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疼痛科建设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docx

350阅读 | 12收藏 | 8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疼痛科建设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docx第1页
疼痛科建设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docx第2页
疼痛科建设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docx第3页
疼痛科建设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docx第4页
疼痛科建设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docx第5页
疼痛科建设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docx第6页
疼痛科建设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docx第7页
疼痛科建设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docx第8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8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絵飛的魚 上传于:2024-08-26
1疼痛科建设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宫庆娟汪红华卢振和摘要疼痛科作为一个新兴的临床科室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医院陆续开展起来但各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和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是摆在该学科前进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难题因此我们要加强疼痛科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使其早日达到甚至超过现有成熟科室的影响和水平关键词疼痛科建设发展方法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2001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将疼痛定义为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但人们对疼痛的探索和研究在这之前几十年就已开始美国和日本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建立疼痛门诊疼痛病房及疼痛临床研究中心而且1973年建立国际疼痛研究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PainIASP1999年8月在维也纳召开的第九届国际疼痛大会正式提出疼痛不仅仅是一个症状也是一种疾病2我国疼痛治疗临床工作起步较晚上世纪七十年代少数学者开始研究探索八十年代末建立国内相关学术机构并开始国际交流直到九十年代才陆续在中层医院出现挂牌的疼痛诊疗单位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疼痛学临床技术已经形成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专业3如果说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定为脑的十年神经科学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的话那么新世纪初2美国第106次国会将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定为疼痛研究的十年4这必将促进疼痛医学在世界范围内更加迅速地发展虽然我国卫生部2007227号文件决定在各医疗机构增加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使从事疼痛诊疗工作的专业人员和单位走出尴尬的境地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各地医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疼痛科想要早日达到甚至超过现有成熟科室的影响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各类疼痛病人必须加强疼痛科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我科于2013年底被评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几种途径与方法1人才梯队的培养和形成一个学科体系的建设包括形成合理高效的人才梯队制定和形成规范合理的诊疗方案配置先进有效的仪器设备等但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因为后两者都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去实施和完成一支高水平的医教研学科团队是科室兴旺和学科发达的基础和源泉人才的培养要分级并全覆盖首先是高年资人才的培养高年资人才是科室的核心决定着科室的发展方向和长远发展高年资人才除了向代表国内最先进水平的同行学习外还应不惜资金和时间远赴海外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其次是各级医师的锻炼和培养我们可以根据高年资主治医师各自的特长和科室发展情况为高年资主治医师有计划地确定研究方向副主任医师确定亚专科方向和科研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并把疼痛科分为神经痛组脊柱与关节病组癌痛组等亚专科组每组3均配备正副高职称医师以及相应数量的主治和住院医师其中主治和住院医师在科内几个亚专科组进行轮组这样科内的各级医师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的机会还有进修医师的培养5鉴于进修的医师大多是从事临床麻醉的专科医生他们对临床神经阻滞技术比较熟练而对疼痛诊断与鉴别诊断特别对相关的影像学骨科和神经科的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知识相对薄弱为此我们定期安排相关专业教师上课和组织病例分析讨论对于进修半年以上的安排到影像学科轮转两周一年以上的到神经内科和放射科轮转各一个月以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培训此外由疼痛科高年资医师负责进修医师的三基培训包括疼痛临床药理学常见疼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神经阻滞和射频操作技术及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疼痛治疗并发症的防治等每周组织疼痛医学外文文献学习以了解国内外疼痛医学进展动态再次是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疼痛科需要培养疼痛专业的研究生而且最好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就开始有意地渗透疼痛科的知识研究生部分时间从事疼痛的基础研究如神经病理性疼痛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从源头上探求治疗疼痛的方法也可以从事疼痛治疗新技术领域的对照性观察研究在本科生的教学阶段麻醉学专业的本科生就已增设一门疼痛诊疗学并且要到疼痛科病房见习至少2月实习至少2周从而培养疼痛科潜在的人才最后就是疼痛专业医师的培训中华疼痛学会在全国建立多所疼痛临床中心每年都举办全国性学习研讨班加上一些全国和省市地区的疼痛学术会议每年也短期培训了不少疼痛专业医师为学科建设提供专业性和权威4性的平台2制定和形成规范合理的诊疗方案1992年在时任卫生部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的陈敏章先生的关怀下以CASP成员为基础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疼痛学分会成立后编写出版了临床疼痛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疼痛诊疗指南两部具有法规性质的专业著作为疼痛学科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疼痛科作为一级诊疗科目规范化的学科建设是必需的在学科构建及发展方面如同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等一级诊疗科目应该具备的内容疼痛科一样都不能少7卫生部关于设立疼痛科的通知明确规定开展疼痛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应有具备麻醉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或康复医学科等专业知识之一和临床疼痛诊疗工作经历及技能的执业医师对于疼痛科诊治的疾病也有明确的范围即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包括各型慢性头痛慢性颈肩腰腿痛如颈椎病肩周炎肌筋膜炎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癌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7疼痛科的诊疗方案应当遵循明确诊断综合治疗安全有效的原则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12种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并辅以其他方法2如颈型颈椎病神经阻滞和针刀松解为主要治疗方法辅以手法矫正器具固定和牵引中西医药物形成颈椎病的序贯五法治疗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以侧隐窝注射胶原酶溶盘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对溶盘后的残余症状采用消炎镇痛液注射针刀椎间孔内口松解中药薰蒸激光照射等作为辅助治疗5当然我们要在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下争取达到最佳的疗效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熟悉病人的病情术前充分准备及时处理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对可能发生的意外做好预防措施只要我们按照以上原则开展疼痛业务很多疼痛都能在疼痛科规范合理的诊疗后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满意度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无开放手术指征的慢性腰腿痛的患者可以在疼痛科进行微创或综合治疗又如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一般可以在疼痛科进行神经阻滞疗法和微创治疗3配置先进有效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从侧面代表科室具备哪些现有的先进技术同时由仪器设备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又反哺科室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仪器设备尤其是紧跟国际潮流新技术的设备是一个科室发展壮大所必须的以我科的三叉神经半月节无痛射频治疗技术来说2000年我科引进了全国第一台美国Radionic脉冲射频镇痛仪使疼痛科的业务如虎添翼首先我们将射频技术应用于神经毁损镇痛在传统的三叉神经痛治疗方面由于射频技术具有电刺激寻找神经和鉴别神经的功能射频消融代替了酒精破坏性阻滞成功率达98以上并发症显著减少8该技术自2002年开展以来已治疗近2000人次疗效可靠费用相对低廉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目前我科的病人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甚至一些外国病友也慕名前来求治可以说这台美国Radionic脉冲射频镇痛仪为科室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64增进各科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疼痛科具有明显的多学科性特点7所涉及的学科包括麻醉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介入科肿瘤科康复医学科心理科运动医学科老年病科等疼痛科医生可来自以上科室但一般可先由麻醉科或康复医学科为牵头先组建疼痛诊疗科无论来自哪个科室在临床工作中都必须与以上学科保持密切的合作疼痛科归根结底是解决病人的疼痛问题事实上很多疼痛病人还伴随有其它疾病比如长期疼痛的患者加上睡眠不足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疼痛科医师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全科医学知识还需要注重不同科室之间的协作问题又比如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为了使病人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可能会请骨科会诊共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术后患者可以去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正因为疼痛科是综合的医学专科它具有高度的跨专业性医疗范围广泛覆盖人群庞大患者病情复杂临床前景广阔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只有多学科深入协作才能够更好地推进疼痛医学的学科发展6所以疼痛医师一定要有不同科室间的协作意识这种意识甚至比其他科室还要强一些5重视国际的交流与合作70年代疼痛医学的发展催生了1975年IASP的成立我国60年代针刺麻醉的兴起促进了疼痛医学的研究在此过程中接触到疼痛医学的最新国际潮流我国疼痛医生萌发了组织疼痛学会的意向并于1989年成立中华疼痛学会9国外设立疼痛学专业和成立疼痛科比我们早自然走在了前列相比其他成熟的科室疼痛科更需要借7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甚至包括科室管理技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首先是邀请国际疼痛研究协会的专家经常来讲学参加年会等以交流新思想新技术甚至直接聘为客座教授进行教学和临床的指导或者和国外合作办学采取32的学习模式即国内3年国外2年的学习模式其次派科室人员去国外参加学术活动或出国进修深造这也是国内比较普遍的做法再次有条件和实力的科室可以考虑招收国际留学生将疼痛科远播海外这也是各学科发展的一个国际趋势总之疼痛科已经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我们应抓住这难得的机遇继续保持与相关科室的协作关系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一起建设疼痛科美好的明天参考文献1赵志奇疼痛及其脊髓机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22宋文阁临床疼痛学总论J中国临床医生200028119103聂发传苏东陈金梅疼痛学教学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42584韩济生神经科学与疼痛医学J中国疼痛医学2004101125陈金生高崇荣卢振和等浅谈疼痛医学教育管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626486刘志学让疼痛医学不在雾里看花访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疼痛科主任耿葆梁教授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37高崇荣陈金生谈疼痛科的建设与发展J现代医院20099112138卢振和高崇荣射频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5121051109韩济生中国疼痛医学的发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11641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