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突破】历史高考周年热点问题(3)
——古今中外政权和制度建设成就周年热点问题
【现实问题】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持的一贯思想,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在不同时期对此都有许多论述。毛泽东同志说过,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分水岭。邓小平同志指出:“全党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鲜明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坚持了这些思想,并且进一步指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主要史实】
618年隋亡唐兴;1038年元吴建立西夏政权;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788年美国联邦宪法正式生效,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并举行其历史上第一次总统选举,华盛顿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同年美国选出了第一届国会;1919年直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8年朱德、毛泽东会师井冈山,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我军发动三大战役;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彻底胜利、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颁布,“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55周年);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各少数民族地区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建立;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复习角度】
1.注重对中国古代隋朝、唐朝、元朝、明朝相关知识的复习。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此时中国处于世界发展前列,是最文明先进、最繁荣发达、最富庶强大的国家。复习时要注重如下几方面:一要理清隋唐兴衰的历史线索,深入分析其兴衰的社会原因,总结其经验教训。二要注意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这一时期有一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如隋炀帝、唐太宗等,对他们的政绩和过失要进行概括,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三要认真分析隋唐政治经济制度调整的特点及其实行的前提条件,更要理解其政策调整对社会的反作用,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从承上启下的角度来正确认识隋朝的历史地位,从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去认识隋唐制度的革新。四要把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如把政治同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五要进行比较分析。由于隋唐时期的发展与秦汉时期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在复习中,要注意把这两个时期的有关史实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比较客观的历史认识。
元朝统一全国后实行行省制,初步奠定了后世省区的规模,并通过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等机构,有效地保证了中央对包括西藏、台湾在内的广大边疆地区的管辖,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特别是元朝统一后,又一次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并出现了汉族外迁、形成新民族等新特点。元文化高度繁荣,继续领先于世界,在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复习中要注重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元朝与秦朝、隋朝有很多相似之处,对此要进行比较分析。
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折期。在政治上表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其突出特点是君主专制的强化。在经济上表现为封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江南的丝织业等部门中,已经产生了雇佣剥削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这一新生产关系的出现,又可以反映出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没落。本阶段中国封建王朝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明显变化。明朝郑和下西洋后,统治者开始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清前期统治者效法之。该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茫然无知,是中国落伍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同时,本阶段中国开始遭到西方早期殖民活动的骚扰,如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侵占台湾,这也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对这些问题在复习中都要注意把握。
2.注重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复习。
首先要把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途径及特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各国国情不同,途径也不同。英法因封建王朝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采取革命的途径;美国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而采取独立战争的途径;俄日因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而采取改革的途径;德意因为政治上的分裂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而采取王朝战
争的方式完成统一,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其次要把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_代议制度。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明确地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后来,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这样,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而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在复习中,要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要对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的异同,英美两国政体不同的原因进行对比分析。
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
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又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中共用人民解放战争的方式,先后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在全国胜利的时候,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经过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从此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4.中国近代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等)新的发展历程。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近代化的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的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近代化是为了民族富强,而要实现民族富强必先实现民族独立。1949年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为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由此,中国的现代化进入发展阶段,如上述主要史实的相关内容。
【复习方法】
1.中国古代王朝的兴替。隋亡唐兴和明朝建立,都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主干知识,我们要站在政治文明建设的射度,深入探究王朝兴替的原因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
2.中共领导下的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变化及其成败得失。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因此,围绕“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这一主题,全面深入地把握和理解其形成背景、实践探索、理论总结和实践推广等。关于三大战役的发动,重点从其结果方面着手,把它与新中国的成立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20世纪50年代初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颁布,“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要与50年代后期我国制定的社会主义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合起来,进行理性思考,从中得出启示。
3.政权建设。元吴建立西夏政权,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建立,都涉及西部开发开放这一热点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区域文明的角度,把其置于西部开发开放这一内容中去深化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始;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澳门回归等涉及改革开放、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问题。
4.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政治民主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复习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总结:第一,结合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其性质,归纳其共同特点。如议会的作用及其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司法权的独立等。第二,结合各国的历史及其宪法的制定情况,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下的不同政治体制模式,如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共和制等。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