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
文/安 玲
【摘要】在媒体多样化的今天,孩子对读书不可能出现“如饥似渴”的状态,还必须细心引导,使孩子不知不觉地步入阅读的天地,陶醉在读书的境界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关键词 任务开头,形成习惯;师生共读,相互促进;细微入手,营造氛围;推荐好书,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让孩子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培养读书的兴趣,能让小学生终身受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少的孩子却不喜欢读书,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们,家长忙于农活,早出晚归,有的家长为了生活条件更好一些,白天上班,晚上干农活,根本没有时间教育孩子,更不用说课外阅读了。这就导致了农村孩子阅读阅读面很窄,有的甚至没有课外阅读。作为教师我深知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那如何让孩子多读书,喜欢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习惯呢?我在工作中有行之有效的体会及经验,浅谈如下:
一、任务开头,形成习惯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这位老师实在难请。对于一群习惯了不读书的孩子来说,想要有读书的兴趣,很难。那怎么办呢?只有老师硬性地布置任务,把读书当成作业来完成。首先,我们班利用家长会的时间,与家长们协商好读书作业,家长都很支持。其次,老师布置作业,每天晚上半小时读书,由家长监督,读完后,由家长亲自写读书信息,第二天交给老师。这样,不管喜欢读书的孩子,还是不喜欢读书的孩子都要完成,因为这是家庭作业。久而久之,读书的任务已形成了习惯。渐渐发现很多孩子有时会拿着一本书读起来。
二、师生共读,相互促进
学生最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拿一本书来读,而且是让学生看见。一次,我正在读《夏洛的网》,一个学生走进我,问老师在读什么书,我让她看了一眼封面,什么话也没说,赶紧读起来。几天后,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在读《夏洛的网》。再过几天,等大多数学生都读完后,我们聊了聊自己的感受,就像拉家常一样,非常和谐。在我们的教师,经常会看到我们一起读书的情景。
三、细微入手,营造氛围
小学生的精神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生活环境的影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阅读教育需要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环境。所以要让小学生喜欢阅读,就得让我们的教室散发出浓浓的书香味,营造出一个读书的诱人场所。
1.在教室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些地方张贴适合孩子的名言警句,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在学生课桌的左上角都张贴着一张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这些古今中外名人名家的字字箴言,对孩子们是一个促进,更是一种警示。这些名言警句如一面面镜子,让孩子们不时的督促着自己读书,似盏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进的方向,更像一阵阵充满了智慧的春风,吹进孩子的心灵,温暖着他们的心田。
2.创建班级图书角
有的孩子想读书但受家庭条件限制,没书看;有的孩子家里有书,但是种类单一,让学生感受没有新意,失去了兴趣。因此有必要在教室创建班级图书角,书来源于学生家中的藏书和在学校图书室借来的学生喜爱的书。这样一来,学生读的书种类就多了,知识面也越来越广。
四、推荐好书,激发兴趣
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童话、散文、小说及科普读物,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学了《夸父追日》后,我告诉学生:“这是一篇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谁能在我们班一个月后举办的神话故事会上成为故事大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学生听后兴趣可高了,周末就有人购买了《中国神话故事》,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在学了《纪昌学射》、《扁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