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画境·诗意·哲理——赤壁赋一课的立足点.docx

262阅读 | 13收藏 | 9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画境·诗意·哲理——赤壁赋一课的立足点.docx第1页
画境·诗意·哲理——赤壁赋一课的立足点.docx第2页
画境·诗意·哲理——赤壁赋一课的立足点.docx第3页
画境·诗意·哲理——赤壁赋一课的立足点.docx第4页
画境·诗意·哲理——赤壁赋一课的立足点.docx第5页
画境·诗意·哲理——赤壁赋一课的立足点.docx第6页
画境·诗意·哲理——赤壁赋一课的立足点.docx第7页
画境·诗意·哲理——赤壁赋一课的立足点.docx第8页
画境·诗意·哲理——赤壁赋一课的立足点.docx第9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9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捉妖 上传于:2024-06-26
画境·诗意·哲理——《赤壁赋》一课的立足点 李元洪 (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215600) 《赤壁赋》是苏轼的散文名篇,虽然教过多遍,但似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总觉得不能得心应手。一日翻书,读到苏辙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初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我豁然开朗:苏轼在艺术上极有造诣,在文学上更是登峰造极,在哲学上兼收儒道释,把一般人视为水火不容的哲学融为一体,算得上是真正的红尘哲人。他的《赤壁赋》既有画境,亦富诗意,更含哲理。若以此为立足点,或可收一纲举而众目张之效,何不一试? 课堂再现 师《赤壁赋》中藏着一幅画、一首诗、一道题——一道人生哲理题。据此可以把文章脉络捋顺。谁来尝试一下? 生第1段为第一部分,描绘了一幅以水月为主要意象的巨幅画卷;第2、3段为第二部分,抒发诗人的无限感慨;第4、5段为第三部分,进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师很好!有不同意见吗? 生第2段写作者自己和“客”置身于画境中的表现:一是“扣舷而歌”,非常开心;一是“如泣如诉”,非常忧伤。而第3段则主要是写“客”在抒发感慨,不是写诗人自己。将2、3段划入同一部分,似乎不太合适。 生其实,作者写“客”就是写自己,写自己内心的矛盾。 生我赞成。这是一篇赋,赋有一个特点,就是虚拟一个人物,与作者形成对话或辩论,从而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 师赋,确实具有这样的特点,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就本文而言,将“客”理解为作者的另一个自我,似无不可。 生我觉得第2段具有过渡性质,因而,将它归为哪一部分似乎都有道理。但这一段侧重的是由水月之画引发的“乐”、“悲”之情,所以,我认为还是放入第二部分更合理一些。 师好,脉络捋清了,现在我们就来分析这“一幅画”、“一首诗”、“一道题”。先来看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生一片苍茫,美不胜收。 生景色是变化的,动态呈现的。 生山上之月、月下之水、水中之雾,构成了一个朦胧世界。 师这个苍茫、迷蒙的巨幅山水画卷,对作者有什么意义呢? 生创造这样的迷幻之“境”,可以让人忘我、忘忧、忘情,也就是文中所说的“遗世”。 师请说得具体一点。哪里可以看出“忘我、忘忧、忘情”呢? 生“冯虚御风”,飘飘然有如神仙的感觉,就是忘我的表现。一个人进入了如此幻境,便能忘却人世间的一切不愉快,超越于红尘之上,“羽化而登仙”。这时,他的心灵便得到了抚慰。 生抚慰心灵,说得好!对于苏东坡来说,主观上是希望出现这样境界的。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一般人都是无法承受的,更何况是才华横溢的苏东坡呢!所以,他需要置身于这样的一种“境”来舔自己的伤口,平复内心的波澜。大自然是包容的,在客观上为他提供了这么一个绝佳去处。 生这种带有虚幻色彩的画境,也构成了下文进入情感抒发和哲理思考的基础。 师大家对“一幅画”的分析很深入、很到位。根据大家的分析,第二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写“乐”和“悲”。老师为什么说这一部分是“一首诗”呢? 生文中有“扣舷而歌之”,歌,就是诗。 生这里的“歌”固然是诗,但只有几句,怎么能代表整个第二部分呢? 生古人说“诗言志”,言志就是抒情。这里所写的“乐”和“悲”,不正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吗?老师称之为“一首诗”,只是取其本质上的相似性打一个比方。 师好!这一部分在“乐”与“悲”的情感抒写中,侧重非常明显,以写“悲”为主。那么,由大喜忽然转入大悲,原因何在?触发点又是什么呢? 生我觉得这正是作者的心结所在,本想借助美好的环境麻醉一下自己,但由于伤痛太深,“不思量,自难忘”。忘情片刻后,只要稍有引发,悲痛便随之而来。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呀! 生说到触发点,我以为可从“歌词”去分析——“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船行于水中还是光中呢?分不清了。这是一种快乐而迷醉的状态。但紧接着,作者便陷入了“渺渺兮予怀”,想到自己与“美人”天各一方,从而转入大悲的情绪之中。 师也就是说“望美人”二句促成了“乐”、“悲”情感的转化。那么,这种“望美人”的“渺渺”之怀,包含了怎样的意蕴呢? 生我觉得“望美人”三字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就是与佳人分离、不能相聚的别离之恨、相思之情,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异曲同工。 生我不赞成。把“美人”说成是实指的“女子”,太俗,境界也太低了。我认为这里的“美人”是比喻,应该另有含义。 师“美人”是实指的说法,不能说完全不靠谱,但是,在古代的诗歌里,“香草”、“美人”往往别有所指 。在屈原的诗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本文中“美人”的意蕴,大家可以结合文本及创作背景作进一步的探究。 生 歌中“渺渺”而怀的应该是指下文“知不可乎骤得”的那种“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愿望。据此分析,“美人”当为“飞仙”和“明月”。 生 屈原诗中的“香草”、“美人”常用来喻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品德、美好的理想等等,很多时候还特指君王,“望美人”就是“怀君王”。我以为苏轼政治上刚遭挫折,远贬黄州,痛恨小人,忧思君王,这种感情是主要的。所以,“美人”其实是喻指朝廷、君王。 师 大家的分析都有一定道理,文学理论上说“形象大于思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人”的意蕴是丰富的,给我们留下的审美空间是巨大的,不必拘泥于一点。“渺渺兮予怀”,除了思“美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问题萦绕在作者心头,挥之不去? 生 有。一是悲人生有限,自然无穷;二是悲功业无成,蜉蝣一世。 师 请说得具体一些。 生可从其中包含的两重对比来分析。一是“一世之雄”与时光相比,突出有尽与无穷。这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所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一致的。与时光相比,人生都是“须臾”。英雄豪杰与芸芸众生,概莫能外,并无不同。二是“一世之雄”与“沧海之粟”相比,突出自己人生的可悲。虽然所有人的人生都是转瞬即逝,但风流人物毕竟有业绩可以彪炳千秋,不像“鱼虾”、“麋鹿”,只能湮没无闻。 师 你的分析很有见地。我注意到其间有一个虚词,值得重视。 生 “况”字。“况”是“况且”的意思,在前文的基础上递进一层:人生短暂已然可悲了,更何况那些如蜉蝣一般的人生呢?这就使得被贬后的失意之悲更加深刻而沉痛了。 师 能不能借文中一个句子来形容悲痛的程度呢? 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生 我赞成。这句本来是形容洞箫声的如泣如诉,凄切婉转,异常伤悲,借用来表现此时作者内心的无限失落,万千悲慨,既形象又贴切。 师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一道题”。大家都读过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此时的苏东坡就陷在失望、痛苦、悲哀、孤独、无助又无望的情感包围之中。处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人必然会对许多问题进行思考,譬如人生、自然、社会等等,从而根据思考的结果走一条自我的道路。苏东坡思考了些什么呢? 生 一是思考了时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二是思考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视角不同,结论殊异;三是思考了人生的取与舍——非吾所有,一毫不取,自然之藏,尽情享用。 生 我觉得对时间的思考和对变与不变的思考是一回事。 生 我同意。苏东坡就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思考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阐述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大江流日夜”,“月有阴晴圆缺”,看上去,自然界没有什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