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学院期末考试试题
2006—2007学年 第2学期 考试科目:《国际贸易概论》(A卷)
(闭卷 120分钟)
系别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将题目序号和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2、贸易条件; 3、出口导向战略;
4、要素丰裕度; 5、买方信贷; 6、关税升级
二、判断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只作判断,不需更改;每小题1分,共15分)
1、由于各国和地区一般都是按FOB计算出口额,以CIF计算进口额,故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世界出口货物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2、古代的“丝绸之路”东起今江苏省的连云港,向西经河西走廊和新疆,越过帕米尔高原,然后分几路进入中亚、西亚和南亚。
3、自然条件是进行一切经济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4、早期重商主义特别强调金融货币余额,故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晚期的重商主义强调贸易差额甚于货币差额,故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5、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阐述了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6、中国成语中有“丑女先嫁”一词,这说明了边际机会成本递增的现象。
7、根据商品生产中所要求的不同要素间的比例,通常可以把产品划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四种基本类型。
8、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是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的市场结构。
9、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认为,需求滞后的长度主要取决于两国的收入水平差距和市场容量差距,差距越小长度越短。
10、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论认为,外贸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两者呈反比,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的倍数效应就越小。
11、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所产生的额外利润的分配是一种“two-win”的结果,而不是“zero-sum game”游戏。
12、发展经济学中的“增长引擎论”认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13、从关税的优惠程度上看,普惠制税率要低于最惠国待遇税率。
14、就关税的经济效应而言,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关税的负担决定于进口需求弹性和出口供给弹性的大小。弹性越大,关税的负担越轻;弹性越小,关税的负担越重。
15、就增进效率和福利而言,进口配额一类的非关税壁垒是一种劣于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15分)
1、20世纪90年代以前,( )依靠“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同期其经济增长率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A、美国 B、日本 C 、英国 D、中国
2、( )末开始的地理大发现,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从而大大扩大了世界贸易的规模。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3、在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对于国际分工格局的特点,恩格斯写道,( )是农业世界的大工业中心,是工业的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绕着它运转。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4、( )在相互需求论的基础上,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解释互惠贸易的范围,用贸易条件说明贸易所得的分配,用相互需求程度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
A、约翰•穆勒 B、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C、大卫•李嘉图
D、保罗•克鲁格曼
5、( )认为,虽然各国要素缺乏流动性使世界范围内要素价格相等的理想状态不能实现,但商品贸易可以部分代替要素流动,弥补缺乏流动性的不足,所以国际贸易使要素价格存在着均等化趋势。
A、赫克歇尔 B、俄林 C、萨缪尔森 D、斯托尔珀
6、在天河路上聚集了众多电脑城,如天河、南方、太平洋、百脑汇等,引起电脑行业聚集的主要因素是( )。
A、内部规模经济 B、外部规模经济 C、同类产品的异质性 D、政府政策
7、“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个人如此,拿整个国家来说更是如此。”这段话出自( )。
A、汉密尔顿 B、李斯特 C、普雷维什 D、凯恩斯
8、( )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就是在拥有大量低效率的传统农业部门里,创造出具有极大活力的现代部门。
A、二元经济论 B、大宗商品论 C、供给启动论 D、剩余出路论
9、一般来说,进口税税率随着进口商品加工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即( )税率最高。
A、自然资源产品 B、简单加工产品 C、半制成品 D、工业制成品
10、小国征收关税,其贸易条件效应是( )。
A、改善 B、恶化 C、不变 D、不存在
11、进口国如果按固定参数分配配额,则配额产生的收益完全由( )所得。
A、进口国政府 B、进口商 C、出口商 D、消费者
1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能使银行减少或避免贷款不能收回而蒙受的损失,有利于银行扩大出口信贷业务,促进商品输出。这是一种提高商品( )的重要手段。
A、价格竞争力 B、综合竞争力 C、非价格竞争力 D、核心竞争力
13、建立经济特区是一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鼓励扩大出口的一项重要政策。上海浦东新区属于( )。
A、保税区 B、出口加工区 C、科学工业园区 D、综合型经济特区
14、就一体化的程度而言,( )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优惠贸易安排 D、共同市场
1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A、关税同盟理论 B、协议分工理论 C 、相互依存理论 D、大市场理论
四、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多选、少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自由结汇方式贸易的前提条件是作为支付工具的货币必须能够在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兑换。目前,世界上作为清偿工具的货币主要有( )。
A、美元 B、日元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