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doc

144阅读 | 6收藏 | 4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doc第1页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doc第2页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doc第3页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doc第4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4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AloneLonely 上传于:2024-06-28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中心论点; 3.学习并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4.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中心论点; 3.学习并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并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告诉我们: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即将书本知识化为己有,转为己用。科学家丁肇中用另一种方式阐释了这个道理。 今天 ,我们就共同学习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聆听他对我们的敦敦教诲。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发现新粒子(“J”粒子),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丁肇中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瞭望》1999年第44期。有改动。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读准注音: 丁肇中( ) 瞭望( ) 缅怀( ) 朱熹( ) 格物致知( ) 诺贝尔( ) 儒家( ) 袖手旁观( ) 测量( ) 埋没( ) 不知所措( ) 彷徨( )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明确:探讨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论点: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阅读课文,找到相关的短语或者句子,来解释“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获得知识。 短语:“实验的精神”,还有“实地实验”、“有计划的、有目标的实地探察” 句子:“我们都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短语:“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句子: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靠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是不行的。 3、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论证思路。 第一部分(1—2段):提出论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3—11段):针对论题进行回答分析,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11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第12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4、读课文,说一说这篇演讲是如何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地阐述观点的。(可以画思维导图来说明) 四、合作探究 (一)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大力传扬?为什么?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原因: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2、在“中国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明确:①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②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③误以为埋头读书就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3、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5、结合课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有三点: ①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②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③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二)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目的是不正确。 2、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3、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明确: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4、找出第二自然段的道理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作用:引用《大学》里的话,并进行分析,既点明了题目,又说明了实验的重要性,增强文章说服力。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13课作业本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分析多样的论证方法,品味本文的语言。 二、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2)举例论证: 借王阳明“格”竹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