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工具
【教材简析】
本课是单元起始课,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对生活中使用工具经验的回顾和用熟悉的工具解决具体问题,感受工具能帮助我们省力或提供方便,形成初步的工具和机械的概念,为本单元后续学习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做铺垫。
本课教材由两个活动构成。
第一个活动: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回忆曾经使用过的工具以及各种工具的作用,教师出示相应的工具帮助学生认识。通过交流,引发学生对工具的一些思考,产生关于工具的一些可研究的问题。
第二个活动:选用什么工具好
设置一些探索任务,如拔图钉、铁钉和螺丝钉,撬开奶粉罐盖子,把一根导线分成两段等等。通过这些体验活动学生会发现:铁钉可以用老虎钳、羊角榔头来拔,用羊角榔头更省力些;剪刀、一字螺丝刀、镊子等可以撬开盖子,但一字螺丝刀更省力些等。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会初步认识到: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都使用过工具,他们对简单机械并不陌生。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甚至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或者没有意识地去研究这些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机械在习惯上被人们称为工具。
象螺丝刀、羊角锤、剪刀等构造简单的机械叫做简单机械。
科学探究目标
能尝试使用5-7种常见工具,体验科学合理使用工具的技能技巧。
科学态度目标
能思考和提出一些问题,能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和使用感受。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用材料一套,一些常见工具,一块木板,一颗铁钉。
小组:
常用工具:剪刀、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等。
钉有三个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木螺丝钉的木块一块,铁丝一根,奶粉罐一个。
《使用工具》活动记录单(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一块木板,一颗铁钉,一些常见工具]
1.出示木板和铁钉,谁能把这颗铁钉钉到木板上?(学生说需要工具)
提问:需要什么工具?(预设:榔头、螺丝刀或老虎钳)
提供学生所说的工具让他尝试。
成功后,提问:你认为这个活动中,榔头起到了什么作用?(预设:省力、方便)
2.出示工具概念:像榔头这样的物体我们给他们取个名字——工具。(板书)
3.提问: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根据学生所说的工具,老师一一展示实物,并板书工具名称)
4.揭示课题:使用工具(补充板书)
二、探索:(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一块钉有三个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螺丝钉的木块、一根铁丝、一个奶粉罐、一套常用工具、《使用工具》活动记录单]
分给每人一张活动记录单,约45秒钟阅读后,提问: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你有什么地方需要再提醒大家吗?(以奖励的方式分发活动材料:一块钉有三个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螺丝钉的木块、一根铁丝、一个奶粉罐。)
2.小组讨论:(1)完成各项任务所需要的工具;(2)这样选择的理由。
3.分发工具,学生自主探究。
4.教师巡视,提醒学生记录。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2分钟)
[材料准备:一块钉有三个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螺丝钉的木块、一根铁丝、一个奶粉罐。]
1.统计全班的任务完成情况,为交流做准备。
2.学生反馈交流:做了什么活动?选用了什么工具?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感受?认为完成这个任务最合适的工具是什么?
3.交流中随机提问并适当演示:怎样用老虎钳夹断导线最方便?拔出木板上的图钉有何窍门?拔不同的螺丝钉用什么工具最方便等。
4.小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选用合适的工具,做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