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班别: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第十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1.辽、西夏、北宋建立的简表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辽
北宋
西夏
2.澶渊之盟 1004年,辽宋订立和议,历史上称这次议和为______________。
内容 双方撤军,_____________;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成为___________。
影响 加重了__________的负担,是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__________的局面,双方的____________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3.宋夏和战 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_______,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_______,重新开放___________。西夏和北宋的边境贸易,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第十一课 宋金南北对峙
1.金、南宋建立简表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金
南宋
2.靖康之变 金灭_____以后,派兵南下,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_________。
3.岳飞抗金 ________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所带的军队被称为__________。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有效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相对稳定,符合___________的利益。
4.宋金和议 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______对____称臣,割让__________,向金交送______。至此形成了__________的局面。
5.金变革女真习俗 金统治者仿照南宋改革______,建立起一套________________。还将女真人大规模南迁至_________,积极恢复发展__________,推动____________的发展;鼓励女真族和汉族_______,并在___________进一步向汉族靠拢。
第十二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1.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_____________转移到了___________。“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了____________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仓。
2.农业 宋代从越南引进优良水稻品种——__________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_______逐渐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3.手工业 宋代手工业取得巨大进步。_______开采量居世界第一。铁、铜等金属冶炼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当时世界___________。宋代_________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中国因此被称为_________。
4.商业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南宋时通行_________等纸币。
5.海外贸易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__________。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_________,并设有_____________。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____________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___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三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宋代统治阶层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 宋朝开国后实行__________的国策,________普遍受到尊重。相当部分官员来自________。
3.农 _____占有大量土地,靠剥削_______为生。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土地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另一部分是租种别人的土地的_________。
4.工 宋代大部分手工业作坊都使用____________,作坊主按照契约支付给工匠一定数量的工钱,工匠身份____________。
5.商 宋代商人按照规定向政府__________,他们的经济活动对______________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自身的____________也发生了变化
6.宋代民间重要的三大节日: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南宋都城_____等大都市人口超过百万。宋朝政府将规定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定为_________。______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反映了________的欣赏趣味。
第十四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1.成吉思汗 ______统一蒙古,建立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的国家体制,被尊称为________。
2.忽必烈改制 1271年,__________改国号为____,建立______,第二年定都_______。他即位后大力推行以采用______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效仿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__________。中央设______,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_________。推行_____政策。诏令司农司编写_____________。
3.民族政策 元朝统治带来一些消极落后的因素,突出表现在蒙古贵族实行________________政策,把各族人分为____等,以达到__________的目的。
4.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即________。
5.元朝统治者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元朝提倡______,在中央设立_______。
第十五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
1.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______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___。活字印刷术节省了雕版费用,大大提.高__________,为近代_______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________。
2.指南针 指南针发明于______;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应用于________。南宋时,指南针经由_______传入欧洲,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提供了重要条件。
3.火药 我国在_____就发明了火药,______加以改进,广泛应用于_________。
4.棉纺技术 (谁)_______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她的故乡_________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_______逐渐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布料。
第十六课 繁荣的的宋元文化
1.《资治通鉴》 北宋史学家________主持编写的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_____时期三家分晋到_________的历史。
2.宋词 宋朝主要文学形式是______。其中著名的词人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北宋的(谁)______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豪放派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婉约派代表人物________。
3.元曲 __________和_________合称元曲。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_________。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_。
二、选择题
( )1.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是北宋与辽达成的和议;②辽对北宋称臣;③辽每年送给北宋“岁币”;④双方撤军,各守边疆;⑤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⑥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局面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 )2.宋辽、宋夏议和的共同点是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 )3.“(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修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出现该局面的原因是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定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
( )4.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群雄想都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 B.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
C.因为乔峰欺骗了大家 D.有人嫉妒乔峰,想找借口把他出去
( )5.12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先后灭到了哪两个政权
A.北魏、西夏 B.辽、北宋 C.辽、西夏 D.西夏、北宋
( )6.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A.南宋定都临安 B.岳飞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 D.岳飞取得郾都大捷
( )7.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①北宋;②契丹;③西夏;④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 )8.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 )9. 元朝时创立(现在仍在实行)的对全国有效统治的制度是
A.行省制度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分封制
( )10.下列关于宋金和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南宋向金称臣;②双方以淮水和大散关一线为界;③南宋向金送交岁币;④双方在边境设榷场进行贸易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1.下列不是金朝变革女真习俗内容的是
A.南迁至中原地区 B.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 C.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 D.仿照南宋改革官制
( )12.两宋政府在外贸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机构是
A.转运使 B.商行 C.蕃坊 D.市舶司
( )13.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下列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南方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南方战乱相对比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 )14.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这说明南方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地理位置重要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