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边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探析——基于昆明市呈贡区前卫营的实证调研.docx

256阅读 | 9收藏 | 10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边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探析——基于昆明市呈贡区前卫营的实证调研.docx第1页
边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探析——基于昆明市呈贡区前卫营的实证调研.docx第2页
边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探析——基于昆明市呈贡区前卫营的实证调研.docx第3页
边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探析——基于昆明市呈贡区前卫营的实证调研.docx第4页
边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探析——基于昆明市呈贡区前卫营的实证调研.docx第5页
边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探析——基于昆明市呈贡区前卫营的实证调研.docx第6页
边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探析——基于昆明市呈贡区前卫营的实证调研.docx第7页
边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探析——基于昆明市呈贡区前卫营的实证调研.docx第8页
边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探析——基于昆明市呈贡区前卫营的实证调研.docx第9页
边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探析——基于昆明市呈贡区前卫营的实证调研.docx第10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0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闷头撞上 上传于:2024-08-06
1边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探析基于昆明市呈贡新区前卫营的实证调研刘杰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作为新的弱势群体他们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边疆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更是关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昆明市呈贡新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现状的实证调研分析了其再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关键词边疆城市化失地农民就业一研究背景及方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的同时展开使得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然而它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也在改变着农民和土地的关系目前对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研究比较活跃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剖析探索其保障机制昆明作为西南边陲多民族聚集的省会城市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其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对其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现状进行专门的探讨不仅对昆明其他新城区的建设有重要的2借鉴意义也对维护祖国边疆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采取了文献法与实地调研法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以一名研究者的身份深入到了呈贡新区吴家营街道的前卫营社区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实地调研以户为单位共发放问卷42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15份鉴于失地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少量调查问卷由他们口述本人代写同时为了获取更为真实更为全面的数据进一步了解与失地农民再就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也为弥补问卷调查中的一些不足本人又前往了多个失地农民小区创业协会和管委会等多个部门并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简要的访谈此外为了更加清晰地反映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利用Excel数据生成的功能把问卷和访谈提纲两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录入其中从而生成了统计数据二呈贡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分析1前卫营基本情况概述前卫营原系一个村管辖一个自然村8个居民小组国土面积557平方公里海拔1925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789毫米适宜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原有耕地面积3427亩林地1343亩农户606户现为650户乡村人口1542人现为1703人人均持有耕地林地及宅基地等约为3亩作为呈贡新区建设第一批被征地的村落2009年11月前卫营完成了对所有村民征地后的原址回迁安置工作撤村改居委会目前前卫营已经累计3征收土地约五千亩几乎所有村民完全或部分失地2土地征用和补偿情况随着大学城的兴建和各大高校的入驻呈贡新区的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前卫营由于处于大学城的规划用地上因此土地不可避免地要被征用从而也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据呈贡新区管委会的统计截至2012年前卫营共被征用土地4896亩前卫营被征用的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和道路的建设如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天水家园等住宅小区雨花交通枢纽及其道路等的改扩建对于失地农民的补偿呈贡新区主要实行的是货币补偿补偿标准因地块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对坝区是85万亩的综合地价而对山区和半山区的综合地价分别为65万亩和4万亩3劳动力资源和就业情况根据2013年对前卫营社区1660周岁的415人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占237人女性占178人具体统计情况如下1年龄结构如图所示一方面前卫营社区劳动力质量比较高主要集中在1945岁青壮年阶段占调查数据的641正处于人生中创业和工作的最佳和巅峰时刻另一方面处于46岁以上的中年失地农民也占不小比例这就意味着他们也要参加到再就业的队伍中来并且在未来几年前卫营社区也将要面临着严重的养老问题2文化结构如图所示前卫营社区的劳动力资源初中及其以下的学历的占到调查数据的7976高中或者技校毕业的只占到1614而取得高等教育学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根4据就业相关理论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与劳动报酬呈正相关前卫营社区劳动力资源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必定影响到他们的非农就业3职业分布结构如图所示前卫营社区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种植业的比例为1992仍占有不小比例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集中在建筑业运输业保洁环卫等服务业从调查数据上来看在415人的抽样调查中仅有256人有正当的职业失地农民的整体劳动力就业率低且就业面狭窄岗位技术含量低4就业途径在对前卫营社区415名居民的调查过程中有304人在失去土地后有过再就业的工作经历由图中所示他们在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过程中主要有四种就业途径其中通过亲朋好友介绍而获取工作的占到4671通过自己找而获取工作机会的占到3717这一方面说明农民在向市民身份转变的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范围依旧局限于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核心的初级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个地区劳务中介组织的不完善失地农民利用中介找工作的意识不够强同时也反映了政府在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上的有限性5再就业的频率在对前卫营社区296名有实际再就业工作经历的失地农民的调查显示如图相当大的一部分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经常换工作再就业的稳定性差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固定的工作更多的是季节性和临时性的工作6家庭年人均毛收入如图中所示前卫营社区家庭年人均毛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020000万及其以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民日常消费势必将随之越来越高加上飞涨的物价这一收入水平很难5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4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类型第一以政府为主导的安置就业通过街道和社区来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是最愿意被人接受的安排的具体岗位主要有保安保洁和园林绿化他们主要负责小区里的保安垃圾清扫以及社区周边的花草树木的种植和修剪等工作第二自谋职业自谋职业分为了两种自我雇佣型和受雇佣型前者是指通过自我努力从而达到就业目的主要是以个体经营为主如在社区周边摆摊设点小吃烧烤和水果在大学城附近开的超市服装店理发店等后者是指为其他个人或者组织聘用或雇佣的一类如进入物业公司的保安商贸餐饮行业中司机厨师等服务人员各大建筑公司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第三自我创业少数失地农民抓住了商机开办了自己的私营企业如利用政策积极走出家乡到周边县区从事种植业这类群体市场观念强处于失地农民中的上层地位成为城市扩张的受益者三呈贡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就业观念落后就业积极性不高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有一部分依旧固守小农思想仍旧没有从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缺乏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缺乏应有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缺少危机感更缺乏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过多的寄希望于政府为他们就地解决就业问题据对前卫营的调查数据显示83的失地农民认为土地被国家征用后他们的就业问题就应该由政府来负责过分依赖政府的政策和支援等靠要思6想比较严重择业主动性比较差缺乏积极的心态去谋取职业此外由于在长期的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所谓的小富即安甚至无富也安的小农意识在以略高于成本价购入一套房子之后还有一部分结余的情况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开始过着吃喝玩乐打扑克搓麻将的生活他们经常出入一些高级娱乐会所购买一些高档的消费品据对前卫营205户家庭的调查数据显示43的家庭都有一辆小轿车这类失地农民既无农事可务又不愿意从事非农工作成了典型的坐吃山空的失地农民2再就业安置难再就业率比较低失地失业现象比较突出我国对失地农民的安置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就业安置二是货币安置在计划经济时代失地农民通过转为国家工人而实现就业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政府安置而实现就业的几乎不复存在2011年前卫营社区完全失去土地的人口为1207人据调查数据显示通过政府安置就业的人数仅仅为54人仅占失地农民的45主要是一些大龄劳动力和妇女从事保安保洁之类的工作且这些被安置的失地农民中途辞职或者转业的情况仍旧存在调查结果表明前卫营社区有约40的失地农民赋闲在家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通过交谈了解到这些赋闲在家的失地农民并不是一直都没有再就业他们也尝试了除第一产业外的其他产业但是要么是由于不习惯工作环境要么是工作待遇不好他们再次失业赋闲在家靠征地补偿金和集体经济分红过活另外对已经实现再就业的那部分7失地农民中有很大比例是从事建筑运输和餐饮再就业质量不高多为临时工存在隐性失业的现象3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的载体针对呈贡新区建设过程中最为棘手的失地农民安置及生活问题新区还先后出台了呈贡新城规划区内被征地人员养老统筹办法试行和呈贡新区被征地人员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试行办法等文件文件宏观上规定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专项财政资金引导支持和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按照现行政策社会保障资金财政补贴30集体和个人承担70并明确指出对完全失去土地并登记为居民的男性满45周岁女性满40周岁及以上人员按失地当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次性缴纳15年的养老统筹费其中县财政补助缴费总额的30集体再酌情按比例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从政策的制定和运作上很明显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的色彩就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言2013年昆明市及其辖区为370元但对已经登记为居民的申请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失地农民仍旧只发了60元的农村低保金此外对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其实质仍旧是新农保新农合新农保新农合作为农村的社会保障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城镇社会保障仍旧有较大的差异由村转变为居委会从名义上讲农民转变为了市民但实际上仍然是失地居民他们并没有完整地享受城镇居民的福8利待遇社会保障难以真正落实新区建设周期长这势必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4失地农民再就业收入低稳定性差收入水平总体下降通过对呈贡区吴家营乡大学城的失地农民调查分析呈贡区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有四种情况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失地农民安置后所拥有的财产总额包括征地补偿金住房和商铺等通过对所拥有的财产的出租分红和投资等方式所取得的收入具体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住房和商铺的租金收入二是利息收入三是资金的投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指失地农民进行农业经营生产及在外经商所得的收入工资性收入主要包括政府提供的以本地企业为主的劳务报酬收入和自己务工所得到的劳务收入转移收入主要是指政府对失地农民的财政补贴收入如因新区建设而被征地的农户外出租地的获取的政府财政补助根据对前卫营社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补偿款工资性收入住房出租收入和政府的补贴性收入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决定了失地农民只能从事诸如餐饮业建筑业运输业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呈贡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全国有名的蔬菜和花卉种植基地斗南花卉市场更被称为亚洲花都其农产品销售遍布全国和东南亚国家失地前农民主要靠种植蔬菜和花卉经营生活并且在空闲时间里去做一点临时工挣点外快家庭年人均收入为一万多元然而失去土地后家庭虽然得到了20多万元的征地补偿款9但是由于缺乏理财资金的使用不当子女的教育以及飞涨的物价更是加剧了他们生活的负担通过对前卫营社区的实地走访调查他们大部分表示他们的纯收入水平下降5不同失地群体的再就业差异1女性失地农民再就业率整体偏低女性由于其受生理特征和传统社会习俗的制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禁忌而不能或者不愿意在外抛头露面特别是一些中年妇女一方面要承担着抚养教育子女的重担另一方面又要承担着赡养老人照顾家庭的责任成为家庭主妇而不能够正常地进行工作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显示接受调查的178名女性失地农民中有97人赋闲在家即有54的女性失地农民未实现再就业处于失业状态而接受调查的237名男性失地农民中有62人赋闲在家处于失业状态的男性占男性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6处于就业状态的男性为74上述分析表明女性失地农民再就业率显著低于男性女性的失业比例较大再就业率整体偏低2失地青壮年再就业压力比较大弱势群体关注度不够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质量的好坏和就业规模的扩大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从现实来看失地青年的再就业质量直接影响着其生存境遇和对主流社会的心理认同更影响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质量但是在当前就业压力异常严峻的形势下失地青年的就业更是不容乐观据调查显示目前青壮年被征地农民压力较大一方面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的尴尬困境如何有效地解决生计问题养家糊口是这类群体的难题另一方面由于思想观10念的桎梏一部分失地农民不愿意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或者种地同时加之许多年轻人缺乏自主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仅仅在居所附近从事一些简单的常规生产活动这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此外在被征地的农民中有一部分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缺乏或者丧失劳动力经济基础差等原因有的依旧处于贫困的状态综上所述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就业观念落后就业积极性不高再就业安置难就业率比较低失地失业现象比较突出再就业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就业收入低稳定性差收入水平总体下降就不同失地群体的就业差异而言女性失地农民就业率整体偏低失地青壮年就业压力比较大同时弱势群体关注度不够边疆地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内外环境决定了其促进城市化发展担负着非农就业增加边疆民众收入和维护边疆安全稳定的多重使命因此无论各级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应该加大对边疆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力度同时通过制度政策财力等多方面的措施来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参考文献1云南省民政厅2013年云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览表EBOL云南文产投资网20130821httpwwwynciicomhtml2013ghxc08211576html作者单位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