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恰当地评价课文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了解课文的叙事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3.体会精炼生动的语言,积累文言词语。
4.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的写作特点。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辨认 “交通、妻子、绝境、无论”等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这一设计巧妙,能激起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起步好,就能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①引子
有一个成语—— “世外桃源”,谁能解释一下?
明确: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谁知道这个成语从哪里来?
明确:出自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
②由 《桃花源记并诗》的影响,引入课文学习。
[出示投影片一]
在中国,素有 “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武陵桃源,原是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陶渊明作 《桃花源记并诗》以后,始为文人墨客所重,梁陈之际已有诗人涉足山溪,探寻灵秘