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13课 自然选择的证明
任务一:文学常识储备
一、作者档案
【简历】 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军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创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并肯定该学说对人类发展的杰出贡献
【作品】 《物种起源》《动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
二、背景链接
达尔文出生于英国西部施鲁斯伯里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16岁时,他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达尔文从小就爱打猎、采集矿物和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1828年,在父亲的盛怒之下,他被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同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考察活动。这艘军舰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终于写成科学巨著《物种起源》。这本书的第一版 1 250 册在出版之日就全部售罄。它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该书发表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已被学术界、思想界公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可以说,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最伟大、最辉煌的划时代的里程碑,对人类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
三、相关常识
科 普 文
科普文的特点:科学性,思想性,通俗性,艺术性,知识性。科普文就是把已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之成为读者能理解的文章。
1.科学性:科学性是所有科技作品的生命,科普作品也不例外。科学必须能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从而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南。而科普作品则担负着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启蒙思想的职责,更应保证科学性。失去科学性的科普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对于科普作品的创作者而言,应尽力发掘自己的专业所长,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把成熟的、切实可行的知识介绍给广大读者。
2.思想性:科普文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它在向读者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读者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宣传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和思想素质。因此,科普作品要通过普及介绍科学知识的方式,让人们深刻地理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就是科普作品思想性的体现。当然,科普文的思想性,是内在的、从作品中自然表现出来的,不是通过贴上一些政治标签或外加一些政治术语而表现出来的。
3.通俗性:通俗性就是要用明白晓畅的文字介绍科技知识,使之生动、易懂。“整个科普创作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专业知识通俗化的过程。”(章道义等编《科普创作概论》)这句话点明了科普创作的实质。不通俗地把科学知识表达出来,读者理解不了,就起不到科普创作的作用,科普创作也就失去了意义。科普创作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使科普作品通俗化。如用文艺形式创作,使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但这不是唯一的方法,科普作品,只要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写清楚,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联系起来,就能达到通俗化。切忌简单化、庸俗化,或只在抽象的概念中兜圈子;或堆砌资料,照搬照抄;或把通俗化变成庸俗化,迎合低级趣味。这些问题都应在科普创作中杜绝。
4.艺术性:是由通俗性派生的一个特点,科普作品的通俗性常常要求运用文艺形式来介绍科技知识,创作过程中,不仅使用逻辑思维来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同时还采用形象思维,使之以情动人。
任务二:语言自主梳理
一、认读字音
1.单音字
(1)蹼状脚(pǔ) (2)鸫(dōnɡ)
(3)沼泽(zhǎo)(zé) (4)吝(lìn)
2.多音字
(1)差eq \b\lc\{(\a\vs4\al\co1(差异(chā),差劲(chà),差事(chāi))) (2)转eq \b\lc\{(\a\vs4\al\co1(转而(zhuǎn),转动(zhuàn)))
(3)种eq \b\lc\{(\a\vs4\al\co1(物种(zhǒng),栽种(zhòng)))
二、辨识字形
1.eq \b\lc\{(\a\vs4\al\co1(xùn(驯)养,xùn(训)练)) 2.eq \b\lc\{(\a\vs4\al\co1(zūn(遵)循,zūn(尊)敬))
3.eq \b\lc\{(\a\vs4\al\co1(lián(连)接,liàn(链)条 )) 4.eq \b\lc\{(\a\vs4\al\co1(迁xǐ(徙),tú(徒)步))
三、辨析词义
1.限制·制约
[辨析] “限制”指规定范围不能超过,带有主观色彩。
“制约”指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决定另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
前者侧重于外部势力的限制,是单向的,语义感觉起来比较重。
后者侧重于客观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双向的,语义感觉起来比较轻。
[情境选词] ①学校的经费开支有一定的限制,这笔费用不能报销。
②权力制约是防腐的良药,监督失控是犯罪的温床。
2.界限·界线
[辨析] “界限”和“界线”,读音、词性完全相同,且都具有作主语、宾语、定语等句子成分的语法功能。“界限”有尽头处、限度之义。“界限”所适用的对象一般是抽象事物。“界线”既指某些事物的边缘,又用来指相邻地区(部位)分界的线。“界线”所适用的对象往往侧重于具体事物。
[情境选词] ①谦虚和虚伪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模糊了它们的界限。
②他们用白漆标出了网球场的界线。
四、积累词语
[释义]
1.不胜枚举: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2.循序渐进: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3.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
4.大惊小怪: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过分惊讶。
5.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情境呈现]
1.学校里的好人好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2.在学习上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
3.在学习和工作中,专心致志和锲而不舍都是迈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
4.日食、月食都是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5.孩子们精彩的艺术表演,令在场的观众叹为观止。
INCLUDEPICTURE"课堂探究理解赏析LLL.TIF"
任务一:整体把握
【任务设计】
1.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
答:
[明确] 文章首先提出观点,即自然界生物存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然后从自然选择的基本法则与相关事实方面展开论述。文章论述的基本结构为总分关系。
2.任务小结
INCLUDEPICTURE "../../../../FX15.TIF" \* MERGEFORMAT
3.文章主旨
本文阐述了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理“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用大量的事实论述了有关生物进化的基本法则,并从多角度批驳了特创论的荒谬,表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任务二:重点突破
微任务一 把握观点,体会逻辑
【任务导引】
如何读懂一篇既专业又篇幅很长的科学论文?方法之一是从每一段的意思入手,在概括每个段落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基本内容,把握整体思路,做到深文“浅读”,长文“短读”。
【任务设计】
1.文中所阐述的有关自然选择的观点主要有哪些?
答:
[明确] ①适者生存,优胜劣汰;②自然选择的步骤缓慢、短小;③自然界的美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④自然界也并非绝对完美。
2.第三段中的“我们还可以了解为什么在某一地区内已经产生了归入同一属内的许多物种,并且这些物种现在仍很繁盛,仍会有那么多的变种存在”论证了什么内容?
答:
[明确] 物种只是特征显著而稳定的变种,而且每一物种开始时都只是变种。
3.地质记录为自然选择学说提供了哪些有力的证据?
答:
[明确] ①物种和整个类群的绝灭是遵循自然选择原理的必然结果,因为旧的生物类型要为新的改良类型所取代,体现了“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的法则。②各地质层中的化石,其性状在某种程度上,介于其上下地层的化石之间,证明物种是不断进化的。③一切灭绝了的生物可以与所有现生生物一样进行分类,因为它们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④现生生物类型的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某些类型在生物演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退化的生活习性,而在体制上发生了退化,这些情况都体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
微任务二 分析论证方法、论证思路
【任务导引】
辨识论证方法的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各类方法的基本特征。几乎涵盖所有议论文的方法是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这是两种基本的论证方法。在此基础上,还有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常见论证方法。
“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分析问题(证明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强化论点)”是议论文一般的论证思路。在分析论证思路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论点或论题是以什么方式提出来的;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围绕论点进行论证的;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总分式(分总,总分总),层进式,还是并列对照式等。
【任务设计】
4.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论证观点,试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答:
[明确] 自然选择的思想是通过研究大量动植物的形状和分布得出的结论。作者在文中,也以大量的动植物实例分析比较,论证观点。如作者举了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高地上很少或根本不游泳的鹅,取食水生昆虫的像鸫的鸟,具有海雀的生活习性和构造的海燕等例子,来说明自然选择要求缓慢变异的后代去努力适应自然中未被占据或尚未占尽的地盘。再如,说明自然选择带来美感,作者列举了鸟类、蝴蝶、植物的花和果实等例子来说明。在解说生物的本能、海岛上动物的分布特点时,也举了很多实例,这些实例,不仅充实了作者的观点,也生动有趣,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
微任务三 鉴赏语言,品味风格
【任务导引】
本文是一篇科学论文。自然科学论著基本的要求是科学、严谨。其表述方式和语言可以个性化,但必须达到准确、精练、清晰、明了的要求。本文语言准确而严谨。
【任务设计】
5.如何理解“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中的“可望”一词?
答:
[明确] “可望”是有希望,可能的意思,说明自然条件下的变异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有这种可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