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从军行 学案.doc

154阅读 | 7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从军行 学案.doc第1页
从军行 学案.doc第2页
从军行 学案.doc第3页
从军行 学案.doc第4页
从军行 学案.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饮尽孤单 上传于:2024-07-14
《从军行》共1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体会作者的爱国热情。 2, 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并掌握其作用。  3、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注意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 学习重点: 1, 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体会作者的爱国热情。 2, 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并掌握其作用。  学习难点: 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注意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1、字音: 烽火( )蜂拥而至( )逢凶化吉( )缝衣浅带( )凤阙( )服阕( ) 一瘸一拐( ) 凋旗画( )雕梁画栋( )碉堡( )杨炯( )迥然不同( ) 2、词语解释 ⑴烽火: 。 ⑵西京: 。 ⑶牙璋: 。 ⑷凤阙: 。 ⑸凋旗画: 。 ⑹百夫长: 。 3、名句默写 ⑴ ,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 。  ⑵ 。 ,宁为百长, 。 4、了解作者 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于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后迁盈川(今四川筠连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有《杨盈川集》。 5、文题·背景 《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词·平调曲》,(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内容为叙写军旅战争之事,形式上有五言、七言、杂言。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写一位书生在国家危急之时投笔请缨深入敌人腹地艰苦战斗的事。 课堂学习案 【内容赏析】 首联: 。 颔联: 。 颈联: 。 尾联: 。 【情感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情调激昂,辞彩奇丽。试简析本诗的思想感情。 答: 【艺术手法赏析】 在艺术手法上,叙事以时间及主人公的活动为线索,通过气氛的渲染、场面的描绘、环境的衬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对其投笔从戎,出塞作战的全过程作了跳跃式的点染,层次井然,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颇耐寻味。(至少写出两种表现手法) 1、手法: 。 分析: 。 2、手法: 。 分析: 。 3、手法: 。 分析: 。 【深度赏析】 1.全诗写了哪几个场面? 答: 。 2. 第三联从什么角度,描写怎样的画面? 答: 。 3.作者描述这几个片段运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 4.尾联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 【总结】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这首诗情调慷慨激昂,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 随堂检测 一、基础检测 1、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字形和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烽火(fēng)蜂拥而至(féng)逢凶化吉(féng)缝衣浅带(féng) B.凤阙(què)服阕(què)一瘸一拐(qué) 商榷(què) C.凋旗画(diāo)雕梁画栋(diāo)碉堡(diào)调和(tiáo) D.杨炯(jiǒng)迥然不同(jiǒng)窘迫(jiǒng)境况(jīng) 二、阅读检测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8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作简要分析。 答: 。 3、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 答: 。 4、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8分)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一、二句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渗透着怎样丰富复杂的感情? 答:画面: 。 感情: 。 6、请谈谈你对三、四句的理解。 答: 。 参考答案: 1、字音: fēng fēng féng féng què què qué diāo diāo diāo jiǒng jiǒng 2、词语解释 ⑴烽火:古代边境告警之火。在边境到内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