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问题总结(41题)
一、养老制度
1、先秦时期养老制度的特点:
物质供养与精神供养并重;把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国家对养老十分重视;重视教化,形成尊老礼法;学者(尤其是儒家)著书立说奠定了养老观的文化基础。
2、唐代养老政策的主要内容:
授予老人土地且免除赋役;对高龄老人宽免刑罚;制定针对高龄老人的特殊制度。
中国古代养老的措施:设置专门机构、官员;慰问、赏赐老人;司法优容;营造民间养老风气。
3、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欧养老观念的异同:
同:都肯定子女孝敬父母,都有家庭养老。
异:
古代中国:子女承担养老责任;重孝道教化;注重物质和精神养老;养老和政治相联。
近代西欧:子女不承担养老责任;重契约;注重物质养老;养老与政治无关。
4、我国汉至明朝各朝代养老政策的特点:
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汉朝从经济和法律方而优待老人;唐朝以法律明确养老义务;
南北朝到宋代政府承担一定的养老职责;明代制定官员60岁退休的政策。
5、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特点:
强调子女对长辈的孝道,以家庭养老为主;政府通过立法加以保证;
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与儒家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突出政治宣传功能;兼顾物质和精神需要;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制度。
古代中国养老观念形成的原因:
小农经济的发展;封建政府的推动;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对“孝”的注重和提倡
民国时期养老制度改革
(1)背景:
西方文化的冲击;从晚清到民国社会转型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国政府的政策探索。
民国时期养老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2)特点:受传统尊老文化的影响;注重道德义务;把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政府重视养老;养老制度有一定的立法保障。
(3)意义:推动了养老观念及实践的近代化;养老走向法制化。
8、现代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1)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法律法规保障;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保障范围扩大。
(2)意义: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
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9、欧美国家近现代养老保险制度
(1)特点:建立保险金制度;养老成为“福利国家”的一部分;通过《社会保障法案》等。
(2)影响:适应了工业化的需要,保证了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社会干预;
保证了社会稳定、缓和阶级矛盾。
二、住房保障
1、建国初期住房供需矛盾出现
(1)原因:解放初期首都非生产人员不断增长;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开展,职工人数激增;原有的危旧房比重较大,新建房不足;国家用于生活保障的资金不足。
(2)特点:政府主导;房地产公有化程度不断提高;具有阶段性;城市住房建设进度快;与社会制度变化相适应。
(3)举措:接管旧的反动势力房产;鼓励私有住房出租;对出租的私有住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投资兴建新的住房。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建设
(1)背景:
城市住房短缺的弊端凸显;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领导人对房改问题深入认识;人民对住房改善的需求日益激烈。
(2)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政府主导;先试点再推广;城乡兼顾改革开放初期中国
(3)意义:
缓解了城镇居民住房紧张问题;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有力配合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序推进;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利于盘活房地产等相关企业;利于推进和深化对内改革。
三、福利制度
1、西方福利制度
(1)产生的原因:
两次工业革命引发工业化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新政的实践;人权、民生意识的增强;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社会矛盾的缓和。
(2)福利制度的特点:
社会保障项目比较齐全,覆盖面比较广泛;低收入阶层和特殊群体受惠较多;
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3)福利制度的局限性:给政府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滋生腐败;助长社会惰性,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热情。
2、古代中国福利思想的特点:
产生时间早,以“民本”和“德政”为基础;内容丰富多彩;福利思想儒学化。
3、古代中国养济保民制度发展演变
(1)特点: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政府主导,设置专门机构;不断发展完善;有法律保障;
打破地域界限,范围不断扩大。
(2)原因:家国一体的政治建构,统治者的重视;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佛教的影响。
4、我国古代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特征:
历史悠久;救济形式多样;以保障农业生产为目的;官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受儒家思想与宗法观念影响;施助主体多样;帮扶内容广泛。
5、新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意义:
有利于巩固人民政权,稳定社会;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树立中国形象;
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福利事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四、社会保障
1、明清时期社会保障制度
(1)原因:
封建经济的发展;统治者注重缓和社会矛盾;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族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扩大。
(2)特点:
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制度成果;救助对象涵盖各类弱势群体;救助举措全面系统;政府和民间相结合;将救助与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相挂钩;救助形式多样;构建比较完备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官方主导为主。
(3)作用: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封建政权;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弘扬了儒家仁政的思想,有利于儒学的传播;为后世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借鉴意义。
2、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
(1)特点:社会保障内容多元化短期救助和长效发展相结合:重视对军人的优抚。
(2)作用:鼓舞部队士气、动员人民参军;有利于解决人民温饱;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战取得胜利;有利于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积累经验。
3、现代中国的保障制度(1978年以来)的意义
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的自信;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等。
近代以来欧洲社会保障体系
(1)特点:强调政府立法;由国家着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进行社会保障;历史悠久;发展迅速;内容多;范围广;覆盖面大。
(2)弊端:易导致国家财政负担过重;易导致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下降;易导致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易发生社会危机和冲突。
五、农业问题
1、国民政府战时农业政策
(1)措施:
①大力扩大耕地面积②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③改良农作物品质,推广农业技术④兴修水利
意义:
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国统区政局的稳定③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开发④支援了抗战
(2).国民政府战时农业政策失败的原因
①面临帝国主义侵略和国内矛盾激化的困局,政局不稳②政府财政困难
③国民政府无意于农村深层改革④乡村中土豪劣绅把控基层治理
2.陕甘宁边区的农业政策
(1)背景:①根据地经济基础较差②日军的进攻③长期战争消耗巨大④国民政府的反动政策
(2)意义:①基本实现了经济自给自足②赢得抗日战争胜利打下经济基础③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④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经济工作干部
3、建国后新中国农业发展
(1)原因:①新中国的成立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②土地改革使农民从封建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③党和政府采取措施恢复、发展农业
4、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政策
(1)内容:
①以最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②关注农民增收、粮食增产③保证农民的生产自主权④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⑤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为目的⑥立足国情,不断调整完善
特点:①由农民自发到政府推行②由点到面逐步推广③尊重民意,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④立足国情,强调实事求是⑤注重调查研究⑥不断探索调整生产关系,逐步深入
(2)意义: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②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③减少并逐步消除了农村贫困人口④为其他领域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
(1)特点
①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②农业科技化程度提高③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启示
①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③推进农业生产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等④政府制定农业政策要以民为本④随时代变化而调整。
六、国际关系
1、二战后两极格局
(1)形成的原因:①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对立②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③苏联为恢复经济建立边界安全与美国发生矛盾
(2)美国战后外交政策的特点:
①强权政治(基于军事力量的外交)②军备竞赛和裁军谈判相交替;援助和借助其他国家③避免与苏联直接冲突④重视意识形态宣传
举措:
①干涉内政②遏制共产主义③推行马歇尔计划,扶植西欧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⑤独占和扶持日本
美苏冷战
主要原因:①国家利益的争夺②意识形态的对立③社会制度的的不同④原子武器的威慑作用
表现:①美对苏实行冷战,先后出台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等
②苏对美冷战采取反制措施,先后成立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等。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新兴民族国家和地区力量的兴起,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②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北约东扩
(1)原因:
①两极格局瓦解②华约解体③欧洲一体化的需要④西方冷战思维的持续
(2)影响:①危害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②加剧东欧地区国际关系的紧张③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洲一体化④便利了美国干预欧洲事务
6、二战后西欧国家对外政策
(1)变化:从追随美国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变化原因:
①战后西欧联合趋势不断加强②经济实力增长③维护自身独立与发展的需要④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7、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①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所致②美苏两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③两国领导人认识的差异
8、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不断②国际力量的分化组合③第三世界的崛起④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⑤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 = 6 \* GB3 \* MERGEFORMAT ⑥多极化的趋势
9、推动20世纪50~70年代国际格局演变的因素:
①西欧联合、日本崛起,冲击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②第三世界兴起、中国振兴,冲击两极格局美国、③苏联实力相对削弱
10、21世纪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
(1)趋势:呈多极化发展趋势或形成多个力量中心
(2)原因:①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②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③世界多个力量中心之间综合国力较量,第三世界兴起。
(3)国际形势的特点:
①发达国家地位削弱但仍占据优势,并力图继续维持其主好地位②新兴大国地位日益提高,作用不断增强③新的协调机制、新型大国关系正在形成(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11、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现:
表现:①亚太地区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②国际组织作用增大,政治、经济多极化加速发展③ 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空前地把世界联系在一起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增强⑤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⑥美国等西方国家单边主义抬头,影响全球治理
七、近现代中国外交
1、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在态度、机构、目标等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及评价:
变化:①外交态度从被动消极应对逐步到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事务②外交机构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正式外交机构并不断调整优化③外交目标从顺应列强需要逐步到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努力改善中国国际环境
(2)评价:①打破了“华夷观念”,接受了西方思想观念,增进了对世界的(3)认识和了解;②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③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但始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处境。
(3大趋势:由屈辱性的强权外交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2、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形成
原因:①晚清政府的腐败及落后;②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在华特权。
(2)影响:①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诸多主权沦丧③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3、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演变
(1)历程:由亲热期到出现裂痕,到冷战再到热战,最终回暖。
原因:
①苏联利用中国对抗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中国需要苏联支持抵御西方并进行经济援助
(3)裂痕:苏联侵犯中国国家主权;中苏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冷战:中苏两国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引发中国不满热战:苏联侵犯中国领土;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回暖:4、中国三次建交高潮
(1)过程
①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制定“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以及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按照“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一次建交高潮。
②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国际地位的提高;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形成第二次建交高潮。
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