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在正确题后的括号中划”√”,在错误题后的括号中划“×”)
1.毕生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生命全程中所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即是人的一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错)
2.艾里克森认为个体一生的道德发展阶段包括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错)
3.构造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出现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创始人是心理学的鼻祖——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他认为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直接经验即意识。(对)
4.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对)
5.焦虑是一种包含着恐惧、害怕、紧张等成分的负性情绪,伴随一定的躯体症状,主要体现在对未来的担忧,因此,它是一种心理障碍。 (错 )
6.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它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对)
7.激情是指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 错 )
8.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三元理论,试图说明更为广泛的智力行为。 ( 对 )
9.长时记忆是存储在一分钟以上,甚至是终生的记忆,从理论上说长时记忆可以是永久存在的。
( 对 )
10.感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对)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计5道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中。)
1、感觉:感觉是大脑对于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成功提取,或者提取困难、提取错误就是遗忘,遗忘可以分二类: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3、偏见:是指对某些特定团体的成员形成的一种敌意或负面的态度
4、工作倦怠:工作倦怠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综合症。
5、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计6道小题,每题2分,共计12分。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中。)
1.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创立了( A )
A机能心理学 B格式塔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构造心理学
2.一般把意识定义为一个人对内外刺激的觉知及其心理状态称为:(A)
A意识 B 记忆 C 知觉 D 感觉
3.注意的基本特征是: ( A )
A 指向性和集中性B 适应性运动C 无关运动的停止D 广度性和稳定性
4.人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做进一步加工的特性称为: ( C )
A 知觉的理解性B 知觉的整体性C 知觉的选择性D 知觉的恒常性
5.“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 作了最好的解释。 ( A)
A人格的独特型 B 人格的统合性C人格的稳定性 D 人格的功能性
6.下列哪一种心理疗法是引导个体找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使用各种技术挑战这些信念,寻求更积极的思维方式。(C)
A心理动力学疗法 B 行为主义疗法 C 认知疗法 D 家庭疗法
四、简答题(本题共计5道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人类心理现象包括哪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认知与学习;动机与情绪;心理特性;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
2.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因此,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在于:
(1)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看,感觉是单一感官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
(2)由感觉到知觉要经历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
(3)感觉和知觉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
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A 接近性
B 相似性
C 熟悉性
D 个人特征
4.职业选择通常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现实性原则
胜任原则
兴趣原则
优势原则
发展原则
人—职匹配原则
5.态度的转变模式包括哪几种变量?
四种变量:信息宣传者、信息源、说服方式以及信息接收者。
五、论述题(18分)
根据有机体进化水平的不同及学习本身的繁简程度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哪几类?
答题要点: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心理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题1分,共计10分。在正确题后的括号中划”√”,在错误题后的括号中划“×”)
1.心理治疗总的来说是有效的;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整体效果具有明显差异,而且针对特定问题的疗效也有所不同。 (错)
2.毕生发展着眼于研究人的全部发展过程,研究从产前到死亡的全部行为变化规律。 (对)
3.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类似睡眠而又是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因人而异。 (对)
4.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和它所作用的感官性质,感觉可区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对)
5.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比较持久的变化。 (对)
6.能力是人类顺利实现和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 (对)
7.复述策略是为了保持信息而主动地以语言的方式反复重复先前学过的材料的过程。 (对)
8.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 (错)
9.陈述性记忆是对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包括人名、地名、时间、事件、概念和定理、定律等。 (对)
10.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方式。 (对)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计5道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知觉:知觉是人脑对于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2、思维:思维是人们凭借已有的知识,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认识。
3、动机: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4、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对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测
5、工作倦怠:工作倦怠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综合症。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计6道小题,每题2分,共计12分。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中。)
1.( )是相对意识存在的,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B)
A 梦 B无意识 C 睡眠 D 白日梦
2.( )是对过去所学的经验的保留,是对过去所学的经验在需要时不必再练习即可重现的心理过程。 (C)
A 学习 B 意识 C记忆D 思维
3.( )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 (B)
A 基本情绪 B情绪调节C 复合情绪 D 情绪表达
4.( )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A)
A人格 B 气质 C 能力 D 性格
5.下列哪一种思维是依据实际动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D)
A 具体形象思维B 抽象逻辑思维C 聚合思维D 直观动作思维
6.当人们口渴的时侯,就会去寻找水,找水的行为背后是: (B)
A 兴趣B 动机C 需要D 应激
四、简答题(本题共计5道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简答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第一步,进行自我分析;第二步,进行职业分析;第三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第四步,进行评估和反馈。
2.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能力结构的差异;
能力的性别差异
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感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访谈法等。
4.简答动机的种类。
A 匮乏动机与成长动机
B 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C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D 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
5.影响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生物遗传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
早期童年经验;
学校教育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自然物理因素
五、论述题(13分)
什么是工作动机的双因素理论?并阐述如何使用该理论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
工作动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可以将影响工作的动机因素分为两大类: 一类叫保健因素;一类叫激励因素。
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意感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意感,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
所谓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唯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它们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
《心理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题1分,共计10分。在正确题后的括号中划”√”,在错误题后的括号中划“×”)
1.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影响下产生的。
(错)
2.对知觉的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等。 (对)
3.意识可以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例如,梦、睡眠、催眠、白日梦等。 (对)
4.睡眠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五个阶段,因受试者眼球在该阶段会快速跳动而叫做快速眼动睡眠,各个阶段的脑电波和外部表现都相同。 (错)
5.创造性思维经历准备期、酝酿期和豁朗期三个过程。 (错)
6.记忆是对过去所学的经验的保留,是对过去所学的经验在需要时不必再加练习即可重现的心理过程。 (对)
7.功能固着是指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物体某种或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的其他功能。 (对)
8.创造性思维是指面对问题情境时,能摆脱传统或固有习惯的限制,应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认识心理历程。 (对)
9.有关对工作动机的阐述,Y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 (对)
10.偏见是指对某些特定团体的成员形成的一种敌意或负面的态度。引发偏见的原因主要有群体间的直接冲突、早期经验和社会分类等。可以通过接触假说和社会干预等方法来减少偏见。 (对)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计5道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或者集中。
2、创造性思维:是指面对问题情境时,能摆脱传统或固有习惯的限制,应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认识心理历程。
3、能力:是人类顺利实现和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对自己所有身心状况的认识,其中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地位、动机、情绪状态、能力以及其他许多方面。
5、工作倦怠:工作倦怠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综合症。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计6道小题,每题2分,共计12分。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中。)
1.( )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A)
A 学习 B 意识 C 记忆 D 知觉
2.( )是指一个人对人、事、物观点的持久性评价,涉及到情感、行为和认知三个成分。 (D)
A 情绪 B 情感 C 知觉 D态度
3.下列哪一个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C)
A 注意的稳定性 B 注意的分配 C 注意的转移 D 无意注意
4.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 ( D )
A 知觉的理解性 B 知觉的整体性 C 知觉的选择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5.下列哪种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B)
A 外在动机 B 内在动机 C 生理性动机 D 成长动机
6.对问题进行描述和确定,并尽可能多地搜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的阶段属于创造性思维的哪一个心理过程? (B)
A 酝酿期 B 准备期 C 豁朗期 D 验证期
四、简答题(本题共计5道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简答知觉的心理特征。
知觉是一个有组织、有规律的过程,并含有两个重要的心理特征:知觉的组织性和恒常性。
2.睡眠失常包括哪些现象?
失眠、突发性睡眠症、睡眠窒息、日间嗜睡。
3.职业选择通常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现实性原则,胜任原则,兴趣原则,优势原则,发展原则,人—职匹配原则。
4.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能力结构的差异;
能力的性别差异
5.什么是学习,学习的定义包含了哪几种含义?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其包含的含义是;:
A 学生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B 学习是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
C 学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D 学习由经验而引起
五、论述题(13分)
试论述焦虑障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