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指导之品析关键语句
教学目标
1、理解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
2、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品味语句的方法及答题技巧
教学方法:提问法、讲解法、练习法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随着中考语文试卷文学性的强化,记叙文阅读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佳作都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类考的大多是记叙文,题型变化不大,难度较大。从同学们的解题情况看,得分率普遍较低,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今天我们就记叙文阅读专题指导之品析关键语句上一堂课,来共同探讨归纳一些解题技巧。
(二)考题回顾,明确考点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道做过的习题:
《孔子心和庄子气》18、品析语言。
“他喜欢独自一人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看看大豆的长势,摸摸高粱的结节,听听蟋蟀的弹奏,望望远处的羊群„„”这句话写得妙在何处?
示例:这句话巧用叠词,写出了老人的乡野生活的自由悠闲、淡泊宁静,表现了老人对这种田园牧歌式生活的享受和喜爱。
师:这道题考查的是记叙文阅读中的哪一个知识点呢? 生:品析关键语句。
师:在记叙文阅读中,品析文中关键语句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
(出示考纲要求:1.分清文章要素、线索、顺序,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归纳中心。 2.品析关键语句的含义及作用。 3.理解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 4.欣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
2、师:对记叙文来说,哪些语句可以看作是关键性语句呢?
生:发言。
师:所谓关键语句,对记叙文来说,包括A、标志文章层次转换的过渡句;B、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C、对理解文意起关键作用的词句;D、表现人物形象和表现事物特征的词句;E、标志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词句。
(三)考点解析 (出示烟台市近三年中考题型)
师:有关此类知识点的考查题每年都出现,但是考查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有所变化。从这些试题中,同学们能不能看出,中考试题中语言品析题通常从哪些角度进行考查呢?
生:发言。
(归纳出示题型)理解词句的特定含义,分析语句的特殊作用,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师:因此,当我们遇到语言品析题时,首先要审清题意,明确它是要求理解含义、作用,还是赏析语言的表达效果。
(四)温故知新,理解品味
师:如何准确地理解关键语句,在答题是做到少丢分甚至不丢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学习过的课文中探讨语言品析题的解题方法吧。(多媒体展示文段)
师:大家可以先读一读这些句子,老师给2分钟时间大家思考,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交流,然后解答。想好的同学先举手。
学生自主思考,自由交流。
1、理解划线词句的含义。
(1)“……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
反语。本意是漂亮的意思,这里是是丑陋,讽刺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的丑态。
(2)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都德《最后一课》)
比喻。用“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也是战斗武器,亡了国的人,只要牢牢记住祖国的语言,就会激起他们心中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求得民族的解放。
师:理解语句含义题可以从什么地方入手?
(学生回答)
明确:1.找修辞 、抓关键词,体会比喻义、象征义和言外之意。 关键词含义+句子含义
2.联系主旨,体会其表面意思和蕴涵的深意。
表层意思 + 深层含义(思想感情、生活哲理 、人生态度等) 归纳板书。
3、请说说下面划线词句的表达作用。
(1)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前一段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当时欢快而骄傲的心情;后一段景物描写则衬托出全家人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2)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鲁迅《孔乙己》)
结构上,这一段承上启下,内容上,揭示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没有地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师:分析语句的表达作用可以从什么地方入手?
生:这句话写了什么,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产生什么作用。
明确:理解重要词句的作用
内容上 :
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分析。(刻画人物、描写景物、抒发情感等)
2、从句子与主题及人物的关系分析。(归纳主旨、深化中心、画龙点睛、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
结构上 :
总领全文、承上启下、铺垫伏笔、推动情节、照应总收等。归纳板书。
4、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 这类语句多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1)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