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47 现代文七(下)第二单元.doc

248阅读 | 9收藏 | 10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47 现代文七(下)第二单元.doc第1页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47 现代文七(下)第二单元.doc第2页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47 现代文七(下)第二单元.doc第3页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47 现代文七(下)第二单元.doc第4页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47 现代文七(下)第二单元.doc第5页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47 现代文七(下)第二单元.doc第6页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47 现代文七(下)第二单元.doc第7页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47 现代文七(下)第二单元.doc第8页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47 现代文七(下)第二单元.doc第9页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47 现代文七(下)第二单元.doc第10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0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命中注定深信不疑 上传于:2024-06-21
现代文课文复习——七(下)第二单元 一、课文点睛 第6课 黄河颂 【重点字词】 生字拼音。 巅diān 澎湃péng pài 狂澜lán 屏píng障 哺bǔ育 2、词语解释。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浩浩荡荡: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喂养,也比喻培养。 宛转:曲折流转。 复兴:衰落后再兴盛起来。 【重点句段】 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2.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魂/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重点常识】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重点问题】 文章内容:《黄河颂》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她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 第7课 最后一课 【重点字词】 生字拼音。 踱duó步 赚zhuàn钱 哽gěng住 祈qí祷dǎo 气氛fēn 词语解释。 诧异:觉得意外和奇怪。 喧闹:喧哗热闹。 懊悔: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悔不该这样。 宛转:形容(歌声.鸣声)抑扬动听。现常用作“婉转”。 惨白:(面容)苍白。 操练:以队列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或体育等方面的技能。 惩罚chéng:严厉的处罚。 祈祷:愿意是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重点句段】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重点常识】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重点问题】 1、场景描写:设置环境,创造浓烈的悲剧气氛,表现最后一课的不同寻常,烘托人物强烈的思想情感,即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爱。 2、人物描写: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愤恨、痛苦的心情,突出爱者者的形象。 第8课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重点字词】 1.生字拼音。 崎qí岖qū 阻抑yì 一泻xiè万里 2.词语解释。 逼狭:极其狭窄,给人以威胁。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 阻抑:阻止,抑制。 雄健:强健有力。 险峻:(山势)高而险,或(形势)危险严峻。 一泻万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回环曲折:很曲折的样子。 亦复如是:也是这样。 坦荡: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广。 【重点句段】 1、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2、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3、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 4、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 【重点常识】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作者是李大钊,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 【重点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如第二段写“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目的在于阐述民族生命的进程是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的。 第9课 土地的誓言 【重点字词】 1、汉字拼音 炽chì痛 嗥háo鸣 谰lán语 镐gǎo头 污秽huì 默契qì 2.词语解释。 (1)炽痛:热烈而深切。 (2)标直:笔直。 (3)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4)亘古:远古。 (5)污秽:肮脏的东西。 【重点句段】 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重点常识】 《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 【重点问题】  二、阅读题典 【题源】2012-2013学年浙江建德李家镇初级中学初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题文】阅读《最后一课》(节选)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小题1】文中说“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严肃的气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6) 【小题2】下列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小题3】最后一段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和“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小弗郎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小题2】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方面从运用的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表达的情感几个 三、牛刀小试 【题源】2014中考四川达州卷 【题文】阅读《乡土情结》(节选),完成24~29题。(13分)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2)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融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悲欢离合的家。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方百计的探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裹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3)“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 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4)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出国华工不下千万,足迹遍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