学习,学生应按各章节具体要求了解或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货币政策以及宏观金融调控等范畴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运行规律及其行为主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前 言
1、[教学内容要点]:
现实生活中的货币问题:货币与金融;货币银行学体系;主要参考书目。《货币银行学》,钱晔,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章 货币 与货币制度
1、[教学内容要点]:
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化。从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理解货币的本质;能正确辩析各种货币学说。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重点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重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2、[教学安排]:8课时
第二章 信用与利息
1、[教学内容要点]:
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重点掌握信用与货币的关系。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重点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以出现的泡沫经济问题。掌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应用范围。信用工具特点,几种主要工具介绍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2、[教学安排]:8课时
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1、[教学内容要点]:
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与发展趋势,重点掌握银行性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的共性与特性。了解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重点掌握改革以来金融机构体系的变化。
2、[教学安排]:6课时
第四章 商业银行业务1、[教学内容要点]:
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的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及其运用。掌握商业银行的职能,作用,类型与外部形式,理解商业银行的特点。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重点掌握其资产负绩业务。掌握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货币的概念及其关系,重点掌握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重点掌握“三性”方针。理解西方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掌握管理的内容,把握经营发展的动态。
2、[教学安排]:8课时
第五章 中央银行与政策性银行
1、[教学内容要点]:
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了解中央银行和政策性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发展历史、主要类型。理解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性质与特点,重点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
2、[教学安排]:8课时
第六章 金融市场1、[教学内容要点]:
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了解金融市场的构要成素与分类方法,理解金融市场的地位与主要功能,掌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特点。了解货币市场的构成与特点,掌握各子市场的主要功能与运作。了解资本市场的构成与特点,掌握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的主要活动内容。理解金融市场管理的涵义与意义,掌握市场管理的原则内容、管理机构与管理手段。
2、[教学安排]:8课时
第七章 货币供求
1、[教学内容要点]:
准确地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把握宏观和微观分析的角度。了解西方各种货币需求理论,重点掌握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精髓。能对货币需求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理解货币供给与供给量的概念,掌握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据和各国的异同,了解货币供给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之争及意义。掌握货币供给过程的特点与机制,能具体分析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会计算货币乘数,了解货币供给新论的主要观点。
2、[教学安排]:6课时
第八章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1、[教学内容要点]:
正确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掌握测定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熟悉通货膨胀的常见分类,正确认识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正确区分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重点分析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了解西方学者对于通货膨胀经济影响的争论,重点掌握我国学者的基本共识,能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分析通货膨胀的影响。掌握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案与对策,全面具体分析各种方案的适应症状。
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与作用,重点掌握货币政策的目标及诸目标间的关系;了解西方货币政策目标理论,掌握我国现行的政策目标。理解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作用与基本要求,熟知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了解西方学者关于中介指标的争论,掌握我国现行的中介指标。理解政策工具的含义,熟练掌握各种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重点掌握我国现行的政策工具。理解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和西方学者的争论,重点掌握传导的时滞效应。
2、[教学安排]:8课时
第九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教学内容要点]
1.金融风险及种类,金融风险的成因,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2.金融风险的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金融风险的处理方式;
3.金融监管的含义与特征,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4.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
2、[教学安排]:4课时
第十章 对外金融
1、[教学内容要点]:
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了解外汇的含义和种类:掌握汇率的种类,能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标价方法套算汇率;了解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及各项目的关系;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并掌握调节失衡的主要方法。
2、[教学安排]:6课时
(二)建议课时
学时分配建议表
教学内容
学时
前言
2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6
第二章 信用和利息
8
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
6
第四章 商业银行业务
8
第五章 中央银行与政策性银行
8
第六章 金融市场
8
第七章 货币供求
6
第八章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6
第九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4
第十章 对外金融
6
实践教学
12
课程总结与复习
4
机动
2
合计
86
实践教学内容
学时
实践一:商业银行储蓄存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