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效
革命老区、红色热土毕节市地处贵州省乌蒙山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曾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认为是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生存的地方之一。“只见大山不见树,只有石头没有地”,“人穷、地乏、环境恶”是过去毕节的真实写照。
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在贫困地区建立的以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二十多年来,毕节试验区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毕节试验区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23.4亿元上升到104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226元上升到5645元。如今的乌蒙大地,天蓝、地绿,水秀、山青,人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
扶贫开发点亮民生幸福26年来,毕节试验区始终坚持开发与扶贫有机统一,把开发作为扶贫的举措,把扶贫作为开发的目的,努力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实力显着提升、扶贫基础不断夯实。
试验区成立之初,毕节创新扶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