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这是一篇寓言故事《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涉( )②是( )③遽( ) ④求( )
2.这则寓言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请把它写出来。
二、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 ①主管祭祀的官员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zhī)古代装酒具。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翻译: 。
三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虽人有百手,手有千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理解填空。
①.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 。
②.文段中描写众人灭火之声的句子是: 。
①②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______ _______ ”一词可以看出。 四、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
无他,但手熟尔 但:
2、最能反映陈尧咨自矜的语言是什么?
。
3、从陈康肃和卖油翁身上你分别得到哪些启示?
。
五、
虎求①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②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③,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①求:寻找,寻求。②长(zhǎng):首领,掌管。③然:是的,对的。
1、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则语言故事。
2、解释以下字词。
子: 。 故遂: 。兽见之皆走。之: 。
六、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③大姓④文不识⑤,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⑥。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注 释】①选自《西京杂记》,题目为编者所加。匡衡,西汉后期著名学者。②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③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④大姓:富户。⑤文不识:富户的姓名。⑥偿:值,指报酬。⑦大学:大学问。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 ②衡乃与其佣作
③资给以书 ④遂成大学
2.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 ,
七、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答: 。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答: 。
八、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选出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观之,兴正浓(高) b方出神(正) c鞭数十(鞭子) d驱之别院(赶) 。
2、这段文字记叙的童年趣事是什么?
。
3、表现了作者儿时怎样的性格特点? 。
4、“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句中的“庞然大物”是指癞虾蟆,这是相对于_________而言,“拔山倒树”中的“山”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面目丑陋的癞虾蟆面前,“我”表现得很勇敢,这可从文中的“ ”、“ ”、“ ”这三个动词中看出。
九、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 )( )(2)吾忘持度( )( )
(3)宁信度 ( )( )
2、《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十、南辕北辙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