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问;
以小组为单位,巩固应纳税额的计算
导入新课:
今天重点学习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在学习的过程中, 希望大家认真思考如
何办理纳税申报,以及不同情况下的纳税期限是什么时候。
模块五 个人所得税申报与管理
任务四“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知道不同情况下的纳税期限-
知识目标: 了解何种情况下需要办理纳税申报-
素质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遇到不民
的问题能够主动探究并树立依法纳税意识。
一“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
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
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应税款项时,应当依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预扣
或者代扣税款,按时缴库,并专项记载备查。
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1. 工资、薪金所得;
2. 劳务报酬所得;
3. 稿酬所得;
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6. 财产租赁所得;
了. 财产转让所得;
8. 偶然所得。
《二) 扣缴义务人的法定义务
《三)代扣代缴税款的手续费
三 自行纳税申报管理
自行申报纳税,是指在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内,由纳税人自行向税务机关申
报取得的应税所得项目和数额, 如实填写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并按依法规定
计算应纳税额,据此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种纳税方法。
居民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
《一) 取得综合所得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汇算清
缴:
1. 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 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的余额超
过6万元。
2. 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
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 6 万元。
3. 纳税年度内预缴税款低于应纳税额。
生 纳税人申请退税。
《二) 取得经营所得的纳税申报
《三) 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申报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
《四)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申报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
的次月 15 日内,向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并报送《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以表)》。
课堂实训:
【例题多选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