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下,不管是从诗人队伍的规模、诗歌创作和阅读的数量,还是诗歌朗诵、诗歌分享等
各类活动的举办情况等方面考察,诗坛内外都清晰地感觉到诗歌回暖现象的到来:没有一种
文体能像诗歌这样,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被寄予如此盛大的厚望。但是我们也能清晰地感
觉到,当下也没有一种文体能像新诗这样,在创作、传播和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大相
径庭的评价,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论。
好在,在融媒体时代,我们正在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最为有效的途径和速度凝聚共识。
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精神内核上,诗歌与融媒体是一种高度契合的关系,融媒体是实现
诗歌经典化、促成诗歌共识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互联网共享、互动、协同的理念,与诗歌
的传播规律和精神实质遥相呼应。融媒体已经深刻影响了诗歌创作、评价、阅读和传播体系,
在客观上已经优化了诗歌经典化的路径,让其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这种“路径优化”的首要因素,还是融媒体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体现读者的审美趣味,能够准确地“计算”出诗人、
评论家和读者之间最大公约数,把在传统传播环境中需要反复试错、迂回的诗歌鉴赏趣味凝
固稳定,迅速发现最为贴近同时代人内心情感的诗意。
在传统传播媒介下,诗歌经典化的三个重要环节是选本、批评和文学史著作。在融媒体
阶段,诗歌经典化的路径发生了重要变化,效率也大大提高。首先,融媒体诗歌选本的覆盖
面远远大于纸质的出版物,编辑成本也会大大降低。在融媒体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汇聚专家
意见,在履行编辑的职能(选择、优化和推荐诗歌)时更加准确地反映诗坛主流声音,形成
选本的权威性。其次,在融媒体时代批评功能呈现了更强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更加有效地实
现了批评的意义,对批评的质量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互联网出版率先打破
的是批评的门槛,真正实现了人人可以参与的文学作品传播流程,最大程序地减少了诗歌批
评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流失。最后,互联网超文本链接可以丰富文学史著素材,颠覆性地提高
了作品的检索性,使文学史著在诗歌经典化过程中的主张更加具有说服性。总之,融媒体时
代,诗歌经典化的速度和效率相比于传统手段有了几何级数的增长,使得我们同时代人能够 更好地辨别出那些优秀的诗作。
(摘编自金石开《融媒体和新诗共识的可能性》)
材料二:
在融媒体时代,诗人们要掌握互联网传播的技巧,更要了解传播媒介的变化对创作的影
响,发出与这个时代精神气质相吻合的声音,这样融媒体才能真正地助长诗歌事业。
首先,我们应该回到一个常识,诗歌的生命在读者那里。诗人创作了诗歌,但是只有拥
有一定数量的读者,并通过读者的传播与阅读,进入读者的词汇库中,形成大众的文化基因,
诗歌的生命才真正形成。应提倡诗歌创作要以读者为中心,反对把读者称为“他们”、自娱
自乐、故弄玄虚的小众化、圈子化的诗歌创作倾向。诗歌作为文学的“先锋队”,应该建立
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大联考《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8页)起诗歌与读者之间畅通无阻的关系,“让人民成为滋养诗歌创作的源头活水,让诗歌成为照
亮人民心灵的艺术火炬”。虽然诗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阐述性”,但是那些“表达复 杂世界的复杂语言”在经专业工作者处理之后仍然让人不明就里的文字不是诗歌。
当然,诗歌的大众化并不是要诗人在创作中放弃写作的难度,一味地写“口水诗”。当
我们回顾诗歌史中的经典之作,会很容易看到,大多数情况下,“有难度的写作”与“群众
喜闻乐见”并不冲突。即使是那些极具“难度”的经典,普通读者在专业解读的帮助下,依
然能够读出其中的美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诗歌阅读能力。我们
虽然可以对读者进行适当的诗歌鉴赏方面的专业训练,但大众的口味从来不是某条单一途径
能够塑造的。也就是说,读者的审美标准来自现实生活,诗歌要反过来追寻现实生活的诗意。
更何况,当我们谈论读者时,并不是特指那些没有经过任何文字训练的人,而是包括诗人、
评论家、出版家、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在内的所有人。
其次,诗人应该是生活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诗人应该是时代重大变化的推进 者,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人,而不是躲在房间里过着二手生活、为自己的个人化写作洋
洋得意的人。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但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诗人可以通过诗歌谋生,诗人几
乎毫无例外地诞生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怀着对国家、对民族、对生活的拳拳之心,全身
心地投入到社会生活生产当中,然后才成为诗人。在推进新时代建设的道路上,在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诗人如何以自己敏锐的观察,用诗歌表达出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
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融媒体建设,关注新时代的媒介特点,深入思索新时代诗歌的传统
与创新、格局与方向等问题,从而推动基调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爱、能发挥社会作用的
新时代诗歌创作,促进我国诗歌事业的繁荣发展。
(摘编自《融媒体与诗歌的生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下,对新诗在创作、传播和阅读的过程中的评价反差很大,预示诗歌回暖现象的
到来。
B.在融媒体时代,融媒体深刻影响诗歌创作、评价、阅读和传播体系,实现了诗歌经
典化。
C.极具“难度”的经典诗歌更能激发普通读者的阅读美感,提升他们阅读鉴赏诗歌的
能力。
D.诗人在新时代应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用诗歌形式表达出新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情感
需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融媒体在大面积体现读者审美趣味和引导读者对诗歌进行严肃的评价上具有重大作
用。
B.网络诗歌的繁荣证实了互联网共享、互动、协同的理念,与诗歌传播规律和精神的
呼应。
C.作者分析诗歌大众化和写作难度化的关系,认为以读者为中心是解决诗歌创作的有
效途径。
D.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诗人可以通过诗歌谋生,说明以诗人为职业不能成为真正
的诗人。
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大联考《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8页)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相关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力量之中。” B.古罗马奥维德:“诗歌能使伟大的业绩永垂青史,使英名代代相传。”
C.司马迁:“以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D.宋代惠洪:“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4.融媒体是如何更便捷和准确地优化诗歌创作路径的?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述。(4分)
5.1942年,毛泽东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文艺大众化”的文
艺思想。请结合材料谈谈诗人如何实现诗歌的“大众化”。(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江南的记忆
丽 尼
虽然不是从那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孩子,然而,我是这样深地记忆着那土地。
我底记忆是深沉的。
我记忆着那丰饶的、和平的土地。我记得,从幼小的时候,我就知道那里是丰饶而和平
的土地。人们告诉我:“湖的沿岸,是丰饶而和平的土地,从古以来。那里是出名地出产着
丝、茶、鱼和米;人民是那么和平,有些人,在他们一整生也不曾听见过枪声。”
真的,湖水是那么温柔,永远只是私语着无穷尽的温柔的故事。大地总是静寂,人们耕
作着,从祖父底时代起,在同样的田地。
没有枪声曾经打破过这里的沉寂。
然而,强盗们用火与炮侵略到家园里来了,连湖水也从湖面翻腾着,直到湖底。
屠杀和奸淫!(多少的青年遭了杀害,多少的女人蒙了羞耻啊!)
我记忆着那土地。我记得,在一次夜行车上,我曾经一手搂着发热的孩子,用另一只手
在一个小小的本子上,握着短短的铅笔,兴奋而又惭愧地,借着月光,写下了几个大字:
“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底!”
夜是静的,湖是静的,整个的大地,也是静寂着的。
我记得有乳白色的月光映照着湖水,远山则笼罩在乳白色的雾里。
湖是否仍然静着呢?许多的茅舍、许多的竹篱,是否仍然静着呢?是否仍有年轻的姑娘
引导着羊群休息在祖宗的坟园里,或者小孩子们赤裸着身体,站在湖边,望着渔船归自天际?
不能记忆了!然而,我底记忆是深沉的。
我记忆着那个夜晚,在朦胧的星光之下,有母亲疯狂地撕扯着自己底头发,为着不知失
落到什么地方去了的孩子,她用嘶哑的喉咙大声喊叫,并且哭泣。
老祖母流下眼泪来了:“在竹林掩蔽着的坟园里躺着的一老公公,庇护着儿孙们罢。让
他们一个一个大起来,让他们全都强壮。别教他们无病无灾就给别人杀死,如同可怜的山羊。
他们全走了,可是他们会回来的。他们会回来,从山里,回到故乡的湖边,用这湖里的水,
来祭奠你。”
老祖母底悲哀是深沉的。
几十年,从祖父的时代起,就何曾听见过枪声?只要湖里和山里仍然产着鱼和茶,田里
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大联考《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8页)和地里依然产着丝和米,我们总不少一碗饭吃。虽然这一切的财富不全是属于自己,然而—
—“我们不能跟别人争夺,我们靠着老天爷给我们一碗饭吃。“
没有怨恨,也没有妒嫉。“所有这些,算什么呢?”生活原来是卑微的,那么,就卑微
地生活着罢,在地母底怀抱里。
到处都是茅舍和竹篱,河湖港汉,将一切的地方连在一起。这里,连狗子也不会对异乡
人发吠的。
“异乡人么?难道是强盗,是仇敌?”
“怕什么呢?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人。生死有命!管他是什么罢,完粮纳税,难道还
有不让活着的么?是老百姓啊,是良民,又不是别的什么的。”
然而,就是不让活着!
杀戮和奸淫(年轻的男子和妇人,在整个湖畔是早已绝迹了)。
离别了,遍地的翠绿和金黄,
离别了,故园,家乡;
离别了,竹林里的祖先底坟场,
离别了,水色,湖光。
老祖母底悲哀是深沉的。
“难道就不能再看见了么?难道儿孙们就不能再回来么?难道连一个葬身之处也会没有,永远漂浮着,如同浮萍,在陌生的地方?"
羊群也都垂头悲哀了,风吹过了无人烟的荒场。
湖水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世世代代的仇恨和悲伤。
我记忆着我那土地,虽然我不是从那土地生长起来的儿子。我底记忆是深沉的。
我永远不能忘记,在那一天,当我拿起了新闻纸,含着眼泪,止不住兴奋和欢喜,读了
这样的消息:
江南,我们底!
丰饶的、和平的土地。自古以来,在那里出产着丝、茶和鱼、米。那里的人民是那么和
平,有的人,有五十年不曾听见过枪声。
但是,现在,为了民族,为了自己。
他们,一个一个地,在他们底手里,拿起了自己的武器。
他们勇敢地参加了战争着的集团。
在每一个江南的角落里,打游击!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
(选自《文丛》第二卷合订本,有删节)
文本二:
中国散文最常见的抒情表现方式,是“缘情于景”。西方的抒情文学传统在抒情方式上,
偏于直抒胸臆,敢于表达个人的主观感情和思想。而中国散文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则偏重于
情景交融、物我比兴,以期更委婉、曲折、含蓄地传达情思和生命体悟,从而达到“缘情而 绮靡”的美学境界。
中国散文的另一个抒情表现手段,是十分重视气韵和音乐性,这一点也是西方的散文所
欠缺的。无论是庄子想象飞扬的“逍遥游”,司马迁的“无韵之离骚”,还是唐宋八大家的山水游记,甚至是韩愈、朱熹一路的说理文,无一例外都写得酣畅淋漓、气韵生动,韵在物
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大联考《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8页)外,情在理中,达到了“文”和“笔”的高度统一。
修辞立其诚。重视修辞、文采、表达的婉曲含蓄,这是汉字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散文
的一大特色,更是中国散文的一个重要抒情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散文的书写不是一
般的书写,而是凝聚着中国诗性文化的审美情趣,烙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的书写。
(选自《文艺理论研究》,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祖母底悲哀是深沉的”一句串联起前后内容,从一个历经沧桑与磨难的老人的
角度描写了侵略者的暴行。
B.“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底!”这几个大字朴素刚健,感情激越,直接写出了作
者对故乡江南的热爱之情。
C.四句“离别了”,通过具体化的物象,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侵略者杀戮和奸淫的暴行
给中国人带来的惨痛伤害。
D.“我们不能跟别人争夺,我们靠着老天爷给我们一碗饭吃”既反映中国人的温顺、
善良,也突出侵略者的凶残。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湖水是那么温柔,永远只是私语着无穷尽的温柔的故事”运用拟人手法突出记忆
中江南的静寂、和平。
B.文章首尾呼应,以丰饶的、和平的江南开头和结束,结构严谨,结尾升华主题,中
国人在苦难中奋起反抗。
C.本文不重写引起人们感伤的意象,而是转向现实中的母亲、老祖母、祖父等濒临绝
境的人物,现实感强烈。
D.作者在对江南风景一往情深的赞誉里隐藏着对江南沦陷的深创巨痛,浸透着作家浓
郁的情感体验,意味深长。
8.文本一中画线句“不能记忆了!然而,我底记忆是深沉的”蕴含深意,请简要分析。(6
分)
9.文本二中论述了中国散文的抒情特点,请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
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
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
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
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
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
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
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肤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
是蝗不复为灾。
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大联考《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8页)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①。”太
宗曰:“今东作②方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太子少保萧瑀奏言:“准阴阳家,用二
月为胜。”太宗曰:“阴阳拘忌,朕所不行。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佑,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下粟价率计斗值五钱,其尤贱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
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
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
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但令天下
皆然,朕不听管弦,不从畋猎,乐在其中矣!”
(选自《贞观政要卷七·务农第三十》)
【注】①仪注:典礼仪式。②东作:指农事。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3分)
既 A 属 B 丰 C 稔 D 若 E 斯 F 朕 为 亿 兆 人 父 母 唯 欲 躬 务
俭 R 约 S 必 T 不 U 辄 V 为 W 奢 X 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李世民即位后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
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B.殷鉴,原意指殷朝的子孙应以夏亡作为借鉴,后泛指可以作为鉴戒的往事。殷,朝代名,即商朝,因盘庚迁都于殷,故又称殷。
C.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表示成年,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冠者五六人”中“冠者”即代成年人。
D.正道,指所有事物的正确运行规律,与《屈原列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中“正道”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唐太宗认为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根本,国家如果连年打仗,营建不停,就会占用农时,使百姓难以以衣食为根本。
京城大旱,唐太宗到宫外查看谷物生长情况,看见蝗虫猖獗,就捡起蝗虫把
它吃掉,希望把灾祸转移到自己身上。
唐太宗反对迷信,不相信阴阳家讲究的禁忌,而不顾太子少保萧瑀的劝阻,坚持将皇太子的加冠礼从二月改到十月。
唐太宗充分认识到粮食对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深感自己作为百姓衣食父母的重任,因此采取措施使百姓富贵起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4分)
(2)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4分)
14.唐太宗认为“国以人为本”,体现其民本思想。唐太宗是如何践行民本思想的?
请结合本文最后一段内容加以概括。(3 分)
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大联考《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 8页)(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上西平·送杜叔高
辛弃疾
【注】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
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注】杜叔高,即杜斿。公元 1189 年,杜斿拜访被罢官而闲居的辛弃疾,两人一见如故,相处极为欢洽。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片套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名句“落花时节又逢君”,表达词人与杜甫
在见到友人时相同情感。
B.“浮云”“风雨”一语双关,既是词人与友人相见时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又暗含了当时社会环境。
C.下片“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寥寥数笔高度赞扬好友杜叔高的
豪情,以及人品和才情。
D.“阳关”即《阳关曲》,是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名曲,词人借听
此曲表达与友人深厚情谊。
16.词人开篇写“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突出“恨”之重。请结合全词分析
词人内心有哪些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在《师说》中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原因是“ ▲ ,
_____▲ ”,辩证地阐述了老师与弟子的关系。
(2)《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实力虽比不上秦国,“ ▲ ”,
借此劝诫北宋统治者“ ▲ ”。
(3)“碣石”在古代常作为边地的代称,如高适《燕歌行》中“ ▲ ”,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一句借此意象表达距离的遥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书海里,有远比眼中更生动的风景。作为载体的知识,书籍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
收藏着无限的可能。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
醒; ; 。因为阅读,许多人超越庸常,积蓄了向上的力量。
读书是探寻真理 ① 的重要路径。朱熹有言:“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 必先于读书。”经过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往往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
取向,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哲理和人文内涵,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塑造品德、净化心灵
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大联考《语文试卷》 第 7 页 (共 8页)等 ② 。正因如此,养成读书的习惯,坚持阅读经典、品味好书,好似在心中长燃一盏
明灯,能指引人们感悟人生、贴近真理,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对于热爱读书者,每一
日都应成为读书日,每一天都有新的生活。把书籍当作生活必需品, ③ 地读书学习,持 之以恒地用书卷气赋能,才能让阅读成为真正的生活方式。
18.请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20.仿写文中画线句,构成排比,使前后句的语境连贯得当,突出品读好书的意义。(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