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2《谏太宗十思疏》共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
课 题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
3、掌握重点实词“固”“浚”“崇” “为”“休”,虚词“以”“而”“其”“之” “而况于”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字词的理解和翻译。
重点句式的把握。
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 反复揣摩 学生质疑 共同解疑
知识链接
一、写作背景
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但后来太宗开始追求奇珍异宝,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历史兴亡的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道奏章,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
二、文体
“疏”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与奏、议、疏、表、对策类同,统称奏议)
《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常见古文体裁:疏、序、说、赋)
三:作者简介:
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隋朝末年参加李密起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编纂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国。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 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学习过程
学习反思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木之长者 疏浚 奢侈 壅蔽 谗邪 谬赏 黜恶 载舟覆舟
二、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三、重点字词句
1、重点实词——解释加点字
必固其根本 必浚其泉源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永保无疆之休
将崇极天之峻 虽董之以严刑
2、一词多义
为: 亏无为之大道哉
则吴越为一体
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必竭诚以待下
戒奢以俭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则思知足以自戒
则思三驱以为度
虽董之以严刑
则思谦冲以自牧
而: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