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委托代理的供应链管理的显性激励策略分析摘要供应链企业是以充分信任基础上的合作和企业之间很好的协调为基础这条链上的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作才有可能使所有企业都能受益但是由于各成员的利益和职责不同导致他们的局部利益与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目标不一致致使整个系统的性能降低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是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性不稳固的原因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作为委托人的供应商和作为代理人的零售商之间的代理问题是确保供应链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建立有效的供应链代理人激励约束机制本文在现有文献和己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分析代理人的行为建立了信息不对称下代理人行为激励约束博弈模型建立了供应链企业的最优动态激励约束机制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绪论详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内容第二章为供应链管理的概述该部分简要的回顾了下供应链理论的一些内容要点第三章为委托代理理论的回顾该部分主要从委托一代理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委托一代理理论的假设前提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委托一代理理论的基本结构第四章建立了供应链的显性激励机制模型提出了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显性激励机制并对模型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结论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委托代理激励机制模型第一章绪论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在很长时期的市场经济厮杀下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而与这强竞争力相匹配的是来自于他们在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的不断创新特别是在以全球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及动态联盟为特征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这些新的组织形式真正能够形成较强的竞争力离不开他们倡导的供应链管理要想具备全球竞争的实力供应链管理思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进一步开放面对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我国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意识到了市场的竞争不再是单一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些年我国在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也进行得如火如茶而企业要运用供应链管理做好企业离不开成熟的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实现供应链成员间的友好协作而良好的协作离不开完善健全的协作机制在本论文中我们研究的是委托代理机制为做好供应链管理打好基础完善的委托代理机制指的是能很好的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机制最早提出委托代理概念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股份制公司的管理体制问题委托代理问题是由当事人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拥有另一方所没有的信息拥有优势信息的一方为代理方缺乏信息的一方称为委托方在本论文中以核心制造企业为重心无论是寻求供应商第三方物流还是选择分销商零售商都是站在需求方的角度对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都没有供给方了解的信息多所以论文是基于核心制造企业为委托方与核心制造企业发生业务关系的为代理方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与发生关系的代理方签订合同之前由于代理方比核心企业更了解自己的情况对于核心企业来说就面临着逆向选择的风险当签订合同后代理方在激励报酬不当的情况下有可能选择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行动或提供虚假信息来获得个人效用最大化这时核心企业就面临签约后的道德风险供应链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就是研究这两个大问题供应链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得不到解决供应链就无法高效运作因此研究如何规避供应链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对提高供应链的效率是十分必要的研究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对我国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适应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发展趋势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生存与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指导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习惯于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但当我国加入WTO后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因为缺乏合作对策屡屡吃亏在与外商合作投资中由于没有科学的合作对策和建立合理的委托代理实现机制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国国有企业要建立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要参与国际竞争首先要学会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委托代理机制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一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与我们平时所讲的有风险就有收益是不同的两方面的风险越大对核心企业的损害就越大实现科学合理的供应链委托代理机制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改革的方向但很多企业存在代理人问题如激励不当败德行为等阻碍了供应链管理思想在企业的实施而企业改革的深入又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因此研究完善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方法解决我国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企业合作对策与委托代理实现机制是关系到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否在我国得到很好实施的关键是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第二章供应链相关理论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企业开始应用新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准时制造JIT看板Kanban管理精益生产LeanPrduction和全面质量管理TQM等管理理念和方法非常流行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实施这些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使得企业的制造成本降到了尽可能低的程度产品的质量现在也逐渐趋于同等水平取得一定的成效到了90年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和技术变革的加速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另一方面用户需求愈加突出个性化多样化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导致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为使企业更能适应市场竞争和满足客户的不确定性需求企业界和理论界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一一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简称SCM21供应链管理概述211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是一个范围广泛的企业之间的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企业成员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加工制造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图11给出了一个产品供应链的结构框图供应链的概念和传统的销售链是不同的它已跨越了企业界限需要从建立合作制造或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思维出发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考虑产品的竞争力这给供应链上的那些原本相互独立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他们之间的物料信息和资金流的一体化管理协调的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需要新的管理理念来充实即供应链管理212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对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供应链管理包括了对涉及采购外包转化等过程的全部计划和管理活动以及全部物流管理活动更重要的是它也包括了与渠道伙伴之间的协调和协作涉及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和客户从本质上说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供给和需求管理的集成最早人们把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库存上作为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缓冲手段它通过各种协调手段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户手中所需要的费用与生产库存管理费用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最佳的库存投资额因此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库存和运输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从而提升整体供应链竞争力因此供应链管理可以理解为以提高整体供应链为目标联合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协调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来满足最终顾客的需求213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国际上对供应链管理的早期研究主要从运作层面和战术层面进行研究集中在供应链的组成多级库存供应链的财务等方面主要解决供应链的操作效率问题近年来的研究才主要把供应链管理看作一种战略性的管理体系研究到了所有加盟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特别是集中在合作制造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方面而不仅仅是供应链的连接问题其范围已经超越了供应链出现初期的那种以短期的基于某些业务活动的经济关系更偏重于长期计划的研究无论从运作战术层面还是从战略层面对供应链进行研究供应链管理包括以下几类主要问题1供应链库存问题最早对供应链管理的思考起源于运筹学在运筹管理中优化库存的数学模型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并作为运筹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FordHarriS1915年首次提出库存的概念建立了经典的经济订货量EconomicOrderQuantityEOQ公式clark等在1960年将其扩展到了多阶段库存的情况1953年Twwhitin的TheTheoryfInventoryManagement一书标志库存控制理论研究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库存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定常需求和时变需求的库存控制问题需求依赖库存水平的库存控制问题需求随机和多品种的库存控制问题等库存问题的研究常常用数学规划方法和概率方法建立模型一般目标函数为总成本最小或总利润最大常用最优化方法对库存问题进行求解供应链中的库存模型的约束条件除了常见的资源约束和决策变量的约束以外还常常考虑顾客服务方面的约束如缺货量约束和各种服务水平如无缺货概率或订单满足率约束库存模型的决策变量包括订货量最大库存水平再订货点订货周期以及提前期和安全库存因子等库存问题的研究在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现实中库存决策的复杂性使得库存问题的理论研究在库存问题研究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且库存理论方法在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仍有一定差距2供应链信息流及其价值问题供应链中的信息是用于描述组织之间连接点的特性的信息的传递形成了信息流对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和正确理解是有效管理供应链系统的关键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信息流控制库存合并信息流以及信息流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的定量化研究等几个方面如Metters考虑了提前期和服务水平因素并且供应商生产能力有限运用动态规划模型研究了需求具有季节性的产品的供货策略Donhue运用优化模型在卖方考虑买方的订货决策情况下并且供应商生产能力无限研究了需求具有季节性的产品的供货策略zhao同时考虑提前期和服务水平并且卖方考虑买方的订货策略生产商生产能力有限采用嵌入式建模方法研究了需求具有季节性的产品供货策略在这些研究中需求模式生产商的生产能力供应链系统的提前期以及系统中成员的信息共享程度都是研究信息流问题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而因为分销系统中生产商与零售终端的信息交流的改善将会显著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绩效所以目前信息流及其价值问题大多围绕分销系统进行研究第三章委托代理理论的回顾31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经营权的逐步分离而产生的在18世纪业主型企业占主导地位企业主即是经营者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到了19世纪中期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和市场联系扩大的过程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就要求经营者不但要具备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要有专业的技术知识才能有效的组织企业进行生产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者的来源和组成结构就发生了变化一批新兴的职业经理人员逐渐形成成为所有者的代理人旧时的企业主企业演化为现代的经理人员的企业现代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股东数量庞大且分散不能对企业进行直接的管理和支配必须把企业委托给经理经营而经理就是所有者股东的代理人拥有经营决策权Beri和Means指出现代公司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所有与控制的分离公司实际上已经为由职业经理组成的控制者集团所控制Chandie则称之为经理人员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企业主资本主义的衰落过程所以说委托代理关系正是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32委托代理关系的解析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两个概念源自法律在法律上当A授权B代表A从事某种活动时委托代理关系就发生了A称为委托人B称为代理人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更为广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简单地说知情者是代理人不知情者是委托人当然这样的定义背后隐含的假定是知情者的私人信息行动或知识影响不知情者的利益或者说不知情者不得不为知情者的行为承担风险实际上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一切组织之中它被视为一种契约只要委托人通过一种契约赋予代理人一定的权利并通过契约来激励和约束代理人的行为以获取相应的收益代理关系就己形成从而也就产生了代理成本与代理收益33委托代理理论的假设前提委托代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的经济学家们不满于阿罗一德布鲁体系中的企业黑箱理论开始深入研究关于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的问题希望更全面理解企业这种经济组织从而形成了现代企业理论基于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理论的建构都有自己的研究范式都是建立在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之上明确这一点是掌握一个理论的基础委托代理理论遵循的是以经济人假设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并以下面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1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相互冲突委托代理理论中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经济人行为目标都是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更多的努力或付出就可能有更好的结果而委托人最关心的是结果代理人却不感兴趣代理人最关心付出的努力委托人却没有直接的兴趣委托人的收益直接取决于代理人的成本付出的努力而代理人的收益就是委托人的成本支付的报酬因而委托人与代理人相互之间的利益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由于利益的相互冲突代理人便可能利用委托人委托的资源决策权谋取自己的利益即可能产生代理问题因而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需要建立某种机制契约以协调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2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理论还假设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即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并不能直接观察到代理人的努力工作程度即使能够观察到也不可能被第三方证实而代理人自己却很清楚付出的努力水平但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代理结果是与代理人努力水平直接相关的且具有可观察性和可证实性由于委托人无法知道代理人的努力水平代理人便可能利用自己拥有的信息优势谋取自身效用最大化从而可能产生代理问题代理人努力水平的不可观察性或不可证实性意味着代理人的努力水平不能被包含在契约条款中因为契约即使包含了这一变量如果出现违约也没有第三者能知道代理人是否真的违约从而无法实施因此委托人必须设计某种契约或机制诱使代理人选择适合委托人利益的最优努力水平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当利益相互冲突而信息对称时委托人与代理人就能找到最优策略契约解决代理问题当利益没有冲突即使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也不存在而当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相互冲突且信息不对称时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随之而生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利用信息优势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即产生代理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人代理人利益冲突的普遍性所以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屡见不鲜代理问题普遍委托代理理论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34委托代理问题的种类341道德风险模型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因而是完全信息签约后自然选择状态代理人选择行动如工作努力或不努力代理人的行动和自然状态一起决定某些可观测的结果委托人只能观测到结果而不是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本身和自然状态本身因而是不完美信息是指代理人努力程度差通过减少自己的要素投入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来达到自我效用的最大化而影响委托人利益的目的342逆向选择模型自然选择代理人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因而信息是不完全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签订合同就是逆向选择是指代理人有意报告错误信息使委托人无法了解到代理人是否在利用其自有信息来更好地满足委托人的要求其特点是双方在签约前的信息就是不对称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模型对应不同的博弈环境委托人一代理人理论习惯上只是道德风险模型的别称35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当企业以动态联盟的形式加入供应链时即展开合作对策过程谋求双赢目标由于供应链是一个企业联合体组织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产权上的联系而仅仅是动态的合作关系因此在加盟某个供应链时企业都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展开合作对策研究在委托与承包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合作协商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而事实上供应链组织中企业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是居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供应链企业间也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虽然供应链上的企业以最终用户的满意为目标协同组织生产但是与纵向一体化不同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供应商一零售商的供求关系出发可以将委托代理问题分为两类事前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和事后隐藏行动或信息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但是由于供应链固有的某些特点其委托代理关系又不同于传统企业模式下的委托代理关系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关系具有如下特征供应链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竞争的关系供应链的本质是处于成员企业间的合作硅调企业集中资源发展其核J业务和核心竞争力而对非核心业务则通过外包方式完成供应链的思想与传统企业模式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改变了对产品链上其它企业的看法供应链企业不再把他们看作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为实现最终顾客满意的目标而进行协同生产生产活动按整个供应链进行优化而不是仅仅考虑本企业的利益供应链企业间虽然强调合作但也存在利益冲突企业之间为分配合作带来的利益会展开竞争因此供应链企业的基础和目标是合作但是由于他们利益主体的不同也存在竞争研究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通过代理理论的分析通过企业间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在确保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供应链企业各自的利益最优化维持竞争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企业之间委托代理问题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存的供应链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客观上要求减少零售商的数目建立少而精的供应体系对零售商的选择和评价涉及到逆向选择问题在签约之前如果零售商希望加入供应链他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向供应商传达信号供应商再对零售商的资格进行甄别如果零售商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而供应商又由于信息不完全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选择了不合格的零售商日后就会给供应链上的零售商带来损害这就是逆向选择问题另外零售商可能在签约后采取欺骗行为为了自己的利益最优化而损害供应商的利益结果产生道德风险问题这两种现象最终都可能导致供应链整体利益受损并且始终并存着起作用供应链企业之间委托代理问题是多任务委托代理供应链企业间的零售商不仅要提高产品的销量而且还要在技术创新市场调查提供服务等方面做出响应零售商在有限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约束下要在多目标间做出权衡而供应商的评价和报酬标准则是零售商决策的依据例如如果供应商把销量作为重要的决策因素则零售商将会对技术创新和提供服务等方面缺乏积极性因此供应商对零售商的绩效评价和报酬激励应该具有综合性供应链企业之间委托代理关系是多阶段动态的重复博弈过程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强调建立一种持久稳定的伙伴关系需要企业之间进行长期交易这与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有所不同企业或许有短期行为但从长期看是不可取的因为他们发现虽然从短期行为中得到一时好处也会为自己带来声誉损失导致合作伙伴关系会随之终止同时委托代理双方角色的动态转换也可能导致自己的利益面临损失风险而维持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所带来的收益的贴现值会远远大于短期利益正因为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多阶段动态的重复博弈过程供应链运作管理的制度设计和激励才显得更为重要第四章委托代理理论中的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41激励机制的分类委托代理理论中激励机制理论研究主要围绕在不拥有代理人完全信息的条件下委托人如何根据所观测到的信息奖惩代理人以激励代理人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激励机制分为显性激励机制和隐性激励机制委托人根据观测到的行动结果来奖惩代理人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这种行动结果假定为代理人的经营业绩这样的激励机制为显性激励机制其他激励方式则为隐性激励机制就是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人员的各种需要以调动其积极性具体表现形式如下详述42显性激励机制理论经济学家认为根据可观测的企业利润水平等进行激励型报酬设计把企业代理人和企业利润相挂钩让代理人分担企业风险从而对企业代理人产生充分激励使其在追逐自我利益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根据这一理论逻辑人们己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激励模式如效率工资员工持股计划利润分享计划和针对经理层的年薪制股票期权计划等总之这些方式是对代理人的一种显性的货币报酬性激励上述几种显性激励被许多企业广泛采用但得到的效果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好究其原因首先显性激励固守传统经济学经济人的基本假定把企业人员看成仅仅是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动物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研究早已表明企业人员的需求不是单向的而是多维的其次根据货币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人们对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再者利润分享是一种风险分担性的对于风险厌恶型的代理人宁愿只索取固定工资而放弃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收入从而产生激励错位甚至激励失灵最后绩效考核中存在一些外界不可控的噪音及主观色彩等因素使得代理人业绩无法得到完全准确公平的评价高努力水平不一定获得高报酬低努力水平不一定获得低报酬故显性激励不足以解决代理人绩效和努力补偿之间的不对称难题43隐性激励机制理论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发企业代理人的潜能企业在完善显性激励的同时还必须纳入隐性激励隐性激励把企业员工看成是活生生的具备各种层次性需求的社会人从本质上讲隐性激励是以隐性合约的形式加以规定的竞争性激励是市场机制企业组织等内外部因素影响企业代理人行为的具体方式具有激励作用持久激励成本低等优点具体表现形式以下431声誉机制激励作用法玛等Fama1950Holmstrom1952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在竞争性的代理人市场上代理人的市场价值取决于其过去的经营业绩也就是说若代理人以往的经营业绩良好人们就会对他的未来表现良好预期则会提升其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增加其在激励性报酬合约中讨价还价的谈判力相反则会使其人力资本发生贬值而且被其他企业雇佣的可能性也会更小因此代理人基于自身利益的长期考虑会主动约束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积极努力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绩效432竞争性市场的激励作用这里的市场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代理人市场这些竞争性市场之所以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本产生激励作用是由市场竞争所具有的激励功能而引发的具体来说产品市场发出的信号如市场占有额产品价格等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因而能够对经理人员产生压力使其无法偷懒或卸责资本市场则可以通过接管机制即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和再分配对经理人员产生足够的从业压力诱使其目标函数和所有者的目标函数趋近因为一旦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股票市价跌落企业就有被外部收购的危险企业被接管后经理人员就会失去企业控制权相应的各种在职待遇也就荡然无存代理人市场则通过代理人之间的就业竞争发挥鲶鱼效应促使代理人努力工作因为一旦代理人被发现没有尽职尽力就会有被解雇的危险433内部劳动市场的激励作用在企业内部劳动市场往往利用长期雇佣内部晋升和报酬后置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具体来说企业和代理人之间形成的关于长期雇佣所达成的默契消除代理人中途被解雇之忧给代理人提供了一种安全保障使博弈由一次性和短期性变成重复性和长期性从而鼓励企业代理人行为长期化增强其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的内部晋升满足了代理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良好的事业发展预期能够对其产生长期激励从而克服了货币性报酬等显性激励效果过于短期性的缺陷内部晋升提供的激励不仅表现在货币报酬的提高也表现在地位的上升名誉的提高以及进一步晋升机会等工龄工资是报酬后置的典型形式工龄工资制度可以遏制代理人的偷懒行为直观地讲在工作的早期阶段支付的工资低于边际生产率二者的差额等于一种保证金当被发现偷懒时偷懒者被开除损失了保证金因此偷懒的成本增加努力工作的积极性提高434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文化管人管住魂人的思想是最活跃最善于变化最复杂的要想用硬性规定去管人其结果是不会理想的因为人无论如何是管不出智慧潜能和积极性的能统帅人的思想的只能是一种理念一种信念这就是文化而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营造了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开拓性思维不断涌现员工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第五章供应链的显性激励机制模型的设计本章主要研究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供应商作为委托人零售商作为代理人供应商提供产品给零售商销售零售商通过自己的促销努力包括广告顾客培训产品说明以及其他销售服务来影响产品的销售量不同的努力对销售量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在委托代理基本模型的理论框架下从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个角度构建了供应链的显性激励机制模型然后在委托代理基本模型中加入其他观测量对基本模型进行扩展构造了基于相对业绩比较的供应链激励机制模型最后考虑了隐性激励机制中的声誉因素构造了声誉机制与显性机制相结合的供应链最优动态机制模型51供应链的显性激励机制模型模型的假设考虑一个供应商S和一个零售商R组成的博弈模型的情形l供应商以单位成本向零售商批发产品零售商以零售价格p把产品销往市场2假定市场的销售量Q要受到零售商促销努力程度和市场随机因素的影响可以表示为其中表示零售商的努力水平是随机变量代表外生的不确定因素因此销售后的收益为则3为简化起见假定零售商的努力成本为代表成本系数越大同样的努力带来的负效用越大即零售商的总成本和边际成本都随着努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加4假设零售商销售产品后的收益的处置权归供应商所有供应商根据最后的收益给零售商线性支付其中表示零售商的报酬表示零售商的固定工资与Q无关为零售商分享的产出份额称为佣金率即产出增加一个单位零售商报酬增加个单位5假定供应商是风险中性的零售商是风险规避的零售商的效用函数具有不变绝对风险规避特征即其中是绝对风险规避度量说明当事人是风险中立者表示当事人是风险规避的代表是风险喜好的为实际货币收入6模型满足参与约束即零售商参与博弈模型所得的效用大于其保留效用以及满足激励相容约束供应商的问题是选择满足零售商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激励合同以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函数以下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博弈模型进行比较分析52信息对称条件下的博弈模型分析承上假设在信息对称条件下供应商可以观测到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则供应商的效用函数为即供应商的期望效用函数为零售商的效用函数为即零售商的确定性等价收入为其中是零售商的风险成本当时风险成本为零假设零售商的保留效用为于是零售商的参与约束可以表述如下因此供应商的问题是选择用解下列最优化模型一因为在最优情况下参与约束的等式成立将参与约束通过固定项代入目标函数上述最优化问题可以重新表述如下解得最优化一阶条件为将上述结果代入参与约束得此时零售商努力的边际成本为努力的边际期望效用为则即努力的边际成本等于努力的边际期望效用帕累托Pareto最优努力水平达到结论一在信息对称情况下供应商可以通过设计线性激励契约使零售商达到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此时供应商的期望收益为零售商的期望收益为53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模型分析如果供应商不能观测到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则上述帕累托最优是不能实现的因为给定零售商将选择最大化自己的确定性等价收入根据激励相容约束其一阶条件意味着即如果供应商给零售商的支付与零售商销售的产出无关则零售商将选择努力水平而非通常情况下供应商不能每时每刻去监督零售商的行为因而必定产生信息不对称情况即供应商不能观测到零售商的努力水平激励形容约束有效承上假设则供应商的期望效用函数为零售商的期望效用函数为给定激励相容约束的一阶条件为供应商的问题是选择解下列最优化模型二St将参与约束IR和激励约束IC代入目标函数上述最优化问题可以重新表述如下解得一阶条件为由于零售商是风险规避的即所以零售商努力水平就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即供应商的期望收益为零售商的期望收益为供应商的期望收益小于信息对称时的期望收益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大于信息对称时的期望收益54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对模型一与模型二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由可以得到1若则意味着零售商一点风险承受能力也没有供应商给零售商固定工资市场的产出决定于市场条件和随机变量2当时零售商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即当零售商风险是中性时可以通过让零售商承担全部风险来达到激励零售商最优努力水平的目的此时利润的剩余索取权完全归零售商所有换句话说供应商将产权卖给了零售商3若则随着规避系数的上升激励系数相应降低风险规避程度会抵消的激励作用这就是委托代理问题中风险规避程度与激励之间的权衡问题结论二由可以得到1说明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越强供应商的收入越低2说明零售商努力成本系数越大供应商的收入越低结论三供应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要付出代理成本代理成本的值为供应商在信息对称下和信息不对称下的效用之差1风险成本因为供应商是风险中性的努力水平可观测时供应商承担全部风险意味着风险成本为零当供应商不能观测零售商的努力水平时零售商承担的风险为风险成本为这就是净福利损失2激励成本因为期望产出为期望产出的净损失为努力成本的节约为所以激励成本为总代理成本供应商信息不对称时的期望收入相对其信息对称时的期望收入的减少就是风险投资家的代理成本总的代理成本又等于风险成本和激励成本之和结论四当时可以表明1零售商的代理风险厌恶程度越强越大供应商的代理成本越大2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越大供应商的代理成本越大特别地当时代理成本为0因为市场是确定的没有随机因素影响也就不会有信息不对称现象3代理成本与参数b成反比说明供应商选择能力越高的零售商付出的代理成本越高即为了得到能力高的零售商的高产出必须多付出代理成本由于信息不对称作为委托人的供应商信息劣势的利益就会受到一定的损害相应地作为代理人的零售商信息优势就会降低努力水平从而使自己的实际收入增加因此供应商为了克服代理风险提高期望收入一方面要激励零售商提高努力水平道德风险问题另一方面要选出优秀的零售商逆向选择问题55结束语上文分析了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显性激励机制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1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若零售商是风险中性可以通过产权安排达到帕累托最优水平例如通过特许费方式零售商通过向供应商事先交一部分费用享有收益的剩余索取权2当零售商风险厌恶时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水平供应商需要付出代理成本3供应商选择能力高的零售商可以提高供应商的期望收益第六章结束语61结论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供应链企业中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激励约束博弈模型由于零售商的利己动机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供应链企业的关键问题在于供应商如何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控制零售商的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问题使自己的代理费用最少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益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对委托代理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系统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供应链激励问题得出了以下重要的结论1通过简要介绍了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概念以及理论假设前提2探讨了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阐述了双方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博弈策略3本文的创新也是本论文最重要的贡献之一通过比较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环境下供应链显性激励机制的设计得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当零售商是风险厌恶时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水平供应商需要付出代理成本62论文的局限与不足由于作者水平和论文篇幅所限加之对许多问题深入研究尚需加以时日因此论文在诸多方面均存在不足和遗憾具体表现为1本文对于供应链激励机制的研究只是对显性激励的结合进行了模型化探讨比如隐性激励和股权激励也是供应链激励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可以进一步探讨供应链激励模型2对于供应链激励机制模型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理论描述由于缺乏实证研究数据论文没有涉及模型在具体的供应链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