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5

历史回忆与历史真实.doc

345阅读 | 17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5
历史回忆与历史真实.doc第1页
历史回忆与历史真实.doc第2页
历史回忆与历史真实.doc第3页
历史回忆与历史真实.doc第4页
历史回忆与历史真实.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Word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明人不放暗屁 上传于:2024-04-24
、*妃一作的不反抗问题 "思一八事变是张学良政治生涯中遗遇的重大考验,他在事变中采取的不反抗政策则 是其 20 世纪 30 年代前期售受国人诉病的缘由.张在自述中澄清了所请菏介石有过不反抗指 示的传言这并不意味者荐当时的思路和张有本质的差异, 也不能开脐藉介石作为政府领导 人应承担的责任) 明确表示蒋介石当时对东北不拥有决策的能力,这是自述很有价值的部 分, 印证了包括新公开的薪中正特总档案在内的有关记喜。 在表示要由个人承当不反抗责任 同时,张强调,他之所以实行不反抗政策,要害在于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标判定 有误,没有意识到日本扩夺浆个东北的野心,主观上希望息事宁人,结果导致大局的失误。 张的这一说法为《张》书作者所接受,并作了反复论证。 不能简单说张学良的这种说法是避重就轻, 当时张的不反抗政策确实和判定上的失误有 关, 但是,假如仅仅用判定失误来解释,又不足以让人信服。 事变拭发前后,张学良有一系 列关于不反抗的指示,1931 年 7 月6 日,他电示东北政务委员会,告诚: “此时车与日本开 哉,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制地赌款,东北将万动不复,各宣力遗冲突,以公理为 周旋。"[]中村事件发生后,他致电蚊守东北的军政长官峰式教、绿来“对于日人无论其 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塞,不可与之反抗,至本事端。"[2]事变爆发当晚,又明确指示: “车重国联和平宗利,吕免冲突。"[3]19 日、20 日,张两次对与论表态: “东北军既无反抗之 力量,亦无开战之理由,已经电沈,严饰其绝对不反抗,尽任日军所为。"[4]坦言:“余罕 透日军拟在满洲有某种行动后,即下令部下俏遇日军进攻,中国军警不得抗拒,须将军械子 存入库房。当日军进攻消息传来时,余立时又下令收缴枪械, 不得作报复行动。"15]22 日, 在日军侵略行动向东北全缮扩展时,他仍指示所部"避免冲突,暂向安全地带退避,以期保 全"。 [加由以上张一系列表态看,他对日本的侵略野心并不是堂无所党,不反抗的原因主要 是基于反抗必败的判定,是一种自觉的行动- 很如说*九.一八"当时还存在息事宁人的可能的话,在日本已经占领东北广大地区并向 锦州发动进攻时,依然执行消极反抗政策就更难以自贺其说了。 锦州是中国在东北的最后象 征性政权所在地, 日本进攻锦州是其讲括东北的最后一战, 同时也是张学良胡明反抗态度的 最后机会,此时已经根本不存在对日本在东北行动目的的判定问题。 但是,面对全国与论 至的反抗要求和国民政府的反抗表态, 张学良仍民展以馆械为由加以推脱, 以致锦州只是作 了一点象征性反抗后即迅告放弃。 其实,当时张学良控制的华北地方政权拥有基本独立的财 政支配权,在国民政府已经在财政上加以支持的情况下,一味强调缺钱缺枪实在不足以服人, 倒是他自己当时给吴和昨的一封信很能说明问题。1931 年 1 月 30 日锦州被放弃次日, 张在致并函中说道: “国家之情势如此, 国家之实力又如此, 胡政再以教国之故而重其误。"[7] 所谓*重其误",是指他前一年在中原大战中入关助藉,以致东北实力空虚,给日本人以可乘 之机。言下之意,此时再集中兵力守锦可能重吕*九-一八"多钙,使日本人在华北生事。所 以,他在致国民政府电报中明确谈到: “日本在天津现已集结大军,锦战一开,华北全局必 将同时牵动,关于此节,尤须预筹应付策略。"18]明显将华北安危的考虑放到东北之上。 循着上述两函电透因的思路,其实可以发现张学良*九-一八"事变"不反抗"的一些症结。 1930年9 月 18 日张学良独兵入关,最重要的后果是造成了薪、张的势力分配,张学良取代 浊玉祥、闪锡山获得对华北广大地区的控制权,这全张在面对日本时,政治判定发生了微妙 的变化。 东北不再是其唯一可以依靠的基地, 与其把华北精兵强将投入毫无希望的东北对日 作战中,不如保守华北的斌得利益,这是张至国民政府电及致吴范中隐约透露出的信息, 扔 诸当时的政治格局, 这一判定对张学良乃至对日本人其实都有十分蛋要的意义,只是这显然 不是判定失误的问题,而是政治上的瞻前邓后。 当然,张学良当时化出这样的选择, 确也有其不得已的一面,正像他在事变后一再强调 的,*答抵制日本,则中国必统一"[9],其潜台词即是,东北的责任应由统一的国家、统一 的政府负起,而当时统一的国家、统一的政府还只是张皮,无论其地位、实力、意愿,痢承 担不了在东北作战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权张独任巨艰,确实也有点侈为其难。所以张学 良当时普感慨系之“现在须将国内先统一,外侮自然减退"。[9]事实上,张学良假如要为 自己辩护或者起为自己辩护的话,强调这一点也许远比强调判定上的失误更有说服力 无论如何,不反抗造成的后果还是很严重的。张学良说他当时对日本判定出现了问题, 其实, 当时发动事变的日本军人何尝又对张学良的反应有多少把握。 张学良意外于日本军人 的狂妄野心,日本军人或许也意外于东北的不反抗,历史的进程本来就是合力的结果,一方 力量的消失当然就意味着另一方力量的伸展。从这一意义上说,菏介石解释 1928 年济南事 变时为何贸 1 个团守济一段话其实很值得张学良参考;“要表示不届服的革命精神,并且表 示济南是日本兵力强占的,而不是中国自己放弃的。"[I0]反抗不一定有成算,但不反抗则 万万不会有希望,何况其所激起对方例包的危害,往往更远远大于不反抗本身。所以,或许 当时张学良对日本的判定不一定是失误,失误的是他的行动,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记载看中的 往往是当事者的行动而不是其判定的缘由。 因为在这些判定里面,包含着太多我们不可知的 境域 二、1933 年张学良格职问题 1933 年热河失守,全国册论哗然,蒋介石北上会喇张学良,决定张学良梧职,这是张 学良一生中的又一件大事。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对张示必不是好事,他振作精神、 洗心昔面正是由此开始,但对当事者而言,这肯定不是件让人愉快的事。因此张自述中说这 是薪处心积虑要夺他的兵权就很可以理解而《张》书本着尊重传主的态度对这一说法也子 以青定。 不过书中紧接着又提到,第 2 年张归国后,薪将军队又交还张氏。由于书中未对将 这一做法的背景、动机、目的做出交待,多少让人感到前后的说法有点不合多辑。也有研究 者曾经提到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借重张的声威,但和 10 几万军队相比,被所辞职的张学 良当时可以提供的资源似乎未必那么充足- 深入观察一下热河问题的来龙去肪,可以发现问题并不邢么简单-“九一作"事变后, 日本又开始疯从紧邻东北的热河, 热河省主席汤玉鹿原属东北军系统, 此时归张学良为首的 北平组请公署管辖,于公于私, 张对热河安危负有义不容群的责任。汤斑蚀面对日本压力和 诱引,首怕两端,公开表示:“慢如日本人真有一天来进攻,我只有后退…….,'九,一八事 变东三省有这么多的军队不能反抗,我怎好反抗也? "[11]热河居于屏障华北的地理要冲, 汤玉骨的态度严重威胁到华北地区的安全,鉴于此,1932 年,薪介石连电张学良,要其迅 加出兵,直接接管热河,指其为*以后治乱要害"1121(559)。但张对乔动汤玉膀这一东北系老 人不无顾虑,更担心此举会角动日军,危及平津,未如计采取行动,对此,薪深为中所,在 日记中责张"不足与共事"121(561)。而行政院长汪精卫态度更是激烈,8 月份发出鱼电,公 开指责张学良在居实力、地利之便情况下,,“未同出一兵,放一矢,乃答借反抗之名,以事 聚化",要张"群职以谢四万万国人"。[13]同时其本人也立即请嫩。 汪精卫态度如此激烈,和他直接处身与张交涉第一线有关,张的一些要求令他不胜其需。 当然,这其中或许还夹杂着小小的或公或私的怨坊。汪的亲信陈公博回忆,6 月问,汪精卫 与宋子文曾专程赴平与张学良商议对热问题,而张汉贱只和省先生见过一次面……他若装 病不出门也叶了,而他夜里偏和宋子文划钥游北海。"[14]汪的鱼电发表后,全国大哗,政 府首脑和封疆大更在基本不涉及权益之争情况下, 曾出酵职风波,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首次, 若有点责任政治的味道。最终基介石由于担心激成北方将领之怨愤"115],在汪、张之间还 是选择了张学良,汪精卫称病住院、上山、离国,而张学良则由蒋介石移花接木,外北平组 靖公轩主任职, 转任新设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副委员长,代藉任委员长这一结果, 汪精卫 虽然去职,却博得了一定的政治声名,张学良实力未损,但*九.一八"以来遭受的与论压力 却更沉重,而出兵热河的国家安危大计,则在张、汪的吵吵喷和蒂的抽桨关中无疾而终。 1932 年底,日完图热日急,藉介石密备部队预备北上,同时致电张学良: “今日之事, 惟有决具,可以拯救民心,虽败狐可图存,吾则必为民族千古之罪人。"[12](563)但张学良 对中心军北开还有抵触, 担心影响到其对华北统治,而蒋对张这一态度似乎也心知肚明,在 做出高究态后,即以张的态度顺坡下驴,热河防御仍然是枯里糊涂。1933 年 ! 月,日军进 攻山海关,占领临从县城,热河危在旦夕。张学良见势不妙,一面紧急向执河增兵,一面请 中心军北上支援此时,蒋介石却又开始拿胶作调,他对张学良前次不欲中心军北上的表态 歌歌于怀,致电张学良表示:“中心部队如北上为预备队肥友军多虑.……故未开战以前,中 心军不如缓上。"[121(599)大栈当前,薄、张却斤帮计较得失,耶日军以可乘之机。 2 月下条,上日军向热河发动进攻,由于预备不周,军无半志,中国在该地区 10 多万大 军很快全线衣溃,素有天险之称的热河 10 天之内即沦于天手。对这样的惨败,南京政府不 能不有所交待,作为华北军事实际负责者,张学良自己也知道难僚其个。3 月6日,张学良 数电国民政府引咎苦职,9 日蒋介石抵保定喇张,同意张天职。热河事件,南京政府固然 有其领导责任, 荐介石个人责任也可以追索, 但既有汪精卫之鱼电, 又有蒋的种种表态于前, 在当时南京对华北军事没有实际控制权的情况下,究竟不能让其负主要责任。 因此,如研究 者所说:“孝河不过名日即告失陷,张学良作为华北军事实际负责者,事先无应变之方,事 发后又优科寒断,以致一败再败,天师失地,自有无可推卸的责任。"T16]其下野实届顺理 成章,把张学良说成是事件的受害者,是符罪羊,其而是蒋介石蔷意布吐的表谍的町牡品, 和当时的历史事实究竟隔得远了一些,历史不能因人而写。 三"西安事变"问题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一生最远煌的一页,也是他得享帮共的根本原因,作为以其自述为 基础写成的一本传记,有理由期望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新的东西,澄清事变中的一些奢团。 但 是,《张》书并未能浦足这一要求,其关于事变的描述还停留在早年的研究成果及一些回忆 录,没有对近年出现的新资料、新成果仇出回应。 试举两例: 其一“西安事变"后期,在放蒋问题上,以往多认为是张学良的个人意见,《张》书采 纳这一说法并使用了有关回忆。但根据近年公开的资料看,中共方面、杨虎城对放荐其实时 有预闻。1936 年 12 月 23 日,周奶来致电中共中心提到:“放基回京,我认为是可以的。 张、 杨都急亡此事速成。"T17]这里透露出的杨虎城以及周恩来的态度理定了不少回忆文章与此 相径庭却相相如生的说法,至于后来因在放蒋条件上出现不同意见导致放薪时间上的一些分 续,不足以解释所谓张在释夭后杨、周的葛名惊证。 其二, 根据传统也是本书采用的说法,张学良与基介石之问在"西安事变"前曾经有一段 相当密切的时期,只是由于张、蒋在对日问题上的冲突导致了双方的决腹,根据是 1934 年 张学良回国后, 有很多拥基的表示。 其实, 这是低估了张学良的政治能力。 张学良甫回国内, 在与机汉民代表密谈时就表示:“已下决心为将来北方之主动,目前则仍与汪葛数衍,免其 猪鼠。"T18]所谓以"一个领袜"拥蒋,其至为藉介石立铜像之类,其实大抵不出"数簿"范围- 正因此,张学良和国内各地方实力派凤终保持着密切的接乔。热河失守前后,张在至蒋介石 政治对手胡汉民函申就谈到,"九.一八”"负量终之责任者当别有人在"181,栈示东北沦阶的 责任应由蒋承担。30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