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论文摘要九大误区的案例详解.docx

66阅读 | 2收藏 | 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论文摘要九大误区的案例详解.docx第1页
论文摘要九大误区的案例详解.docx第2页
论文摘要九大误区的案例详解.docx第3页
论文摘要九大误区的案例详解.docx第4页
论文摘要九大误区的案例详解.docx第5页
论文摘要九大误区的案例详解.docx第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像眼 上传于:2024-06-21
 论文"摘要"九大误区的案例详解 1.重复文章题目和标题的信息 有的作者认为将论文的大小标题综合在一起就是论文的摘要,这导致摘要出现了很多套话,理论价值降低,没有实质性内容,可读性差。 像“税收流失的治理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文章从多个方面阐明我国税收流失现状和流失原因,并提出税收流失的治理对策。”(《潍坊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31页)这是一篇论文摘要的全部内容,浏览一下文章的标题就可以发现,该摘要只是重复了文章的三个一级标题。 2.语言缺乏学术化色彩 有的摘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甚至还有口语式的语言。 如“我认为,我提出了……”,使得摘要的语言结构松散。再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407页)这种比喻的表达方式不能够向读者提供任何确切意思。还有如“在国内如火如荼地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49页)像“如火如荼”这种夸张的形容词不适合用在学术论文摘要中。 3.信息量太少,没有反映文章的创新之处 有的摘要只有一两句话,没有发挥摘要的应有作用。 如“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界线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研究进行梳理和简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38页)通过这一句话的摘要,读者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不得而知。 4.含义模糊 学术论文摘要应该用最简洁、最精练的文字,表达文章的研究内容。但在有的论文摘要中,出现了含义很不确定的句子。 如“社会文化的变迁,使父母在文化知识的占有上不再是子女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06页)作者究竟想表达父母不再强迫孩子学习,还是孩子不再把父母的知识作为权威?这里表达得含糊不清。 5.对自己的文章评价过高 摘要一般不应该对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进行评价,但是,有的作者在摘要中过高地自我评价,出现了像“本文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作者提出的理论新颖,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等这样的评语。 例如,“……对艺术背后文学制度的思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与文艺批评具有先锋性的意义。”(《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25页)该摘要中对文章的评价“具有先锋性的意义”缺乏客观性。 6.重复某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 因为许多学术刊物的读者可以称之为同行专家,所以,摘要就不必介绍众所周知的背景知识。 “时代在进步,认识亦随时代而发展。人类自其诞生至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48页)在一共4行多的摘要中,竟然有将近2行的文字和文章内容没有什么关系。 “近几年,公务员报考人数年年增加。虽然有利于政府吸纳优质人才,提高依法行政效能,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重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